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藝術

藝術界有別於劇團領軍  胡恩威:為什麼要投身藝術倡議?
作者:李偉民2025-01-17
胡恩威開口見膽、真率坦白。如果喜歡你,他會畢恭畢敬、暢所欲言,但如果不喜歡你,他便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碗碗碟碟,堆在你面前,「無面俾」!
黃孝逵的水墨魅力
作者:益行2025-01-16
黃孝逵迷戀海景和大自然的恢宏,破舊立新的皴法具備個性的筆墨符號,筆端由點到線,水平橫向,展伸長短不一的線條,交織組叠成深淺的面積。獨具匠心的創新之皴,被藝壇前輩馮今松定名為「織錦皴」。
從陶瓷入手認識歷史與文化
作者:蔡國光2025-01-13
陶器的發明標誌着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與農業文明發展的生活需要。中國最早期的陶器,從史前考古發現,最盛名的有黃河中游範圍仰韶文化的彩陶、中下游龍山文化的黑陶。
心之觀照的當代藝術語言
作者:益行2025-01-02
藝術家董慧以羽毛為核心,創作水墨、裝置藝術等,探索生命真諦。她從金融業轉身藝術,師承多位名師,作品屢獲獎項。本文介紹其創作理念及代表作如《冰心寂寂》、《一根羽毛丈量時空》等,展現其獨特藝術風格。
蔡敏志教授:培養年輕人對藝術興趣
作者:編輯精選2025-01-02
如果你希望在演藝世界追夢,我鼓勵你堅持無畏和創新的精神,並以善良和同情心超越一切;善良並不是弱點;它的力量常被低估,而這一切將會成為你強大的力量和後盾。
2024年度風雲人物│許冠文:喃嘸師傅文哥其實是個喜劇人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31
2024最後一天,回顧風雲人物,美國特朗普皇朝2.0歸來,再登《時代》封面。韓國總統尹錫悅無預警戒嚴5個半鐘,連破三項紀錄:戒嚴時間最短、任期最短、首位總統在任被捕。另一邊廂,任期最長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治下,以哈戰爭已經持續1年2個月3周又2天,加沙人民將在地獄中度過第二個新年。 香港,我們有票房破億的現象級電影《破‧地獄》,還有個本來想做總統的喜劇之王許冠文。
劉家昌與瓊瑤的隕落
作者:廖書蘭2024-12-27
瓊瑤那與生俱來的文采,那令人神往的古典詩詞,那美麗的男女邂逅,我看完了一本小說,一個星期走不出來,仍困在愛恨交織的情節裏,瓊瑤的文字的確具有地表超強的魔力。
香港中樂團12.28廣州獻藝   星海音樂廳新年季度重點節目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24
演出由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親自領軍,三弦首席趙太生擔任獨奏,成為星海音樂廳新年季度「名團名家 暢響灣區」的重頭節目之一。
譚新強:香港粵劇怎樣經歷中興? 文化產業為何是香港下個快速增長行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23
香港粵劇正經歷中興? 文化產業將是下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一起聽聽譚新強分享他構思和落實新派粵劇《蔽月無眠》的過程。
第二屆「藝文香港 ART HONG KONG」國際博覽會開幕 促進多元文化交流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20
本屆「藝文香港」以「藝融天下、文薈古今」為主題,匯聚來自全球70多位藝術家的200餘件作品。展品涵蓋多元藝術風格與形式,其中包括亞洲當代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標誌作品《再生時刻》。
香港故宮「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特展揭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7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全新特別展覽「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開幕,展期為4個半月,聚焦中法兩國互相欣賞、啟發與交流的歷史,進一步實現促進文化對話的使命。
歌劇之父的功架
作者:周光蓁2024-12-17
今年是普契尼逝世100周年,捨易取難上演難得一聽的歌劇精品,3小時內全部高質量演出,筆者認為絕對超值。3部短劇的內容、意境各有不同,但藝術含量之高,敬業的盧景文及團隊功不可沒。
胡桃夾子的冬日樂園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17
香港芭蕾舞蹈團多年來都在年底推出聖誕為題的《胡桃夾子》,舞團藝術總監介紹這經典加入本地元素的創作理念,為非常熱愛的城市立下慶典。
情真意切的人物寫照
作者:益行2024-12-16
潘教授筆下描繪的不是明星,不是英雄或偉人!是極其平凡的素人,他關注的是人物的靈魂,本質所透射出的魅力。映入觀眾眼簾的筆力,入木三分,秉性使然。
黑白銀鹽 細述香江昔日歲月
