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

胡孟青

英國列斯特大學經濟學士及香港城市大學財務碩士,畢業後任投資部副主任至主任。其後先後任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投資部主管、高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股票代號: 0007)及高信證券有限公司交易董事、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有限公司副總裁 、香港財經資訊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等,擁有超過16年證券研究分析經驗和超過六年財產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經驗。同時也是有線電視財經資訊台《交易所直播室》及《Money Cafe》節目嘉賓主持和新城財經台《開市直擊》及《傑青新一代》節目主持,更於《明報》、《AM730》、《iMoney》及《晴報》專欄撰寫財經評論文章 。
香港零售業正歷轉型,希慎廣場也推出全新潮流生活空間,反映集團積極求變。(Wikimedia Commons)

希慎百年 路遙知馬力

希慎去年錄虧損主因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約28億元,儘管業績符預期、虧損對營運現金流亦無影響,唯因削派息,股價在放榜後受壓。事實上,過去一年疫後經濟復常不似預期,公平值虧損主要受大環境影響。

自2021年11月中後首次再破6萬美元,資金持續流入ETFs,比特幣價格亦水漲船高。(Shutterstock)

虛擬資產配置熱潮方興未艾

關注區塊鏈相關上市公司的投資者,眼見在美國上市的股價持續爆升,一眾加密貨幣相關公司亦躍升不少,市值更已達入選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重要門檻。

聞說過去一年,基金經理和投資者皆紛紛前仆後繼飛往東京重新評估日本市場的潛力。(Shutterstock)

股神的加持

今天的日本股市,已不再是當年的投機冒險樂園,海外投資者對日本成功克服長期通縮的能力感到更有信心,紛紛對日本市場的中長期前景更樂觀。

不費分文即可共享藝術裝置,大人小朋友開心打卡,更有人特意上網追蹤小紅心當日行程,有如追星般追快閃,喜歡就值得。(政府新聞處)

共享藝術 文化何價

「小財唔出大財唔入」,新加坡玩得出神入化,換轉香港,未諮詢已好快有人破口大罵政府敗家。老實說,一日未埋單,一日也不可妄下定論,況且在藝術面前,賺定蝕,亦非簡單加減乘除一條死數。

新冠疫情期間,奢侈品行業巨頭不僅未受衝擊,營收及利潤強勁增長,市值更一路飆升,LVMH掌門人更一度打敗特斯拉(Tesla)的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Shutterstock)

高端消費 重啟經濟

打造盛事之都有賴執行者誠意與功力,更重要是經驗與市場地位,否則隨時變成公關災難。搞得好,會起到帶頭作用,生命影響生命,香港要好像國際頂尖金融中心,如紐約、倫敦般,令人感覺是一個充滿賺錢機會的地方。

球王美斯即將訪港,並會與港隊對賽,為香港球迷期待的一大盛事。(Shutterstock)

盛事經濟港味力

新聞女王之所以成中港話題作,在於其成功走出公式化,兼保留一點「港味」,展示另類價值觀。盛事經濟可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和城市形象提升,覆蓋面遍及華南大灣區,港魅就在其港味。

近期有一篇關於新材料製電池可令「鋰」(Lithium)用量減少七成。由於通常被形容為「白色黃金」的銀白色鹼金屬是鋰離子電池關鍵成分,亦為電動車、智能手機及衛星供電,其價格波動左右生產成本。(Shutterstock)

A場與H場 邊個場更強?

AI及雲端運算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A股市場明顯已意識到科技之得的另一面可能就是鋰價之失。唯贛鋒鋰業A股成交金額持續大於其H股何止十倍,天齊鋰業A股成交金額更為其H股的40倍,究竟誰主股價話語權?

