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ul 04 2025 11:58:5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景祥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除了新聞界的工作,陳氏也積極參與新聞教育,曾任教於樹仁學院(今香港樹仁大學)及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專業應用教授。公職方面,陳氏2006年1月獲行政長官委任為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成員,並在翌年提交檢討報告書。此外,他在2010年1月獲香港證監會委任為投資者教育委員會及產品諮詢委員會成員。

伊以戰爭大國博弈 中國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陳景祥2025-06-28
中國在中東潛心經營,近年取得一些重大突破,大大提高了中國在中東的政治影響力。不過每當地區衝突升級、各方勢力開戰之際,中國都無法成為主要力量,也無法主導局勢發展。
消費北移、營商大變  政府可以做什麼?
作者:陳景祥2025-06-21
本地消費萎縮、北上消費成風、內地電商和品牌積極進駐香港。官員在台上不斷發放「明天會更好」的訊息,只會令人覺得跟大部分市民的切身感受更加疏離。面對這種前所未見的大轉變,政府可以做什麼?
特馬由合到分 科技霸權冒起
作者:陳景祥2025-06-14
馬斯克來自科技界。傳統上科技界尤其矽谷的科技達人,過去都是民主黨支持者;但2024年卻來了個180度大轉變,很多都轉投了共和黨,馬斯克只是其中之一。
銀髮三保──香港還需要1000萬人口嗎?
作者:陳景祥2025-06-07
銀髮族經濟只能維持香港原來的經濟規模;要擴大發展,就必須引入移民、增加人口數目。這或許是下一階段香港要認真討論的重要議題。
遇人殺人 遇佛殺佛──哈佛禁令的震撼和啟示
作者:陳景祥2025-05-31
美國最強的軟實力就是高等教育,多家頂尖學府都是世界各地優秀學子夢寐以求希望入讀的地方,如今卻成為特朗普整治的對象。長遠而言,美國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優勢會否逐漸式微?
中美的根本分歧在哪裏?
作者:陳景祥2025-05-24
美國關稅戰只是對華攻略的切入點,美國長遠是希望產業回流本土、遏制中國科技發展,逐步與中國供應鏈脫鈎,甚至在國際上孤立中國。這些目標,非十年八載不為功。真正的成與敗,到時候方會分曉。
關稅戰暫停只是小休 中國要引《廣場協議》為戒
作者:陳景祥2025-05-17
中美和談結果出乎意料,雙方達成共識,得有90日休戰期。但是,美國打壓中國的長遠計謀不會停止,中國應以《廣場協議》為戒,防備特朗普背後的圖謀。
中國最終對手是美元霸權
作者:陳景祥2025-05-10
論關稅戰,中國的戰鬥力毋庸置疑;唯對抗美元霸權,中國的實力仍遠遠未足。要真正打贏貿易戰、能夠跟美國平起平坐,打破美元霸權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中國敢向美說不 全世界另眼相看
作者:陳景祥2025-05-03
中美貿易戰持續,雙方似有重啟談判意願。美方姿態放軟,中國則堅稱未有對話。分析指,即使談判,也只是解決燃眉之急,貿易戰不會停止。美國長遠目標是遏制中國,中國需有長遠應對策略。此次中國敢於和美國正面交鋒,提升了國際形象,真正的G2格局已然形成。
中美貿易戰──香港沒角色 但有特色
作者:陳景祥2025-04-26
香港金融業的自由和開放度、資訊自由流通、跟美國和西方國家長期交往的經驗,都令香港有別於內地其他城市。香港的獨特地位,在中美貿易戰理應可大派用場。
改變世界的一周──關税戰中國要如何打下去?
作者:陳景祥2025-04-19
打貿易戰中國還有牌在手,但在金融體系內,美元霸權和美債主導的現實,令中國幾乎無法還擊!去美元化、解決貨幣儲備問題,將是貿易戰以外另一個中國急須解決的大難題。
「對等關稅」荒腔走板 中國強硬別無選擇
作者:陳景祥2025-04-12
在中國歷史上,主和及主戰兩方爭持不下可謂屢見不鮮。唯當前中美關係,主和一方似乎已無太多理據,看來中國以強硬姿態應對當前中美貿易衝突已成主調。
特朗普「讓中國更加強大」?
作者:陳景祥2025-03-29
特朗普於3月4日發布行政命令,凍結多家美國全球媒體總署(USAGM)的資金30天。此舉無疑宣布美國冷戰年代的文宣方式和心戰技巧已過時。同時,中國軟實力崛起,人才培育也漸成氣候,中美或從競爭變為合作關繫。
如何做一個愛國企業家?