Stanley透露正在籌備海外及內地的作品展覽,還想將部分作品數碼化,加入人工智能AI技術,令照片「活」起來,變成影片一般,讓人們通過更生動的方式細味昔日香港的街景和日常。
文學家胡燕青畫展「夜涼如水」 十年磨一劍 以畫續說心中情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12
胡燕青的創作生涯,體現了「Retire」轉化為「Refire」的精神,讓她在人生的下半場重新揚帆出海,活出璀璨的色彩。
佩佩:我的生活有愛,有希望
作者:張灼祥2024-12-12
在現實生活裏,鄭佩佩可是好事多磨,她卻不肯妥協:「我也有千種理由,讓我不開心過日子。但我沒有啊,因為我的生活有愛,有希望。」看似簡單不過的幾句話,對殘酷現實的回應。其實有此識見,一點不簡單。
監獄操場「星月四季」
作者:周光蓁2024-12-10
上周四晚,中環古蹟建築群的大館迎來了一場令人期待的戶外音樂會,澳洲國寶級室樂團帶來的「星月四季」音樂會,為觀眾呈現了韋華第《四季》與西亞鄂圖曼風格音樂的巧妙融合。
江蘇畫家許贇西九首展 唐英年:善用香港平台走向國際 是年輕藝術家卓越典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5
全國政協常委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唐英年於12月2日出席江蘇藝術家許贇的個人展覽「萬頃浪」,強調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性。他期待更多國內藝術家利用香港的文化資源,拓展國際視野。
香港水彩,畫出新天地:論水彩與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角色之獨特關係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05
本文分析得出水彩的獨特特質和潛力,若香港藝術家配合中華文化傳統底蘊、西方當代的表達等手法,融會東、西、中、外,配合本土、國際推廣及政策支持,將可創造香港獨特美麗的風景線。
葉兆強因象施墨的新水墨
作者:益行2024-12-04
Kenneth的新水墨是情感的客觀表現,是本性的主觀映射。重溫黑格爾的名言:「藝術的使命在於用感性的形式顯現真實!」
士別三日的功架
作者:周光蓁2024-12-03
近年陳以琳在國際樂團崛起,先後獲邀指揮歐美頂級樂團,包括波士頓、費城、芝加哥、克里夫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大廳等。今年更在倫敦夏日逍遙音樂會(BBC Proms)開幕演出,指揮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桑梓嶺南:饒宗頤在大灣區」學生比賽頒獎禮成功舉行 多元創作展現傳統文化與創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02
「桑梓嶺南:饒宗頤在大灣區」學生比賽成功讓青年一代透過饒宗頤教授的學術與藝術成就,深入認識嶺南文化精髓,同時以多元方式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獲獎作品將陸續於線上展示,讓更多人欣賞這些匠心之作。
從篆書到瓦當
作者:鄧兆鴻2024-11-28
春秋戰國時,書體可摡括分為五個系統:齊、燕、晉、楚、秦,主要是依據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文字系統。各諸侯國都是由周天子分封出來,所以都延續着西周文字的體系。
以人為本 利惠天下 : 談《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
作者:趙雨樂2024-11-27
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不但關乎大家的精神面貌,亦涉及人們的生活美好,更可以是一盤利益家國天下的大生意。
如何破地獄?
作者:劉銳紹2024-11-25
有人說,努力把地獄變成天堂。我卻認為,與其多想死後的天堂,何不多想眼前的人間?防止人間變成地獄,不是更好嗎?
淺析《紅樓夢》中的人性探索與社會反思──專訪香港中文大學陳煒舜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9
《紅樓夢》不單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高峰,也是文化上集大成之作。原因在於曹雪芹本身是世家子弟,博覽群書,但又遭遇到很大的挫敗。所以他寫這本書,也是一種紀念他們家的衰敗,因此他將自己的知識心血全部放在其中。
發光與警告
作者:周光蓁2024-11-19
演奏家對場地有特別要求,已不是首次。筆者很有興趣想知道:齊默曼在巴黎、倫敦演出,也會提出同樣的警告嗎?
受人尊敬的三代畫家熊海:不求急財、不尋虛名 只求為香港新水墨培育更多人才
作者:李偉民2024-11-15
熊海老師文質彬彬,跟我們相處融洽,最重要是他為人有品格:不求財、不計較名氣,只以教導出更多藝術人才為己任。
熊式一:從翻譯巨匠到舞台劇大師
作者:張灼祥2024-11-14
在歐美生活20多年後,熊式一來到香港,一直以來多用英文寫作的他,「想重新提起毛筆,寫點中文東西。」他用中文寫劇本和小說,全都是「反映當代香港社會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