新加坡房託資產類別選擇,較香港豐富,包括工業類、飯店類、零售業類、辦公大樓類、專門類、醫療保健類房託。(Shutterstock)

新加坡房託 分散投資之選

截至去年10月底止,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S-REITs佔了整體股市的12%,是新加坡很重要的投資市場資產類別。就算在美國,REITs亦只佔整體投資市場的 3%。

諾獎得主Douglas W. Diamond將發表主題演講,他專門研究銀行擠提及流動性危機,獲譽為「現代銀行業理論之父」。(芝加哥大學圖片)

亞洲金融論壇2024 財金猛人雲集香江

論壇匯聚環球政商界環球領袖及亞洲金融論壇獎得主將親臨亞洲金融論壇作演講嘉賓,參與新推專題討論環節,將會重點探討在當今經濟環境下,推動多邊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凸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作者認為證券業已淪為夕陽行業。儘管傳統經紀人百般努力,亦形勢比人強。(shutterstock)

瀕危的支柱

香港股市連續3年先高後低,背後原因不難理解。只是每次反彈階段,資金大舉抽出形勢未有改善,因此連續兩日的升市是否具備可持續性亦成疑問。

2012年7月,阿里巴巴(9988)宣布一拆七,由1個原公司制變成7個事業群,當年被譽為七劍下天山。(Shutterstock)

科技抑或財技?你搞清楚未?

奈何當一眾小股民把真金白銀換成每天海鮮價上上落落「公仔紙」,以為「公仔紙」可以變回更多真金白銀,可惜每每盡是癡心錯付,小股民認錯了人,以為神級老闆是大衛高柏飛。

連串內房爆雷事件,令股民更關注上市公司資本流動性。(Shutterstock)

地產已屆最壞時候

機構投資者、股民對派息特別敏感,短期始終袋少咗,但長遠理性的投資者都會理解減息還債及出售非核心資產是極正確的部署。同時港府已出口術本月25日《施政報告》有機會減辣,樓市最黑暗時間似已過。

事件令內外交困人心惶惶的香港股市雪上加霜,當年10月恒生指數更下跌至690點。(Shutterstock)

點石成金浮沉錄

JPEX得以取信於人,緣於強大人際網絡建構名人效應,借助多位知名藝人及網紅大力吹捧,高回報、錢搵錢、不勞而獲的法術,令人前仆後繼,爭相搭上虛擬資產、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Web3.0的列車。

本港樓市反彈動力弱。(Shutterstock)

鬆按保樓價上限真係咁筍?

政策雖有助減輕樓花物業買家首期負擔,政策目標擺明幫助上車客,並非要幫助貴重物業價買家。基於經濟環境未改善,預期新措施難以長期提振新盤交投,價與量均難以長期受惠。

前線人員,連日進行搶修,協助港鐵服務回復正常。(港鐵Facebook)

港鐵精神 專業典範

談到部門之間的互信與協作,港鐵(066)肯定是榜樣,9月7日晚傾盆大雨令大量雨水急速湧入黃大仙站,雨水在短時間內湧到月台及路軌範圍。前線人員能當機立斷,專業無畏,確保乘客安全,亦有賴人員之間信任。

最大商機是給一批打正旗號提供一條龍服務協助「中小企」申請貸款的中介人,然而本意協助中小企共渡難關的計劃,卻助長了嚴重的道德風險。(Shutterstock)

融資擔保變質 納稅人淪苦主

借錢有政府包底,即使銀行職員落力催收欠款,還要投鼠忌器,有債仔竟然聲大夾惡振振有詞,反過來怪銀行迫他接受貸款支援,才令他欠債,債仔惡過債主,看來這2800億元已淪為計時炸彈。

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VSing吾聲」。(VSing Facebook圖片)

中西合璧無伴奏演唱會

在芸芸本地及外國歌手演唱會當中,最吸引到筆者注意的是一場由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VSing吾聲」,及國際爵士無伴奏合唱組「Accent」《「聲大夾樂」無伴奏合唱計劃系列—— SOUND ON 音樂會》。

高端財富管理是一項為高資產客戶度身定制的專業服務。 (Shutterstock)

揭開富豪保密世界的神秘面紗

上市公司修身堂(8200)前主席張玉珊高調認愛,並謂其男友盧啟賢從事「高端財富管理」。男友明顯選擇了犧牲自己的公關形象,以保護私隱事宜、客戶身份,以及公司業務,用心良苦。

