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降甘霖 置業的迷思 作者: 常霖法師 19 Jan 2021 有一些人已經能夠負擔置業,本來舒適寫意,但當與朋友互相比較時,又覺得自己的房子不夠別人的大、所處區域不夠人家的好,於是想要換更大更好的單位,又令自己負擔加重,令生活變得艱難。
常降甘霖 閉關靜修 作者: 常霖法師 22 Dec 2020 禪修練習應每日堅持,不可中斷。日常生活中的持續禪修練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覺察能力,之後遇上困難、逆境或者情緒生起時,便可以提早覺察得到,會比較容易處理。
常降甘霖 茶禪一味 作者: 常霖法師 01 Dec 2020 生活中「行、住、坐、臥」都是禪修,利用喝茶時來體會我們的「色、聲、香、味、觸、法」,學習時時刻刻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我們本自具足的智慧就不難顯現了。
常降甘霖 真正的體悟 作者: 常霖法師 24 Nov 2020 一位禪僧在一個禪寺中努力用功多年,有一天突然很歡喜地說:「噢,我終於明白了!」其他人都覺得他好像開悟了,便一擁而上問他究竟明白了什麼高深的道理?
常降甘霖 求人不如求己 作者: 常霖法師 20 Oct 2020 很多禪眾都覺得參加禪修營有很好的體驗,尤其是藉着共修的力量,可以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出營時都覺得法喜充滿;可惜一旦回到家裏或者職場當中,因為欠缺持續修行,很快便打回原形。
常降甘霖 出家的迷思 作者: 常霖法師 25 Aug 2020 我會澄清一出家便會立刻變得清淨的這個錯誤想法,跟着給他們忠告,最好先找一個跟自己相應的道場或者師父,然後申請做常住義工,跟那裏的出家人一起生活作息。
常降甘霖 六尺巷 作者: 常霖法師 11 Aug 2020 曾經聽過人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有學佛的人都知道,這兩句話只是俗語,並不是真的佛法。佛陀一直都是教導我們無常、無我的道理,不會在這些虛幻不實的事相上去爭輸贏。
常降甘霖 不是詩人莫獻詩 作者: 常霖法師 04 Aug 2020 禪宗有兩句說話:「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意思是遇上懂得欣賞劍的劍客,便應該把劍拿出來分享;遇到不懂詩詞歌賦的人,就不要勉強別人欣賞詩詞。
常降甘霖 廬山煙雨浙江潮 作者: 常霖法師 07 Jul 2020 參觀了聞名已久的尼加拉瀑布,我的感覺就像蘇東坡說的:「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一切都是水月鏡花,真的犯不着庸庸碌碌地不斷追求。
常降甘霖 學佛的正知見 作者: 常霖法師 30 Jun 2020 學佛的正知見,就是不刻意追求任何成就;簡單來說就是重視過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而不要執着結果。這樣的話,就不會被害怕失敗的情緒困擾,只是專心一意去做,成功的機會反而會大很多。
常降甘霖 愛情就像燒煙花 作者: 常霖法師 09 Jun 2020 愛情就像燒煙花,開始時先來幾個小的,十分賞心悅目;隨之愈燒愈盛,燦爛耀眼,令人眼中除了煙花,什麼也看不到。不過儘管如何燦爛悅目,也有燒完的時候,這時激情已過,正是重新看清楚一切的時間。
常降甘霖 參訪寺院的禮儀 作者: 常霖法師 12 May 2020 當你看到別人不順眼,就要檢討自己,究竟有沒有犯同樣的錯誤而不自覺?或是該用什麼令彼此都愉快的方式來溝通以化解問題,而非一味的認為都是對方的錯?
常降甘霖 追趕尾巴的狗 作者: 常霖法師 05 May 2020 有些人平時看似很放鬆,其實一直有着時刻覺察的心,不會因為外在環境而放逸或迷失自己,也不會因為執着而表現得過分投入,看起來安住平穩,這就是將禪法運用在生活當中。
常降甘霖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作者: 常霖法師 31 Mar 2020 為什麼禪宗要以心傳心?就是因為很多道理無論怎樣講,都不能百分之百說得清楚,學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實際的體驗,而不只是聽來的理論。
常降甘霖 共業 作者: 常霖法師 04 Feb 2020 「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基於人類不斷濫用地球資源的因果共業,類似的天災人禍只會愈來愈多,當我們面對和接受這些無可改變的事實時,怎樣才可以處理和放下呢?
常降甘霖 開悟不在腿 作者: 常霖法師 21 Jan 2020 一發覺自己開始昏沉,就應該立刻用睜開眼睛的方式來打坐,比較容易保持清醒,或者改用立禪甚至拜佛的方法也可以,還是昏沉就乾脆好好休息,不要讓身心養成只要一打坐放鬆,就立刻進入昏睡狀態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