伍美琴:香港不只面對土地供應問題 也包括規劃用途問題
伍美琴教授認為,土地問題不只是供應或買賣的問題,香港最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如何使作為生財工具的土地,變回可以平衡買賣和使用價值的狀態,這是扭轉香港往後發展路向的關鍵。
伍美琴教授認為,土地問題不只是供應或買賣的問題,香港最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如何使作為生財工具的土地,變回可以平衡買賣和使用價值的狀態,這是扭轉香港往後發展路向的關鍵。
香港特區現時對於低空經濟產業的前景好像還未有一個明確充分的了解和部署。將來整個珠江口岸東西兩岸的水上飛機碼頭或將會乘時而興,5至7年之內,整個大灣區的低空運輸生態(人員及貨物)將會徹底改觀。
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指出要慎防土地供過於求,行政長官李家超則表示房屋市場要健康發展,主導權一定要在政府手上。
香港企業長期面對人手不足、土地少、成本高的痛點。近年在全球市場激烈競爭下,不少企業面臨利潤擠壓的挑戰。同時,因為技術要求提升、生產成本增加以及關稅等影響,企業要面對全球供應鏈轉移的新挑戰。
國家推行的新質生產力戰略到底是什麼?經濟學家、嶺南大學前校長陳坤耀教授用最平凡的語言去解釋這個涵義深遠的國家戰略:「就是說用10個人去做20個人甚至30個人的事情,實現人力質的躍遷。」
唐英年表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已相當清晰,其中一個標誌性的發展就是西九。我一直相信文化藝術有朝一日將成為我們的主要產業之一,亦能夠吸引年輕人去參與這個行業。」
加快市區公屋重建,能夠根治劏房問題?中港房產資料庫連通,能有效打擊濫用公屋資源?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
特區政府團隊過去兩年多次出訪中東,包括2022年到沙特參與FII會議,成功遊說他們去年在港舉辦首次的FII亞洲峰會;期間促成沙特首隻ETF在港上市,到今次兩隻港股ETF在當地掛牌,一步一腳印。
花無百日好,是否從此香港就必須撐住每年5000、6000萬入境旅客人次,才可以繼續下去呢?不需要思考因應環境的轉變而調整?沒有需要全盤重新思考本港服務業如何找到生存與發展空間?
想改變未來,應從自身做起,從目前優勢開始,香港,這艘經典帆船,尚有百年老本,如法治、教育、文化。未到江心,為時未晚呀。香港要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絕對樂觀的!
今年是特區政府的「改革年」,提出任何新政都要有改革元素,相信為合資格的劏房改名,名曰「簡樸房」,是一個很偉大的改革舉措;而且還為簡樸房訂一個很清晰的定義,必須有窗戶、有獨立廁所、面積不小於8平米。
周永新表示,香港經濟正在轉型,港人過去熟悉和積累的經驗「不是派不上用場,就是發揮空間有限」,所以要另闢蹊徑,如創新產業。認同一些學者的建議,社會必須來次大辯論,議題包括怎樣發展新產業,推動全民配合等。
三中全會後首份《施政報告》已於10月中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認為,如何帶領香港拼經濟,是特區政府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下重中之重的任務。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香港好,國家好,經濟成果人人都可以受惠。
孫曾於2002年11月推出人稱「孫九招」的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政策,包括即時結束居者有其屋計劃、即時終止出售居屋計劃、取消拍賣土地等,措施成功令樓市成交回升,但造就其後多年樓市急升的主因。
雖然改革道路難免漫長曲折,但古今中外改革者為我們累積了豐富經驗。只要我們小心汲取,不但可避免重複歷史宿命,更可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得更準、走得更遠。
何以全世界城市都有劏房現象?香港劏房呎租有高於正常五成以上,為何仍供不應求?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
還記得多年前前財政司長唐英年取消香港紅酒稅和遺產稅,大大有利香港成為紅酒交易中心和理財中心,今回大降烈酒稅,筆者未有期望香港會成交烈酒交易中心,卻想向政府提議,不如將香港的股巿印花稅也大降九成。
莊太量表示,市民較關注的樓市措施只是放在最後「惠民生 添幸福」的其中一小段,明顯政府不想以樓市為主軸,與去年《施政報告》公布樓市「撤半辣」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行政長官李家超明天(16日)將發表2024年《施政報告》,主題是「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封面沿用去年的綠色。月來不同團體間已就此提出不少意見及熱烈討論,到底今次要變什麼,怎麼變?
