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Jul 06 2025 16:26:5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常霖法師

俗名葉青霖,出家前為香港著名專業攝影師,香港理工學院(今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在2009年放下俗世的名與利,到台灣跟隨果如法師座下,於2010年剃度出家。法師接觸攝影經驗超過50年,作品常見於各類傳媒及展覽,亦經常出版免費結緣的攝影及生活禪修專集,分享他的攝影和修行心得。近年經常以輕鬆易懂,融合生活藝術的方式帶領禪修活動,更創立「心呼吸」慈善機構,希望幫助多些人活出自在的人生。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常霖法師

學懂消化
作者:常霖法師2025-07-01
透過禪修學習自我覺察的能力之後,對於分辨吸收資訊的好壞能力也會大幅提升,大家是否要坐言起行,立即開始持續練習呢?
急流中如何上岸?
作者:常霖法師2025-06-24
出家僧人的責任,就是在旁指導我們學佛的方法,就如同教導如何抓着繩子或者救生圈,甚至在我們遇到懈怠而不肯勤力精進時,在適當的時候從旁協助,拉上一把。
人生的旅行團
作者:常霖法師2025-06-17
如果以這個旅行團的心態來看待我們的生命,那麼每期生命便都有值得我們探索和欣賞的地方,就算這一生的際遇不盡如理想,只要好好投入過程,下一生就有機會改變。
三個願望
作者:常霖法師2025-06-10
假如可以從頭再來,相信很多人都會改變自己當初的決定,然而生命是否可以從頭再來呢?
祖師禪
作者:常霖法師2025-06-03
近年一直推行的「停一停 心呼吸」,其實就是禪修之中「止」和「觀」的理念,「停一停」就是「止」,「心呼吸」就是「觀」。
發心容易 長遠心難
作者:常霖法師2025-05-27
相信大家都聽過「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這個比喻,尤其是覺得自己修行上稍有成就的時候,有些人便會沾沾自喜,不但只卻步不前,還有機會因此而前功盡棄。
誦經的功德
作者:常霖法師2025-05-20
其實誦經是否有功德,不在於外在的紀錄,而要視乎誦經時的心念,例如以經懺佛事維生的人,誦經只是為了金錢上的利益,當然不會有任何功德。
不見世間過
作者:常霖法師2025-05-13
內心快樂滿足的人,不需要經常刻意指出別人的缺點,就算受到批評的時候,也不會太過介意,我們應該多注意別人的優點。
學佛必須皈依?
作者:常霖法師2025-05-06
在宗教角度來說,成為佛教徒通常是要經過皈依儀式的,但對於希望學佛的人來說,皈依卻是一種發心。
眾裏尋他千百度
作者:常霖法師2025-04-29
千萬不要花無謂的時間,去刻意分別計較自己現時的修行是在哪一個境界。
出離心
作者:常霖法師2025-04-22
出離心不是厭世的態度,相反的是積極的發現身在這五濁惡世中,要獲得真正的解脫,就是不再於娑婆世界不斷輪迴,生起的這個心我們就叫出離心。
本來面目
作者:常霖法師2025-04-15
今時今日大部分人都喜歡以假當真,習慣生活在虛幻的世界裏,要找出生命真正的實相,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一闡提能否成佛
作者:常霖法師2025-04-08
「一闡提」是有情眾生,只是障礙太多,條件尚未成熟而已,成佛並非絕對不可能。
花非花
作者:常霖法師2025-04-01
學佛禪修其實是一件簡單但卻不太容易的事,以前自己都是千方百計想要找到方法,近年才發覺只要老老實實修行便好了,重點始終是要去做,才能真正體驗得到它的大益處。
利人便是利己
作者:常霖法師2025-03-25
懂得與人分享的人,才有機會獲得真正的快樂。其實禪修也是同樣道理,跟大眾一起共修,學習在人際關係上互相磨合,往往比一個人躲起來獨修效果更好。
因緣和合
作者:常霖法師2025-03-18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學習和進步的機會,除了盡力克服困難之外,遇到善緣的協助也相當重要。
禪宗的學佛與修行
作者:常霖法師2025-03-11
試着每天留出幾分鐘,靜靜地與自己相處。或許,你會發現,真正的佛法並不在經書中,而在你的心裏。
生活其實很簡單
作者:常霖法師2025-03-04
人人皆有佛性,本自具足,因此不論身處在貧或富、簡單或複雜的環境中,都能得到自在的生活,只是我們尚未證悟,因迷失而經常做出錯誤的決定。
電子魔鏡
作者:常霖法師2025-02-25
當人們愈來愈逃避現實的時候,心靈就會愈來愈空虛,同時也會引發出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
朱銘
作者:常霖法師2025-02-18
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是在修行,至於能否落實在生命中,就要看在老、病、死等無常變化出現時,能否坦然面對了。
情人節的啟示
作者:常霖法師2025-02-11
多數人在分手時只記得被拋棄那一刻的痛苦,卻忘記了相戀時大部分時間的快樂,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執着。
金錢的觀念
作者:常霖法師2025-02-04
最近重遇兩位數十年不見的朋友,他們的事業都發展得不錯,雖然已經退休,但兩位都有幾個住宅單位收租,可說不愁生活,不過兩位朋友對金錢的觀念,卻影響了他們生活的素質。
身心健康
作者:常霖法師2025-01-28
心理健康,身體即使有病也比較容易治療;如果心理不健康,身體再怎麼好也是有問題的,對社會、家庭都可能造成困擾,大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禪院鐘聲
作者:常霖法師2025-01-21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以我自己的經驗,在敲鐘、擊鼓和唱誦的過程中,身心完全投入,就是一次很好的禪修練習。
非有非無
作者:常霖法師2025-01-14
有句話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的意思不是不做事,而是心無罣礙,是「心無事」而不是「身無事」。無論做什麼事,心地清淨,也就沒有妄想、分別、執着。
出家人也是人
作者:常霖法師2025-01-07
一行禪師圓寂後,梅村僧團仍維持運作,正念傳承是關鍵。根本之道在於僧眾放下自我,精進修行,以僧團為重。
禪修與牧羊
作者:常霖法師2024-12-31
清楚覺察心可能會被妄念帶走,但不需要一有妄念生起時,便要立刻消滅或者壓制它,只需要知道它生起了,再輕鬆地返回當時在用的禪修方法,繼續保持覺察,我們的心就能漸漸安住了。
網上禪修學習
作者:常霖法師2024-12-24
學習將禪修活用,「學」完理論之後,實際的練「習」也非常重要,如果純粹只認識理論而不練習是不行的,但純粹練習而不知道理論,當遇到一些未如所料的情況時,就會無從判斷而不知如何是好,這就是佛法強調的平衡。
淨土在心中
作者:常霖法師2024-12-17
學佛要依法不依人,老師和同修們都只是助緣,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因為淨土就在心中,不假外求,我們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依法修行。
業障
作者:常霖法師2024-12-10
任何的失敗,都是在當你決定放棄的時候。只要願意繼續堅持,繼續投入過程,不要執着結果,就不會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