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地產

李兆波:香港中小型地產商 家族式管治面臨什麼考驗?未做好防洪 財政瀕臨崩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7-16
香港多家中小型地產商近日面臨困境。到底他們的家族式管治面臨什麼考驗?未做好防洪,他們的財政瀕臨崩盤?聽聽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及中國企業課程高級講師李兆波的分析。
財務最健康 借錢揾長江
作者:胡孟青2025-07-16
長實最近能以現今市場上最低之企業融資成本之一的低利率,發行總值20億元中期票據,反映集團雄厚現金狀況,可支持尋求各種新機遇。
業主不出租舖位是怕銀行call loan嗎?
作者:施永青2025-07-15
為何街頭常有長期空置的舖位?有人解釋,業主之所以寧丟空,也不出租,是擔心會招致銀行call loan,但其實這只是少數。真正的問題源於業主與準租客釐訂租金時的策略與態度。
不能單憑租金回報率 推斷樓價是否合理
作者:施永青2025-07-08
比起租金回報率,買樓更應注重資產增值。此外,我們在衡量物業的投資回報是否合理時,還得看當時當地銀行的基準利率。
銀行家原來是春江鴨
作者:湯文亮2025-07-02
當評論員話下半年樓市繼續下跌,已經有銀行家家人偷步入市買豪宅,正所謂「竹外桃花三兩枝,東江水暖鴨先知」,銀行家原來是「春江鴨」。
樓價還要再跌40%至60%才能見底嗎?
作者:施永青2025-07-01
在當今這樣的宏觀環境下,實沒法叫人相信,香港的住宅樓價還要再跌40%至60%。
關焯照博士:港息低企 目前是入市買樓良機? 美國政局不穩 大量熱錢避險湧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25
港息低企,是入市買樓良機?港美息差大,但港元積弱,是聯匯制度失效?聽聽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博士的分析。
勿以為銀行一定批按揭
作者:湯文亮2025-06-25
由於中小企貸款有政府擔保,銀行乾手淨腳,更加無興趣做物業按揭貸款,買樓的人愈來愈難問銀行借錢。
談業界收舊樓新書
作者:黃芳人2025-06-20
鄭信明新作從專業投資視角深入剖析香港舊樓併購市場。此書不僅是鄭先生個人經歷的結晶,更是記錄香港城市更新與土地發展進程的重要社會印跡。
李兆波:新世界發展如何走出債務泥濘?銀行急追貸款 哪些地產商財政最高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12
新世界發展如何走出債務泥濘?銀行急追貸款,哪些地產商財政最高危?一起聽聽經濟學者李兆波的分析。
代理睇淡樓市難搵食
作者:湯文亮2025-06-11
在這大半年來,不少分析員以及物業代理都話樓市會大跌,試問有咁嘅心態,又點可以做到生意。
葉秀亮教授:我不是末日博士 數據分析為何樓市仍會下跌? 我更擔心銀行會出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03
為何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兼任講師葉秀亮教授不甘被封「末日博士」?他曾經入市低撈星洲樓?為何港樓租金尚未能夠撐樓市?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賣樓一定要自己賣
作者:湯文亮2025-05-28
現在做生意及做業主都係咁困難,有問題早日了結比較好,好似一盤蝕本生意,勉強捱落去,最後仲欠更多錢,更難解決問題。
樓市泡沫爆破後期的大面積裁員、失業率颷升和救就業建議
作者:葉秀亮2025-05-16
筆者的系統研究亦顯示,香港稍後或將出現遠比現今許多人已大幅下調預期更糟的情況。比如說稍後的企業倒閉潮、大面積裁員,及失業狀况將遠比許多人現今可以想像的為差。
美國人無知情權 香港都無
作者:湯文亮2025-05-07
大家唔好五十步笑一百步。當日業主買新樓時有高達30%回贈,是地產商為新買家代付高達30%印花稅,全部包括在成交價之內,並沒有將成交價與印花稅分開,令人誤會樓價是非常之高,令市民對於真正樓價沒有知情權。
邵志堯博士:中國不跪 如何策動抗美新戰線? 租金回報趨穩 香港樓市何時復甦?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5-03
中國《不跪》促成抗美新戰線,貿易戰香港能危中有機?租金回報趨穩,樓市購買力何時復甦?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談談。
辣招稅比關稅犀利
作者:湯文亮2025-04-23
香港徵收「辣招稅」15年,導致地產市場疲軟,業主資產減值。相較美國關稅,香港的「辣招稅」為本地經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邵志堯博士:中美貿易戰正烈 怎樣以戰爭思維投資避險? 內地客為何仍喜歡投資香港樓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23
中美貿易戰正烈,怎樣以戰爭思維投資避險? 內地客為何仍喜歡投資香港樓市?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分析。
有舖在手的投資者該怎麼辦?