如果真的要減烈酒稅,筆者認為,也可循序漸進,例如先減10%至20%「試水溫」,之後再按市民飲用烈酒量及業界受惠情況再作部署也未遲,一切以市民健康為依歸,謹慎而行,方為上策。
疫後中國的經濟發展除了要考慮經濟(如增長、就業、分配等),還要計算地緣政治、國際局勢,最重要的是中美競爭。而中國能否全面趕上美國,除了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科技實力。
筆者認為交椅洲人工島的軸心發展願景是成為「全球門戶」,利用香港獨特優勢,讓這十平方公里土地成為全球最自由貿易區,讓國際社會能在這片中國最自由、最開放、最安全、最國際化土地上進行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活動。
政府對私營醫院的支持並不足夠,局限了本港醫療產業的發展。事實上,雙非孕婦於高峰期可為私營醫院帶來每年高達10億元的生意額,這正正為醫療產業的多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來源,讓香港整體醫療產業可做大做強。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為本社一年一度重頭戲,是香港政、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嘉賓包括政界、商界、金融界、學界、各專業團體、本社名家作者及各大媒體代表,預期出席嘉賓超過 500 人。
國家發展與個人前途息息相關,國家日漸富強,生活不斷改善,人民才能提升幸福感,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具有迫切需要,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功課。
張炳良教授表示,勇於改革的政府,需要爭取社會認受性、擁有逆向思考,與社會各界和公民社會緊密聯繫,才能有效動員各方資源,較能承受轉型帶來的陣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在北京和香港均有升旗和慶祝儀式,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有四大堅持,並且要深化兩岸交流,反對台獨分裂行動。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結案,行政長官李家超分別在新聞界慶祝國慶酒會和街訪時表示,法庭裁決清晰反映,專業的新聞工作受到法律充分保障,而且合符國際標準,稱新聞的公信力和道德不能被敗壞。
香港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在《明報》撰文表示,香港經濟不景氣,每隔兩三日便會聽到老店結業的消息,市民已陸續失去了等待的耐性。
周永新表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論述過於宏觀,而且內地的創科產業早已建立起來,香港卻仍在起步階段,怎樣配合國家的發展大局及在其中發揮所長?他建議,特區政府在有關宣傳時必須多作解釋,並且以具體事例說明。
團結香港基金舉行慶祝成立10周年酒會,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呼籲各界深入學習、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給香港企業家的重要回信精神,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香港電台31台將播出節目《走進東盟》(A New Look into ASEAN),由香港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黃裕舜擔任主持,分別與5位重量級嘉賓暢談東盟的未來發展,一起聽聽他分享東盟有何獨特之處?
簡單粗暴的二元分化並非接觸世界的最佳方式。雖然西方面臨許多問題,它仍然具有魅力、價值和軟實力,香港應向其學習;而東盟雖然存在結構性問題,但我們要珍惜那裏的商機、人才和資源。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教育論述,科學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教育家陳坤耀教授也花了12年時間在嶺南大學推行博雅教育,在新質生產力戰略下,教育如何成為人力資本質的躍遷及TFP的頂樑柱?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預料,2025年讓所有政府電子服務採用智方便。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政府正密鑼緊鼓進行低空經濟發展的前期工作,民航處正積極檢視可行的低空經濟試點項目。
中國遲早也會成立國家級的機構,到海外大規模提供義工服務;唯無論從立法規管和具體執行等方面,目前十畫未有一撇,香港的非政府組織在這方面有優勢。
俄烏戰火膠着,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認為,美軍自顧不暇、無處立威,美國會借中國祭旗。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上周政府公布即將發行零售銀色債券,考慮到當前的利息環境和市場情況,包括預期美國聯儲局本周議息後將啟動減息周期等因素,這次銀債訂下了相當吸引的條件和安排,例如利息跟通脹掛鈎並保證不少於4厘。
李家超強調,政府將不斷加大中醫方面的資源投入,包括在基層醫療和中醫住院服務方面,希望盡量中西醫配合,特別是配合在基層醫療整個配套方面去提供服務。
周永新表示,以往在《施政報告》發表前,都會提出一些改善民生福利的建議,但今次不同,因為市民目前的憂慮跟以往不一樣,所以他提出一些政府或需事前準備的應對辦法,以免被批評「後知後覺」。
回想當年政府仍有管治威信,香港多少也處於順境,要解決的問題不過是要改善貧富懸殊、令社會公平一點,而不是像今天般需要大刀闊斧改革,以達至經濟轉型、為香港另覓出路。
美國國會自9月9日復會後,展開了所謂「中國周」,密集表決了多項與中國有關的法案,旨在抗衡中國的影響力。Orientis首席經濟師、學者徐家健認為,美國眾議院今次通過的政治意味大於實際經濟影響。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啟發了許多國家和經濟體共同分享機遇、發展和文化交流。香港作為中國最開放及最國際化的城市,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願景的關鍵節點。
美國及其盟友威嚇對華實施貿易禁制,限制進口AI晶片、提高關稅限制入口電動汽車,擾攘多時,經濟學家陳坤耀教授指,外媒攻擊中國產能過剩,以貶低新質生產力策略,其實只是暴露他們的一知半解。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