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Sep 01 2025 21:44:4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特朗普延後關稅期限至8月1日 日韓等多國稅率25%

特朗普延後徵收關稅,給與日本、南韓和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帶來了一絲曙光,意味該些經濟體與美國貿易談判時,仍有可能達成減免關稅的協議。
整理:羅耀強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向全球打響關稅戰的第一槍。7月8日他於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發帖稱,他將向日、韓在內等14個國家開徵關稅,稅率介乎25%至40%,開徵關稅的期限再延至8月1日。特朗普早前已將關稅期限延後90天至7月9日。

特朗普表示,對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哈薩克、突尼西亞的關稅稅率為25%,對南非、波斯尼亞徵收30%關稅,對印尼徵收32%,對孟加拉、塞爾維亞徵收35%,對泰國、柬埔寨徵收36%,對寮國及緬甸徵收40%關稅。

汽車產業為日本出口創匯的支柱,開徵關稅將大大增加其汽車產業負擔。(Wikimedia Commons)
 

延徵關稅為日韓歐帶來曙光

與4月2日解放日比較,日本是唯一上調稅率的國家,由24%上調至南韓同樣的25%,其他國家稅率則不變。表面上,特朗普延後徵收關稅,給日本、南韓和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帶來了一絲曙光,意味該些經濟體與美國貿易談判時,仍有可能達成減免關稅的協議。

分析認為,延後關稅限期反映談判遠較特朗普當初預期來得更加複雜,他曾樂觀估計可以在「90天內達成90項協議」。

由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矛頭指向中國,而日本、南韓、印度和越南有可能從中獲益,故此有望成為最早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但這些國家都因為本身的國家或產業利益,不願向美國作出過多的讓步,特別是日韓兩國。

面對美國25%的一刀切關稅,日本希望特朗普能豁免其向美國出口汽車的25%關稅,汽車產業為日本出口創匯的支柱,開徵關稅將大大增加其汽車產業負擔。此外,日本恐怕影響本國農民收入,也拒絕了增加購買美國米的要求。

若然石破茂領導的執政黨對美國作出過多讓步,很可能令自民黨面對選民離棄的巨大政治風險。
(Shutterstock)
 

自民黨恐讓步過多 影響選情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其政府將繼續前進透過談判達成「對兩國都有利,同時保護日本國家利益」的協議。

日本將於7月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若然石破茂領導的執政黨自民黨對美國作出過多讓步,很可能令自民黨面對選民離棄的巨大政治風險。

前美國商務部官員、現任CSIS高級貿易顧問萊因施(William Reinsch)表示:「這些國家不會屈服。因他們沒有給他(特朗普)想要的東西,所以他又增加了一個威脅,就是(對日本)更新關稅稅率,但延後關稅期限。」

南韓新政權更迭 不能對美示弱

另一個國家南韓剛逢政權更迭,南韓總統李在明上任不到一個月,更不願在貿易談判展示軟弱,他承諾會與美積極談判,冀達成一項互惠的貿易協議。分析人士解讀稱,李在明不會成為特朗普的「軟柿子」,也不會讓南韓在與日本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周二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只要各國作出特朗普接受的讓步,那麼在本周末前就有可能達成更多協議。

印度與美國似乎在貿易談判上已接近達成協議,但馬來西亞、南非和泰國等小國的談判前景則並不明朗,它們分別面臨25%、30%和36%的關稅。

對於南非向美出口貨品將被徵30%關稅,+拉馬福薩指出,30%的關稅稅率與南非的7.6%平均稅率不同步,但他仍然指示談判代表「緊急與特朗普政府就南非方面於5月20日首次提交的框架進行接觸」。

對於特朗普威脅,巴西總統盧拉回應稱:「世界已經改變,我們不要『國王』。」(Shutterstock)
 

特朗普炮轟金磚 盧拉反駁不要國王

印度、南非和印尼為首批14個特朗普通知開徵關稅的國家,特朗普於7月6日發出警告,指任何支持金磚國家(BRICS)的反美政策都將面臨10%額外關稅。對於特朗普威脅,巴西總統盧拉回應稱:「世界已經改變,我們不要『國王』。」

特朗普未進一步說明反美政策的具體內容,也未點名哪些國家會被加徵 10%關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月7日回應稱,關於美方加徵關稅的論調,中方已經多次闡明立場,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她重申,金磚機制是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倡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不搞陣營對抗,不針對任何國家。

歐盟冀美給與英國相若的豁免

歐盟與美國貿易談判的複雜程度很可能僅次於中美的貿易談判,目前歐盟既沒有收到警告信,也沒有改變其規定的20%關稅稅率,該稅率是10%基準的兩倍。

《路透社》引述參與歐美談判的消息人士稱,該協議可能牽涉對飛機及其零件、醫療設備和烈酒的豁免,也希望美國允許某些歐洲車廠以低於25%汽車關稅向美出口。這樣的交易類似框架協定英國對汽車、鋼鐵和飛機發動機等產品給與了豁免。

由於特朗普之前暫緩90天開徵關稅並未產生加快談判進度的預期效果,特別是延長限期對那些試圖應對關稅的企業毫無益處。企業高層表示,關稅政策多變​​引發的貨品價大幅波動,讓他們在試圖調整供應鏈和成本結構陷入決策癱瘓。現時特朗普有意提高他的籌碼,試圖向各國政府和企業極限施壓。

目前美國對銅的關稅稅率通常遠低於50%,新的50%稅率高於許多業內人士的預期。
(Shutterstock)
 

特朗普闢新戰線 擬對進口銅徵50%

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對其他國家進口美國的銅金屬開徵50%關稅,他揚言作為保護和促進美國工業發展的更廣泛關稅措施的一部分,包括製藥、半導體和木材等其他行業也面臨類似的調查。

他聲稱,作為保護和促進美國工業發展的更廣泛關稅措施的一部分,包括製藥、半導體和木材等其他行業也面臨類似的調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新的進口稅預計將於本月底生效。他預計特朗普將在未來幾天簽署文件,正式確定這項決定,這是總統在內閣電視會議上隨口透露的。在特朗普公布對銅徵稅後,美國銅價躍升至歷史新高。

銅為軍事、電動車和建築的關鍵部件

去年美國進口了約81萬公噸精煉銅,約佔其消費量的一半,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智利是最大的供應國,其次是加拿大。

新的50%稅率將與最近對鋼鐵和鋁產品徵收的稅額相同,但卻將高於許多業內人士的預期。

銅是軍事裝備、電動車和建築的關鍵部件,也是工業生產中最常用的金屬。目前美國對銅的關稅稅率通常遠低於50%。

由於對進口銅徵稅仍處於初步階段,當中不少細節仍需敲定。智利國營銅生產商Codelco董事長表示:「我們必須看看這是否適用於所有國家,還是只適用於部分國家。」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