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

黃錦輝

1987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並擔任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分實驗室)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特聘教授以及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他同時為香港資訊科技聯會、香港工程師學會、英國工程技術學會及英國電腦學會會員。黃教授活躍資訊科技界,曾任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現時是香港童軍總會資訊科技委員會主席、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委員、香港國際機場科技諮詢委員會成員、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成員、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資訊及通訊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等。201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以表揚其對香港資訊科技界發展的貢獻。
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特曼(Sam Altman)在演講中表示,人們一直在淡化甚至否認AI行業的環境成本。(Shutterstock)

人工智能ESG全球關注 港政策須兼顧

政府一方面大力倡議綠色未來,但另一面似乎卻沒有在人工智能資助計劃中考慮到全球都關心的ESG元素。就此,筆者建議政府在計劃下撥出資源專門探討人工智能ESG,並考慮制定披露標準。

政府亦將在今年內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專注支援第三代半導體的研發。(Shutterstock)

開啟創科新里程 加力拓展產學研用

預算案建議,撥款預留約3億元建立數碼企業身份平台,便利企業身份認證及核對簽署,加快它們數碼轉型;推動數碼共融,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1億元,為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的項目。

更令香港球迷氣憤的是,美斯在日本友賽中,在下半場60分鐘被調入場,令日本球迷大飽眼福。(亞新社)

美斯缺場惹失望 暴露問題須反省

事實上,美斯在香港故意避免曝光的行為,在傳媒鏡頭之下表露無遺。且看賽後上台領獎一幕,美斯作為隊長,竟然站在最後排,甚至被前排的高大球員蓋過了身影。無論怎樣,他未在香港出場是不爭的事實,做生意要講誠信。

典禮或慶典的儀式和活動,可以多考慮結合ESG目標,減少非必要的實體用品,例如利用無人機進行表演。(Shutterstock)

推動盛事經濟 需要科技及交通配套

啟德體育園園區周圍的設施興建和商業發展現時還是慢騰騰,有市民擔心日後若然配套不足,活動散場時五萬人一起湧至啟德港鐵站,到時恐怕「元旦內地遊客通宵滯留」事件難免會重蹈覆轍。

有國際政治學者認為,以色列在此次衝突中的戰略嚴重失策,不但激怒全球阿拉伯、穆斯林宗教組織,亦觸動了國際社會對人道主義的敏感神經。(亞新社)

以巴危機衝擊全球 軍事科技火上加油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各國國防部在軍事應用上都投放不菲科技資源。科技在戰爭應用上聚焦在戰略決策和戰術任務支持兩大主要範疇,例如武器、傳感器、指揮和控制、導航、空中支援系統、任務規劃、情報、監視和偵察等。

在審批過程中委員們提醒老師除了向學生解釋GenAI的使用方法以外,也要告之他們這些工具的功能及其利與弊,讓學生能好好善用MidJourney、ChatGPT,否則便會弄巧成拙。(Shutterstock)

善用生成式AI 提升學生創意創新能力

而在現實教學中,學生過分使用(以致依賴)谷歌的案例比比皆是,學者斷言如此下去,學生便會不經意地把自己的記憶體外判予互聯網,由計算機承包思考及分析工作,那麼學生便真的「變笨了」。

AI促進智慧城市及創科經濟是全球的大趨勢,各地政府對於AI治理都非常關注,特區政府亦不敢掉以輕心。(shutterstock)

數據政策「管」與「用」 左右港AI發展

今天的法律必然難以適用於未來的AI應用場景。結果是要麼違法去應用,要麼什麼都不幹(窒礙創新),這情況近年屢見不鮮。所以《宣言》在AI應用上所面對與數據流通及數據安全保障相關的挑戰,將會接踵而至。

阿爾特曼希望OpenAI技術可以盡早推出市場使用,以吸引更多投資者。(Shutterstock)

OpenAI宮鬥暫告終 仍存3大謎團

周末過後,事情繼續戲劇性地發展,兜兜轉轉地OpenAI於11月21日宣布回聘阿爾特曼重掌公司帥印。這一場「宮鬥」劇就此落幕。雖然OpenAI人事風波暫時告一段落,但事件卻遺留下一連串的問號。

儘管會後沒有發表聯合聲明,但雙方各自發布的新聞稿顯示,雙方達成20多項共識,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亞新社)

習拜會成果 京重經濟美重政治?

APEC大會安排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坐在習近平左面,此舉似乎另有玄機,一方面它肯定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國家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香港的國際地位是被全世界(包括主辦國美國)重視的。

董事會持不同意見,認為阿爾特曼的做法偏離公司「非營利性」及「實現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使其有益於人類」的核心宗旨。(Sam Altman facebook)

ChatGPT之父突被炒 原因撲朔迷離

聲明中指出「溝通」出現問題,但阿爾特曼被炒的箇中原因還是撲朔迷離,業界對此議論紛紛。消息一出,OpenAI的投資者之一微軟便向傳媒解釋它們沒有代表在董事會,因此沒有參與董事會解僱阿爾特曼的決定。

《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開設「數字政策辦公室」,在港建立數據管治體系是刻不容緩的事。(亞新社)

優化政策吸建議 港創科踏新台階

在數碼政務方面,筆者欣見《施政報告》提出將廣泛運用科技改善政府服務,應用項目包括電子牌照和證書、自動泊車系統、政府收費電子支付、1823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智慧屋邨管理等。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和「人才服務窗口」,同時又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各個項目均有不錯的進展。(李家超Facebook)

