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Jul 24 2025 19:56: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編輯精選

文化薪火相傳:中華傳統文化校長研修班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24
第三屆中華傳統文化校長研修班吸引超過 70 名校長及副校長報名,幫助中華文化融入校園,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都大創意藝術畢業展至本月27日  許誠毅、韋家輝、文念中勉勵學生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23
香港都會大學創意藝術畢業展由即日至7月27日在都大賽馬會校園舉行,主題為「虹•刻 Spectrum」,寓意彩虹發出光芒的時刻,象徵畢業生四年在學創作時光如同彩虹留下的時刻一樣美好。畢業展開幕禮於7月18日舉行,荷李活著名動畫導演許誠毅、港產電影導演及編劇韋家輝,以及電影導演及美術指導文念中出席擔任主禮嘉賓,並點評學生作品,以及分享在創意行業發展的經歷。
創業路上的苦與樂 揭密成功之道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21
《中大創業人3》收錄19個傑出創業故事,涵蓋科技創新、社會創業及家族企業傳承等多元領域。新書介紹會更邀請多位教授現場對談,分享創業路上的苦與樂。
林定國: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與歐洲之行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21
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雖然實行普通法,但香港法律工作者對大陸法法系並不陌生。我十分有信心,香港必定能與大陸法法系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及提供合適的法律服務。
承載幾代人情感記憶 作家梁觀誠解構九龍仔前世今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21
梁觀誠先生新書《前世今生九龍仔》透過自述、口述訪問、館藏檔案文獻、歷史地圖及舊照片等珍貴資料,為香港歷史,尤其是深水埗和九龍城區補回了地區史研究的空白,有珍貴的學術價值。
陳茂波:科創發展藍圖着重教育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21
在科技急速更新迭代的時代,人工智能是賦能不同產業升級轉型、提升經濟整體競爭力的核心力量。未來我們將鎖定目標,以創科為發展重心,為年青人提供更多元、優質的事業發展機會。
有了AI仲要課本?鄧飛:非全無風險 呂大樂:成本壓力大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21
近年教育界應用AI技術大行其道,對教材出版機制有什麼影響?學者呂大樂和資深校長鄧飛、戴希立均認為,業界面臨人才短缺、經濟成本等壓力,學界則仍然處於思考如何改變、適應的過程。
易學家侯天同:三伏天有什麼要注意的?怎樣應用河圖數和洛書數? 大暑八字有何玄機?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9
三伏天有什麼要注意的?怎樣應用河圖數和洛書數? 大暑八字有何玄機?聽聽易學家侯天同的說法。
書展2025|三聯主打香港地景 三獎書續作談粗獷建築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9
今年三聯攤位以「香港地景:拼出一幅跨越時空和現實的地圖」為主題,在各處融合多本新書的視覺元素,當中亦有不少與主題相關的書籍出版。
躁動年代澳門、香港雙城的史詩小說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9
古人言: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相信若細讀這本史詩式的小說合集,讀者必有所得着。
音符解鎖文物密碼 來自香港的國寶樂奏文化交響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8
努力不懈推廣傳統文化、藝術創新的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在「博物館系列:《來自文物的聲音》音樂會」靈活運用音符的流動,將敦煌壁畫、故宮建築、三星堆和香港文物這些文化瑰寶融入音樂之中,呈現文物的立體、莊嚴及靈動。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分享摘星秘笈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8
求學路上,我們力爭「5**」;人生路上,我們追逐自己的一顆「星星」。心之所想,似遠還近。教育局局長蔡若蓮1988年開始執教中學,再成為中學校長、2022年出任港府教育局局長,大半生事業離不開教育工作。她受訪細說成長路上引領她找到方向的那顆星。
2025年香港書展開幕推三大優惠 吸引市民及旅客享文化消閒盛宴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7
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表示,書展是焦點盛事及旅遊推廣項目「香港.盛夏派對」節目之一,透過三大門票及禮品優惠,冀吸引旅客和市民投入這場文化盛宴。
蒲瑪俐:馬斯克成立美國黨豪賭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6
馬斯克巨額的個人財富、對社群媒體平台 X 的控制以及對科技精英的影響力,可能使「美國黨」成為數十年來首個真正具有威脅的第三政黨,催化美國政治體系深層變革。
