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仁

鄭明仁

資深傳媒人。1977年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畢業,歷任電台和報館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2011年退休後潛修歷史,2015年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獲頒授碩士學位。
《龍虎鬥京華》是梁羽生第一本武俠小說,也是香港新派武俠小說第一本作品。(灼見名家製圖)

《龍虎鬥京華》漫畫版

由於金、梁武俠小說大受歡迎,出版社找來當時著名漫畫家潘飛鷹、莫君岳等人把金庸和梁羽生多套武俠小說編繪成漫畫版,列入「新派武俠漫畫叢書」,行銷海內外。

今年是《老夫子》單行本漫畫創刊60周年。(灼見名家製圖)

《老夫子》漫畫創刊60周年

有人喜歡《老夫子》夠「街坊」,因為它所講的故事好像就發生在他們身邊;有人喜歡《老夫子》夠「貼地」,絕對不離地,因此能引起共鳴,共鳴是《老夫子》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簡又文乃著名的太平天國史專家。(灼見名家製圖)

簡又文作文100分

簡又文是世界公認的太平天國史料專家,他著作等身,除了太平天國史之外,對廣東文物也很有研究。筆者在剛結束的大業藝術書店主辦「香港珍貴書籍及紙品展」上,得以看到簡又文的滿分大作。

1974年,「宜亭」落成,蔡念因特別撰書《宜亭記》紀念。

嶺南才女張紉詩馳騁香港詩壇

張紉詩是董橋父親的詩壇好友,因此紉詩女史便是董橋的父執輩,董橋主要是跟張紉詩學習舊體詩。幾十年來,董先生文章多處流露舊時月色韻味,這或多或少是受到張紉詩影響。

《玫瑰紅》1962年5月30日出版。(灼見名家製圖)

倪匡第一本四毫子小說

根據倪匡著作版本專家王錚研究所得,倪匡分別用「倪裳」和「周君」寫了3部四毫子小說,包括倪裳《玫瑰紅》、周君《歷劫花》和《玻璃屋》。

區建公早年接受香港電台訪問。

區建公書法

區建公少年即從宿儒盧湘父,修習經史詞章之學。1906年畢業於新會師範學堂,1912年於澳門創立德華學校,1927年於香港設建邦學校。課餘精研書法,篆隸真草皆擅長,譽滿書壇。

萬宜灣、沙咀村因為政府興建萬宜水庫而搬村到西貢墟。(Shutterstock)

西貢有條風水線

萬宜灣、沙咀村出版了搬村50周年特刊,詳細介紹了鄉村歷史,以及因為政府興建萬宜水庫而搬村到西貢墟的經過,以及當中出現的小插曲。

作者指出,油印最考工夫的是用針筆寫蠟紙。(灼見名家製圖)

用針筆寫蠟紙的高手

踏入70年代,文社出版刊物相對減少,繼續出版的也少用油印本,因為鉛印價錢已普及化,社員負擔得起印刷費,油印本也就買少見少,能夠流傳到今天的文社油印本已經成為古董和文物。

陳榮《入廚三十年》一套14冊。

蔡瀾推薦的陳榮《入廚三十年》

《入廚三十年》只提綱挈領介紹大小菜式的做法,學廚者要成為名廚,還得靠自己,個人天份、融會貫通、功多藝熟,這些條件必不可少。感謝陳榮為香江寫下大量珍貴的入廚秘笈,造就了香港一代又一代的廚神。

王錚先後出版多本有關倪匡和衛斯理的作品。

倪匡盛讚的衛斯理專家

2023年年底王錚電郵一份新書目錄給我,說2024年又要出新書了,書名叫做《小說倪匡》,邀請我寫一篇序。讀完又再浮現倪老2012年的11字真言:「王錚先生者,衛斯理專家也!」

作者指《香港電視》周刊歷史令人懷念。

珍藏捐中大圖書館

筆者捐給中大的一套共430冊《電視周刊》,見證香港電視的黃金年代,也是我輩親身經歷過的喜怒哀樂日子。揭開一頁頁發黃的《香港電視》老舊版面,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從我面前走過,有些已香銷玉殞,天上人間。

1949年大陸政權易手,上海、廣州等地陸續有出版界人士來香港,帶來了大批書籍及紙型。(灼見名家製圖)

昔日印書的紙型

早年出版書籍或印報紙,多是用鉛活字排版,排好的鉛活字版笨重,若為了日後再版書籍而需要留下鉛字版,儲存空間要很大。為了節省做鉛字材料和放置笨重鉛板的空間,「紙型」便應運而生,大大方便書刊的再版。