作者:陳景祥2025-03-22
面對地緣政治變化和大國博弈的挑戰時,企業家們需要更多地融入政治角色,與國家站在一起,以維護家國利益為己任。
關稅戰劍指中國製造業 科技戰關鍵在人才培養
作者:陳景祥2025-03-15
中國能否頂住美國的貿易制裁、保住製造業領先優勢,關鍵是要在科技創新上有突破,不能被美國拋離。而科技創新之路能否成功,最重要是培養人才。
白宮舌戰 美國獨贏 中國得益?
作者:陳景祥2025-03-08
澤連斯基訪美與特朗普會面,看似融洽卻突爆爭執。爭議點在於美國藉機取得烏克蘭稀土礦產,但對烏克蘭戰後安全保障卻隻字未提。現在看來,美歐俄的局勢,及俄烏戰局的後續仍有不少變數。
世上沒有無痛改革 節流減赤不能再拖
作者:陳景祥2025-03-01
香港現在正處於回歸以來從未經歷過的大變局,政府必須再來一次長遠公共財政大檢討,從收入和開支兩方面重新評估香港的處境、面對什麼風險,以及應該採取什麼對策。
美國打關稅戰  中國打科技戰
作者:陳景祥2025-02-22
「中國製造2025」計劃今年期滿。該計劃是在2015年5月8日提出,目標是推進中國由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其提出的項目包括機械人、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十大領域;AI、半導體等並未納入。2025年,「中國製造」應要注入新內容、新策略、新項目。
特朗普大改革  對中國是另一次機會
作者:陳景祥2025-02-15
大幅砍殺美國國內建制機構、拆掉政府賴以管治的國家機器,自毁長城,到底所為何事?有評論認為,特朗普正在摧毁美國。
美國獨霸世界  屈從還是說不?
作者:陳景祥2025-02-08
美國要獨霸世界,中國表明了不會屈從,中美較量因此會是一場馬拉松競賽。任何希望中美言歸於好的良好願望,都是脫離現實、不切實際。
香港不會死  但香港要轉型
作者:陳景祥2025-01-25
無可否認,香港正處於困難期,而且當前處境,跟以往很不同,要走出困境必須大膽嘗試,走出一條新路!萬變不離其宗,國際化、資金自由進出、自由出入境、資訊自由,不管如何改革,這些要素缺一不可。
抗美必先安內  自強方可致勝
作者:陳景祥2025-01-18
中美競賽是鬥智鬥力,中國的應對措施大致正確。而歸根究柢,中國首要工作仍然是解決好內部問題。得民心者,又何懼外力威脅。
多認識戰爭  願「世界和平」
作者:陳景祥2025-01-11
歷史上發生大戰的原因諸如爭奪資源(中東戰爭)、爭奪土地(俄烏戰爭)、宗教衝突(以色列跟哈馬斯之戰)、大國爭霸(中美)等衝突都漸趨激烈。小規模戰爭其實已打起來,積少成多,這些局部衝突會否為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環球動盪局勢下的亞洲民意走向
作者:陳景祥2024-12-21
當問及「未來3年最重要的經濟挑戰因素為何」時,香港和星洲民眾最擔心「急遽的通貨膨脹或降息」會衝擊經濟。對比其他地區,內地民眾將「中美貿易戰再起」視為首要經濟挑戰。
改革.財赤.換官──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香港改革
作者:陳景祥2024-12-14
香港要改革,目標也應該鎖定如何確保經濟增長,並且利用持續的經濟增長逐步化解各種問題,包括財赤、社會發展、政治穩定。
北都建大學城 必須大幅增撥土地
作者:陳景祥2024-12-07
香港高等教育在「全國一盤棋」的布局中扮演極重要角色,80公頃土地供大專院校擴展實在是太小家子氣!香港要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政府就必須重新考慮,大幅增加北都的大學用地面積。
美國再次強大,還是走向衰落?
作者:陳景祥2024-11-30
若說國家是否成功,制度是關鍵因素,那麼特朗普要改革向來被視為成功典範的美式體制,最後會令美國再次強大?還是會造成社會更大分裂、產生更多社會矛盾,令美國真的走向衰落?
中央大員呼籲不如誘之以利
作者:陳景祥2024-11-23
到底北部都會區應採用什麼融資模式?如果要引入發展商或財團,是否會再用數碼港模式,即發展商負責興建設施,政府則容許它有物業發展權,未來可以賣樓獲利?
特朗普4年任內將會做什麼?
作者:陳景祥2024-11-16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和「讓美國再次強大」,雖凝聚了大部分美國人,但其政策很多都是漏洞百出,而且成效令人懷疑。
美國總統選舉結果 會給世界什麼啟示?
作者:陳景祥2024-11-09
深層矛盾無法化解,近幾年一種「美國沒落」論便大行其道,認為美式文明正在逐漸沒落,美式民主已無法自我完善、解決自身制度矛盾。是耶,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