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Jul 13 2025 19:59:1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夏寶龍訪港調研 盧兆興指中央要求香港優先發展經濟

資深時事評論員盧兆興教授稱,夏寶龍先見香港多間大學校長,反映中央希望本港大學多錄取受影響的中國留學生,其次是打造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第三是本港科研能進軍大灣區,預計未來十年、二十年本港大學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採訪:羅玉萍、羅耀強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於6月中旬訪港,並於6月21日出席《香港國安法》實施5周年論壇。今次訪港的4日行程中,他發言重點放在經濟,到最後兩日才提及國安議題,期間亦鮮提「愛國商人」的言論,與他於一個月前訪問澳門放話商人要有愛國的素質,強調的發展方向明顯不同。

資深時事評論員盧兆興教授表示,今次夏主任更着重新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以及中港兩地融合,並且呼籲本港商界動員力量,為開發新界北都作出貢獻,明顯更放重經濟發展,從特首李家超的講話亦印證上述兩點。不過,他分析,「中央對國安的調子其實沒變,只是政策優先的問題」。

他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稱,香港由亂到治,在這期間以國安政策優先,包括《國安法》、《基本法》23條立法和應對軟對抗,接着是由治及興,要促進香港繁榮穩定,需要將經濟發展置於優先地位。

盧兆興又指,夏寶龍於國安論壇講話的最後部分,強調香港「內聯外通」角色的重要性,「內聯」自然是港澳地區要加快與大灣區的融合;「外通」方面,夏主任提出香港要加強與東南亞、東盟、拉丁美洲、中東國家於一帶一路項目的合作。

盧兆興教授分析指,中央對國安的調子其實沒變,只是政策優先的問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圖片)
 

成立國際調解院 香港被賦予外交權

過去20多年,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香港,參與不少航運和物流業的仲裁調解個案,盧兆興認為,在一國兩制下,中央按《基本法》賦予香港一定的權力,能夠進行外交層面的調解,最佳例子是近期落戶香江的國際調解院,正如處理航運業的仲裁一樣,香港可以繼續在一帶一路的商業、甚至主權糾紛,發揮重要的調解角色。

盧兆興稱,香港爭取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是「外通」另一任務,但他也坦言能否加入RCEP端視乎中國對外的影響力,以及其他成員國對華的態度。姑勿論香港最終能否加入,但已反映夏主任對香港「外通」角色的期望。

RCEP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原本由東盟十國發起,並邀請中國、日本、南韓、澳洲和新西蘭等與東盟有自貿協定的五國共同參與,共計15個成員方,但香港申請入會的過程遭到阻難。

李家超在同一論壇上表示,港人要珍惜穩定局面,把握發展機遇。(政府新聞處)
 

港澳辦副主任周霽早前亦提到,特首李家超除了維護國安外,亦是本港事務的主要負責人,當完成國安法等立法程序,香港由治及興,特首需要更積極發展經濟。

對於中央免去中聯辦原主任鄭雁雄在港一切職務後,市場擔心中央對港政策有變,盧兆興表示,過去5年,中央為港澳辦和中聯辦制定接班人計劃,迄今都處理得宜,但任何人事轉變,都值得大家高度關注。

港高校協助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打壓以哈佛大學為首的美國高校,矛頭直指赴美的中國留學生,儘管有關禁令遭法院駁回,但國務院揚言會加強審查對留學生的入境簽證。近日香港科技大學向6名已獲哈佛錄取的外國留學生發出錄取通知,其中5人已接受錄取,他們來自中國、巴基斯坦和格魯吉亞等國。

盧兆興稱,夏寶龍先見香港多間大學校長,反映中央希望本港大學多錄取受特朗普政策影響的中國留學生,其次是打造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第三是本港科研能夠進軍大灣區,目前已有多間本地大學在灣區建設分校,至於位處新界北都的科技園亦可以作為內地科研與本港學界合作的平台,預計未來10至20年本港大學將在跨地域、一帶一路和創科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已向6名已獲哈佛錄取的外國留學生發出錄取通知。(Shutterstock)
 

應促進大學進駐大學城進度

兩年前,政府批出牛潭尾約46公頃用地作為大學城,讓本地大學進駐,盧兆興表示,政府曾經邀請大學提交大學城的計劃書,暫時未知發展大學城的進度,但他認為政府有需要加快發展,特別是大學可作為先鋒,以「先行先試」方式進駐大學城,以澳門橫琴為例,澳門大學便是進駐橫琴的先頭部隊,加快該地區的發展步伐。

除了與多間大學校長和主席、以及教資會會面外,夏主任亦與本港工商界和地產商見面,希望推動新界北都的發展步伐,但因全球經濟下滑,本港地產商對新界北都的發展有猶豫,盧兆興記得夏寶龍上兩次訪港,都呼籲中資機構積極參與新界北都的發展,他相信片區項目的融資會通過中資機構與本地商界的合作和推進,解決融資只是時間問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