董橋曾經任職《明報》和《明報月刊》總編輯,經常接觸老闆查良鏞。(董橋書房剪影Facebook圖片)

查良鏞與董橋

今天,董先生說起查先生仍然滿懷敬意。他說:「我至今還忘不了在金庸身邊做事十多年的經歷,奇人奇思,世間罕見,我受用不盡。他畢竟是中國當代文化史上的奇葩,空前絕後。」

《大特寫》最早期的封面。

古舊電影雜誌成搶手貨

70年代是香港電影風起潮湧的年代,1975年唐書璇向電影圈的朋友說,她要出版一本專門性、獨立的嚴肅電影雜誌。她一呼百應,《大特寫》很快面世,第一期作者陣容有好幾位至今仍是香港電影評論的中流砥柱人物。

《四季》只出版了兩期便無疾而終,而且很少流出書肆。

經典文學雜誌《四季》再現江湖

作家、著名書評人許定銘指出,《四季》是香港1970年代水平相當高的一份文學期刊,可惜總共只出了兩期。也斯說過,《四季》是由他本人、張景熊、莫展鴻和吳煦斌等構思,希望能「辦一份紮實的文學刊」。

史秀英(右一)向三院總理介紹文物館工作。

東華三院之寶 史秀英榮休

史秀英Stella,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1985年加入東華三院,2010年出任東華三院於同年成立的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一職,專責收集、保存、研究及展示東華三院的文物及檔案。

1995年無線電視製作的《神雕俠侶》,神雕一出,觀眾便拍爛手掌。(劇照)

神雕再現江湖

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共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塑造了超過1400位人物。他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緊湊,再加上奇幻武功、正邪對決,成就家傳戶曉的武俠文學經典,建構了香港乃至全球華人的集體回憶。

筆者在中英街香港警崗前留影,背後高樓是深圳中英街範圍。

沙頭角禁區一日遊

沙頭角位於新界北區,由多條鄉村組成,與深圳市鹽田區接壤,於1951年被列為邊境禁區。隨着該區近年逐步開放,沙頭角已成為香港人本地一日遊的好去處,向警方申請禁區紙後就可前往尋幽探秘。

林道群監製的牛津版董橋叢書。(林道群提供照片)

牛津版董橋著作已成絕響

牛津版的董橋第一本書於2000年面世,全書130篇文章,來自「時事小景」的專欄,董生選了其中一篇文章的篇名《沒有童謠的年代》做書名。從此,董橋、林道群、牛津便成為出版界的鐵三角,好書一本接着一本出。

大風堂美食晚宴,賓主歡聚一堂。

首嚐大千家宴美食

被稱為「五百年來一大千」的書畫大師張大千,一直把美食烹飪看作大雅之事,他所書寫的菜單,筆墨精湛,已成為拍賣行的高價競投物品,因為這些菜單,我們知道大千美食是那麼多姿多彩。

傳媒老是佛與慈善同學會會員合照。

快樂傳媒老是佛爆料慈善夜

幾年前筆者加入了一個退休傳媒人小圈子「快樂傳媒老是佛」,1月搞了一次聯乘慈善同學會的活動,當晚10位老是佛輪流上台爆料之餘,還拿出一些藏品供大會即席拍賣,現場反應非常熱烈。

吳陳比武消息震動港澳,當年兩個回合賽事只維持3分鐘便被總裁判何賢裁定「不分勝負」,吳陳和氣收場。

香港新派武俠小說70周年

香港新派武俠小說誕生70周年紀念,70年前梁羽生開寫《龍虎鬥京華》,贏得「香港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美譽,並由金庸發揚光大,這一切都緣於一場在澳門舉行的生死狀比武。

「三劍俠群英會」大合照。

香港藏書、販書猛人世紀之會

三劍俠舊書拍賣群誕生於新冠疫情肆虐時,至今已3年。開始時,三劍客群組不太引人注意,後來李偉雄把一些精罕書籍上拍,獲藏書家青睞,件件以超高價成交,拍賣群已揚名立萬,成為本地網上舊書拍賣的龍頭大哥。

戰後的屏山唐人新村住民多務農養魚,不知是什麼原因,竟能吸引多位解甲的國民黨名將先後入住。(灼見名家製圖)