信任崩塌與數據洪流中 重塑青少年反詐教育之道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6
反詐騙聯盟(教育)舉辦座談會,參與者來自教育界、執法部門、政策制定者與社福機構等多個界別,關注共論信任崩塌、風險蔓延與教育。
喀什古城經濟啟示錄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5
著名香港問題專家、浙江師範大學邊疆研究院副院長王江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香港與新疆的文化交流不僅可以繼續現有的影視、音樂、藝術展覽和文創產業等領域,還能夠結合雙方特色,拓展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中大盧煜明校長與醫學院趙偉仁院長獲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5
盧煜明教授、趙偉仁教授的研究成果對全球醫學科學界影響深遠,屢獲國際殊榮,近日他們二人獲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陳茂波:南韓對投資香港和內地市場興趣濃厚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4
自去年9月以來,香港金融市場的活躍及我國創科發展的突破,引起韓國金融界投資香港及內地市場的興趣。我們歡迎韓國企業和高校與香港探討更多合作項目,並共同開創新機遇。
鳳凰衛視《發現新主播》優勝者林鶴軒 亮相香港台新欄目《晚間專綫》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4
按照鳳凰的傳統,新入職的主播要先以出鏡記者的身份參與新聞製作,以熟悉香港的新聞環境與本地文化。林鶴軒也不例外,在跑了一個月的香港本地新聞後,最近在香港台全新粵語新聞欄目《晚間專綫》亮相。
格雷厄姆·艾利森:中美能否避免關稅戰之下的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3
中方始終認為,中美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Shutterstock)
易學家侯天同:7月4日美國出現凶兆? 後天九宮洛書數詳解 小暑八字隱藏什麼玄機?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2
7月4日美國出現凶兆? 小暑八字隱藏什麼玄機?聽聽易學家侯天同的想法。
香港的故事絕不簡單──海外華人與金融中心的建立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2
從歷史看,香港能從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金融大都會,實屬不易。為何香港能打造成生財、聚財,吸引四方之財流入的國際金融中心?本書藉此說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如何建立,讓讀者了解誰是背後最重要的推動者、支持者。
李成、張馳:打造全球公共產品樞紐 香港新的成功之道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1
北京積極推動國際發展,國際調解院在香港設立總部,昭示香港有望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樞紐。香港應善用其特殊性、多樣性及人才優勢,提升國際影響力。
香港史與全球商戰 石中英的破局與歸途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1
石中英曾經是少年抗爭者、愛國者以及擁抱中國改革開放的「外企買辦 」,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其經歷也是香港近代史的縮影。
新疆|「棉花白」邂逅「科技藍」 擺脫原材出口局限  拓產業鏈迎新機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0
作為中國自古以來對外交流的橋頭堡、東西方文明交融貫通的核心區,新疆孕育出大量的中國之最。
吳宏偉教授升任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10
香港科技大學表示,吳宏偉教授自1995年加入科大,由助理教授逐步升遷至2011年出任講座教授,其在學術界及大學社群的卓越貢獻有目共睹。
《香港歷史與社會》:三十年磨一劍的香港史研究力作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08
《香港歷史與社會》涵蓋殖民統治、對外關係、醫療衛生、商會學會及經濟運作五大領域,系統整理了香港從開埠至今的歷史脈絡與社會變遷。全書以紮實的史料、多元的視角和獨特的實踐性,成為香港史研究領域的重要專著。
現代性、治理科技與監察民主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08
對香港而言,監察民主制度是破解管治困境的現實和現代性選擇。它既繼承「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法治傳統與廉政優勢,又通過民主化監察與科技賦能,構建更高效、透明、負責的管治體系。
港新聞聯訪新疆日報社 倡建絲路傳播實驗室 拓國際視野新通道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08
香港新聞聯高層參訪團跟新疆日報社多位負責人座談,坦誠交流新聞報道新趨勢、媒體傳播新發展、港疆媒體合作的新機遇等議題。
浸大附屬學校合唱團揚威國際 以歌聲連結世界
作者:編輯精選2025-07-07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合唱團於丹麥奧胡斯國家大獎賽奪獎;A-Singers獲青年組金獎,Chamber Singers獲伴奏聖樂組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