香港發展局成立地理空間實驗室,並由東華三院負責營運,圖為其官方網頁。

共享空間數據 開拓智慧城市

為何空間數據重要?地理位置是資訊的橋樑,能將架空、地面甚至地底設施位置及相關數據串連,支援各種智慧城市應用發展。海外學術研究指出,接近八成數據是跟地理位置有關。

渣打、滙控及頗多跨國投資銀行,去年區內核心增長向下,甚至倒退。(Shutterstock)

百業之母須重拾初心

以往存款基礎愈多,銀行愈處有利位置,惟好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原來存款愈多,息差壓力愈大外,更因會被冠以系統風險重要銀行,需額外預留更多資本緩衝。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上周五宣布放寬樓市按揭。(金融管理局圖片)

政策報佳音 樓市可重生?

財爺樓市政策微調預告,終於有下文。金管局、按證公司上周五下午6時舉行記者會,果然是報佳音,放寬換樓按揭成數,把主導權逐步交回給市場。對於發展商和市民而言,是否一宗好事?

「港車北上」是大灣區保險互聯互通政策的重大突破。(Shutterstock)

港車北上新體驗

郭先生是在凌晨零時後第一位「港車北上」的車主,作為第一架車「港車北上」通過港珠澳大橋,意味將來可自駕遊穿梭廣東省,人通、車通、財通,港人要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通車是最低要求。

香港價值本繫於香港是否能繼續保留、鞏固甚至加強自身價值,重點包括監管素質、制度優勢及做國際金融中心應做的事。(亞新社)

人民幣 中特估 港價值

中國強調國家安全,金融安全為其中範疇,考慮到國際政治及金融環境日見複雜,實在懷疑是否要為開放而開放,而加快開放資本帳。有人擔心一旦內地資本帳開放,香港尚餘多少價值?

城規會就粉嶺高球場項目修訂草圖召開聆聽會,反對的意見佔多數。(Shutterstock)

誰在寸土不讓?

在重視公共空間的年代,為何大家卻對粉嶺高球場建屋問題視而不見?百年球場無替代方案,但9公頃地有大量替代方案,然而政府寸土不讓。

阿里雲剛宣布,其智能助手「聽悟」已接入語言大模型(LLM)「通義千問」。(亞新社)

AI顛覆傳統社會發展之路

憑藉過去20年雄厚的財力,中國在研發尤其是實驗性開發方面的投入早已超英趕美,猶如另一場金融競賽。阿里雲剛宣布,其智能助手「聽悟」已接入語言大模型(LLM)「通義千問」,將可大大提升個人和企業生產力。

中國政府還需要平衡債務處理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避免過度壓抑經濟發展。(Shutterstock)

地方債計時炸彈

內地地方政府通常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供等項目。然而由於財政體制和負責制度的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應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壓力,過度依賴債務籌資,債務規模逐年增加。

內銀、內險、券商股升,評論不斷歸功於中特估。(Shutterstock)

中特估 斷估冇痛苦?

中國特色估值體系這個名詞或主題的出現,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央企股持續出現估值低迷,早年有估值漥地,估值修復,現在卻換來一個更冠冕堂皇的形容而已。

近期不少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時開始改以人民幣計價。(Shutterstock)

去美元化=去金融化?

近年的地緣政治關係變化、新經濟大國的崛起,以及對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的擔憂,都令去美元化再獲得新動力。與此同時內地政府一直在推廣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使用,人民幣將會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主流嗎?

美國First Republic Bank最新業績顯示,存款大幅流失。(Shutterstock)

經濟危機 水浸眼眉

美國M2已連跌4個月,似有加速向下之勢,情況甚為罕見。有分析更稱,觀乎過往多年統計,凡M2出現大跌,若非經濟衰退,就是銀行出現了危機。

大中華市場溢價大減,滙控即使分拆亞洲業務,估值亦未必太好。(Shutterstock)

滙控的未來

平保只持有8%滙豐股份,加上投票顧問機構呼籲股東反對,分拆動議獲通過機會似乎已不大。餘下來最尷尬是,有關提議雖將被否決,但仍獲為數不少股東支持。

港鐵以鐵路加物業綜合發展模式,發揮一地多用的優點,更提供生活配套。(綠楊坊Facebook圖片)

一個港鐵Mall 服務三代人

今天我從股評人身份回看,港鐵以鐵路加物業綜合發展模式,不僅發揮一地多用的優點,更提供生活配套,建設不同社區,為居民提供宜居環境。

阿里分拆概念真的會大幅收窄折讓嗎?(Shutterstock)

阿里的價值 釋放與創造

自從馬雲去哪兒有了新的答案,阿里巴巴(9988)為股價創造升幅與保溫的的連串行動有如連續劇,令股東不寂寞。復活節假期期間,阿里再祭出阿里版ChatGPT為股價保溫!