5招深化政策 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國家對香港的創科發展有很高的期望,社會能見到特區政府過去一年的努力,但要做到為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仍要加一把勁,我們拭目以待明日行政長官公布第二份施政報告,推出更多措施提高香港創科實力。

以秀茂坪事件為例,這些居家護理科技可以實時監察患者,讓有關人士可以定時觀察肇事兩兄弟的家居狀況。(Shutterstock)

善用科技 力防獨居工業意外悲劇

未來更進一步,署方可以利用元宇宙(Metaverse)技術創造「虛擬社工」,並利用生成人工智能(GenAI)技術與患者隨時隨地溝通。當然,社署需要挑選適合的患者,並且提供相應培訓給家人和患者。

它可以提供與「望、聞、問、切」相關的大數據,作「機器學習」之用,是建造「智能中醫師」的基礎資源。(Shutterstock)

善用人工智能 提升中醫效能改善形象

除引入生物科技之外,以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為例的創新科技,在中醫應用上亦同樣重要。「創科+中醫」在提升中醫的效能同時,亦可以改變大眾對傳統中醫的印象,令到年輕人更重視及更廣泛地採用中醫,一舉兩得。

如符合資格,企業可向IMDA申請資助,資助金額可達獲批項目的七成開支。(Shutterstock)

星洲設專局建數碼生態 推動數據經濟

IMDA的職能類近數據局,但其範疇則以推動商務為主,全力為其商業數據業務發展,提供國家級的助力。有說數據是現今世代的黃金,可惜的是香港在數據規範、政府和商務應用各方面,仍在起步階段。

作者建議港府擔當先驅者,訂立法規為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提供知識產權保障。(亞新社)

創科為主軸 帶動經濟新增長點

創科的發展步伐急速,《施政報告》必須捉緊因應創科衍化出來的新機遇,辨清社會未來發展所需,制定恰當的政策,為經濟帶來新動力、為市民帶來高質就業機會、配合國家發展,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自方案公布至今年5月,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較對上3年增長101.4%,表現甚為出色。(Shutterstock)

海南風起雲湧 港宜把握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曾表示香港在會計、金融、法律、創科等專業服務範疇有大量優秀人才,可以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作出貢獻,使瓊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GenAI是一項顛覆性的創新科技,突破了人工智能的傳統應用。(Shuttestock)

生成式AI非萬能 鸚鵡學舌而已

不論是第三或第四代,人工智能都是建基於機器學習。學習時所採用的訓練數據決定系統的「智能」,所謂「學什麼懂什麼」,系統是不會無中生有的,只會像鸚鵡學舌而已。

有效的知識產權法必須一方面能好好監控犯法的AI生成內容,另一方面亦要避免過分局限用戶及AI的創作空間。(Shutterstock)

清晰知識產權法 發展數碼經濟關鍵

筆者認為清晰的知識產權法,對香港發展數碼經濟非常關鍵。自互聯網面世以來,資訊科技業界對知識產權法一直議論紛紛,問題正正主要徘徊在「二次創作」與「翻版抄襲」的交叉點。

立法會財委會早前通過創科局提交的「產學研1+計劃」100億元撥款申請。(Shutterstock)

中游聯動戰略 推動「產學研1+」

去年的《施政報告》宣布,當局設立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以加速「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計劃收窄大學與業界之間在創科文化上的分歧。除了資源配對外,業界與大學在計劃中亦需要緊密協作,非常關鍵。

世界大局風雲變幻、中西方角力不斷,也為人才走向的路徑,帶來料想不到的變化。(亞新社)

搶人才、留人才 改善人口老化

要確保香港人口結構的可持續性,政府不能只寄望本地生育率回升,吸納海內外人才,也是一項帶動人口增長的選項。人才來港,當局也應積極吸納他們一家來港,他們家人和下一代也有助紓緩人口的壓力。

行政長官率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政府新聞處)

深港互助互補 發揮大灣區優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領立法會議員和其他高級官員,赴4個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這次考察的行程安排非常多元化,涉及了智慧交通、人工智慧、無人機、智慧物流、文化創意、資訊通信技術、醫療工程和環保等多個領域。

港府應讓外來人才有機會在灣區內自由流動。(Shutterstock)

落實灣區綱要 加強大灣區人才交流

到目前為止,大灣區人才交流的政策措施仍未完善地建立起來。事實上,人才流動對於大灣區的發展非常重要,而要大灣區人才流動順暢,必須有一塊重要的基石,就是專業資格互認。

ChatGPT的成功經歷,正正反映出創新主導科研的效益,只要基礎研究做得出色、有突破,投資者和大企業便自然會慕名而至,爭相投資及參與應用研發。(Shutterstock)

ChatGPT重燃基礎研究 激發新商機

基礎研究成本高、風險大,令工商業界對科技創新發展卻步,要紓緩這個問題,企業可以「假手於人」。大學是基礎研究的基地、創新科技的搖籃,企業可以投資或購買大學的科研成果,再把它們加工轉化為產品。

開放內地資金投資香港科創初創企業好處多。(灼見名家圖片)

引入內地資本 投進香港創科領域

香港的初創公司雖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卻依然面臨着難以持續創新的困境。但憑藉自身的競爭力,再加上良好的科創氛圍和政府政策扶持,香港成為內地資本走出去的高品質之選。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