作者:施永青2025-04-22
投資店舖比投資其他物業有更高的可塑性。此之所以,藝高人膽大的投資者,都喜歡在店舖投資市場顯身手。
未曾擁有過單位是遺憾
作者:湯文亮2025-04-09
在高息環境下,賣樓是很正常,賣走之後搬去一個較細,但有煙火氣的單位,賣走之後收返億幾,咁都畀人笑,真係無奈。
曾煥平:國際資金萎縮 利率高企 香港發展商融資將走投無路? 住宅樓斷供個案少 樓市仍有希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05
政府經常說要促進香港經濟,那麼如何協助本港地產商走出泥潭?曾煥平指出,首先政府需要正視問題,不能當沒事發生,銀行的公告也說不良貸款是可控,但他可以負責任講,香港銀行不良貸款情況非常嚴重,至少有幾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絕對不如公告所言是可控的。
曾煥平:香港商業樓價深不見底 為何聯繫匯率是元凶?未來樓市購買力要寄望北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03
曾煥平表示,香港被迫將「錢」途押在美國特朗普總統身上,所以近日有不少智庫及商家向政府表達業界的擔憂,若情況持續,發展商財政急速惡化,後果堪虞。
炒樓要考慮接貨人
作者:湯文亮2025-04-02
現時香港樓市買家主要來自內地,如果要做炒家,首先要考慮深圳人的需求,因為他們才是接貨人。
樓市沒有按揭 如汽車失去動力
作者:湯文亮2025-03-26
樓市在「撤辣」之後仍然下跌,是否香港經濟環境太差?非也,買家找不到銀行做按揭才是主要原因。幸好,近期銀行重啟按揭,及時為樓市注入動力,阻止樓價繼續下跌。
推低美元利率 旺了香港樓市?
作者:何國良2025-03-19
由於香港股票市場近月表現神勇,投資者都不禁會問:香港房地產市場會否亦可以涅槃再生呢?
樓市的夢醒時分
作者:湯文亮2025-03-19
多物業業主宜減持套現,平衡租金與利息支出。無樓者則勿被劈價報道誤導,宜把握時機置業。
銀行堅撐一手樓 二手業主獨憔悴
作者:黃芳人2025-03-07
二手業主憧憬樓市小陽春重臨,樓價可望回升,可惜現實事與願違。現市況下要在二手市場撈底,確實不容易,因為銀行對二手物業的按揭取態收得頗緊。
統計房屋供應以落成量為準
作者:施永青2025-02-04
香港樓宇供應統計方法惹爭議。官方引入「潛在供應」概念,將貨尾單位計入未來供應,被指誇大供應量,與實際落成量脫節。統計時段模糊,重複計算,透明度不足,難以反映真實市場狀況。業界倡議回歸以落成量為準,確保數據準確,更有效評估房屋供應。
西沙GO PARK開幕  陳國基讚有助運動普及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24
新鴻基地產發展的西沙大型綜合項目佔地130萬平方呎,運動商業綜合部分1月22日舉行啟動禮,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讚揚為公眾提供做運動的一個好去處。
葉秀亮教授:港樓低迷何時走出谷底?影響樓市關鍵因素有哪些?地價愈賣愈平 如何為香港財政開闢新收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21
港樓低迷,何時走出谷底?影響樓市關鍵因素有哪些?地價愈賣愈平,如何為香港財政開闢新收入?一起聽聽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兼任講師葉秀亮教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