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三年最大變化是德國不再是安全所在。因為德國取代了美國(20年來居榜首),成為俄國民眾最敵視的國家。長久以來德國是俄國天然氣最大買家,是好客戶。如今不但北溪二號被炸毀而無所作為,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德國新總理默茨是不懂調和鼎鼐的政客,如今宣稱有3年時間準備採購軍備,又要花數千億歐元,只益了軍工企業。德國約有2000個地堡和冷戰時遺留的防空洞,但只有580個能用,又要花巨資維修,可以庇佑480,000人,佔人口0.5%。如今希望3年內再建100個防空洞,可以多保護80,000人,可謂得個樣,需要美國保護。反而芬蘭可以保護85%的居民。德國人是不是要移民呢?
這樣敵對戰令人訝異的是英國排第二(49%),在打仗中的烏克蘭第三(43%),美國第四(40%),第五是波蘭。友好名單另一番光景。中國已排上第二位(66%),排第一是血濃於水的白俄羅斯(80%),第三的哈薩克斯坦(36%),印度亦上榜(32%)。朝鮮出兵烏克蘭,排第五(30%)不稀奇!
二戰後80年,德國已變成太自滿、太安逸、太習慣於現狀和穩定的國家,每周工作34小時,比浪漫法國36小時還短。設法改變工作文化,民眾感到日子難過。要求「草莓自由」,10年漲價80%,2020年以來食品漲價30%,納稅額和社會福利費都增加了。天下無樂土,德國也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