瑞信問題擾攘已久,交易對手風險與日俱增。(Shutterstock)

市場永遠是對的?錯了!

很多人相信,既然方向未明,欠缺清晰,緊跟市場資金流向做投資就可以。無奈地,市場不再是永遠都對的,從舊年開始,市場其實一錯再錯,跟中央銀行鬥錯。前路既然未明,倒不如袖手旁觀,靜待更大的機會。

本輪銀行危機惡化之快、遠超市場想像。圖為陷入困境的瑞信。(Shutterstock)

究竟銀行衰邊科

開始懷疑歐美金融機構高管究竟懂不懂經濟,duration analysis的知識都俾返大學教授,個個勝利沖昏頭腦。其實他們應該懂,只不過是低息環境持續了太長時間,已經無人再肯相信利息會不斷攀升。

歐洲多個國家通脹掉頭回升,市場料歐洲央行將加息至4厘水平。(Shutterstock)

真假高息 你識唔識?

今年出現的變數實在太多,單是一個中國復常,已沖淡原有的經濟悲觀看法。很明顯,近期不論有關利率與經濟前景的課題,最新發展都在在出乎意料之外,與市場認為牢不可破的共識幾乎是兩回事。

新世界目前的最大問題是負債。(Shutterstock)

平心而論新世界

新世界目前的最大問題是負債,負債比率達46.9%,若將其發行的永贖資本證券計算在內的話,負債比率實不止此數。

專家近日揚言恒指可見3萬,港股竟真的要大跌收市。(Shutterstock)

恒指值幾點?

基於不肯定的因素眾多,1月來預測全年股市走勢,即使有數據作為基礎,但很大程度上也是斷估。個人估計,最少有待3月底業績期完結,市場對盈利前景及預測有所更新之後,方向或資金配置才會較清晰。

亞洲金融論壇近年以網上形式舉行,本月將回歸實體。(貿易發展局圖片)

2023亞洲金融論壇強勢回歸

展望2023年,外圍環境依然複雜多變,相信市場仍然充滿挑戰,但有危便有機,配合中港通關的良好勢頭,香港應抓緊各種機遇,以2023亞洲金融論壇打響頭炮,重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聲威。

港鐵推出「小蠔灣」項目,全方位規劃地區發展。預計未來建成兩萬個單位及大型商場。(shutterstock)

小蠔灣 大發展

近日港鐵宣布「小蠔灣」項目,反應熱烈,惹多家地產商參與競標。將打造「小蠔灣」成為生活配套完善的新社區,預計未來建成的公私營兩萬個單位。

大橋有用,但談不上非常特色,但吸引打卡者眾。圖為建築中的跨灣大橋。(亞新社)

公式化之亂

公式化的打卡,公式化的排隊,要朝聖的可能是半廣告式被推介過的食肆等等,已經成為近年生活的一部分。沉悶又公式化的我們,遇上同樣是沉悶又公式化的市場。

近兩個月的升市,並未有改變港股預期估值不斷被扣減的大趨勢。(亞新社)

估值壓縮趨勢有待突破

幾大催化之下,市場走勢仍然是暫時易升難跌。可是,樂觀的走勢其實是建基於市場之前過分悲觀,兩者交替造成鐘擺效應,當估值回升至市場認為回復一個合理值後,屆時才會有真正考驗。

近日香港股債市場走勢繼續向上。(Shutterstock)

巿場鐘擺下的旁觀者

近期股債市場同時反彈,惹眾人矚目。內地放寬部分防疫政策令市場預期樂觀,但市場的通脹走勢依然難料,美國終端利率進一步調升,未來市場究竟會如何走勢?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