元朗唐人新村多國民黨將軍

除了余程萬遇害消息上了報紙頭條,其他將軍在唐人新村活動情況,鮮有人提及,實在可惜。如果將軍後人能夠接受訪問,追記他們先輩在香港的往事,這個「元朗將軍族」故事,肯定多姿多彩。

1941年12月25日聖誕節,港督楊慕琦到半島酒店向日軍投降。

82年前的聖誕節

近日重讀國學大師陳寅恪的舊詩,其中兩首是寫他日佔時期滯留香港的艱苦片段。他是文化界殿堂級人物,在危急關頭有朋友接濟米糧不致餓死,乃不幸之中的大幸。

1956年毛澤東宴請高卓雄。

「毛夾雞」主角高卓雄

以毛澤東為首的國家領導人設宴招待第二屆政協代表,高卓雄被安排坐於毛澤東身旁。目空一切的老毛竟然夾雞招呼香港一位小人物,各人見狀目瞪口呆,高卓雄被嚇得不知所措。

有價值的舊書在香港難求,我們有時也要求助這對南洋孖寶。(灼見名家製圖)

熱愛香港文化的「南洋孖寶」

多年前已認識蕭永龍,正確是哪一年認識的,想不起了,只記得是在香港新亞圖書公司的舊書拍賣會第一次見過他,因為他舉牌快、出價狠,三幾個回合便把對手KO,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大學世紀之問》,主要是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港大與內地交流的人和事。(灼見名家圖片)

香港大學北上神州之開端

陳婉瑩說,港大校史著作不少,但都聚焦早期創校和二戰之前的事蹟,《香港大學世紀之問》關注的是一個被忽略的時期,她和團隊希望通過書中各人的記事,向讀者提供一份歷史圖像的初稿,「繼往開來,從認識歷史起步」。

《南華早報》是由謝纘泰及資深記者克寧漢(Alfred Cunningham)共同創立。(《南華早報網站截圖)

香港最長壽報紙

《南華早報》是香港至今依然䇄立的最長壽報紙,但比在1974停刊的《德臣西報》還差9年,要活到2032年才能取代《德臣西報》進佔歷史一哥地位。

百多年前的香港政府年報。(作者提供圖片)

百多年前的香港政府年報

傳統上,香港總督每年必須向英國國會和英國政府提交香港年報,簡述過去一年香港發生的重要事件。年報在倫敦印製成報告書,我手上這批年報,每本都是30頁左右。

陳溢晃帶隊遊新界。

41年歷史《旅行家》成絕響

「陳溢晃」三個字幾乎是香港近代遠足行山界的代名詞,在他之前的本地行山前輩,有吳灞陵、黃佩佳、李君毅等等,粒粒皆星。陳溢晃多年來對行山界的貢獻,不比他們少,他的離世,是行山界的巨大損失。

廉署當年成立後第一件大案,就是把貪污總警司葛柏捉入監獄。 (shutterstock)

50年前葛柏案 掀傳媒大戰

廉政公署(ICAC)於1974年2月15日正式成立,而葛柏案亦成為廉署要處理的首宗大案。葛柏服刑後出獄當天,傳媒如何展開追逐戰、TVB新聞部如何絕處逢生,50年後今天仍然是新聞界的話題。

昔日五光十色的廟街早已成為歷史,廟街最光輝的日子已尋不回。(Shutterstock)

不能複製的廟街夜市

特區政府希望在廟街推介地道美食、辦表演,重新展現廟街的昔日繁華。然而,廟街昔日繁華是不能複製的,單靠美食、睇相、唱歌,複製不出廟街的老味道。

董橋先生這篇《訪書小錄》最近再度引起熱議。

董橋訪書小錄

1977年1月,董橋在《明報月刊》第133期寫了一篇〈訪書小錄〉,講述他在倫敦逛舊書市的喜悅。董橋筆下的倫敦舊書店老頭閒話書事的情景,今天仍然可以在香港找到疑似的影像。

1972年的海運大廈,右上角便是巴西咖啡室。(網上圖片)

海運大廈的巴西咖啡室

有人把巴西咖啡室當作巴黎左岸的咖啡館,雖然這裏沒有西蒙波娃、薩特、卡繆、海明威⋯⋯但也有陳冠中、丘世文、吳仲賢、淮遠、關永圻、黃子程、劉天賜、林旭華等一眾文化人。

作者表示,二次大戰前後,香港小報如雨後春筍。(灼見名家製圖)

香港第一張小報

所謂「小報」,是相對「大報」而言。「小報」的定義有兩條,其一是指報紙屬於「細度」紙,紙張大小仿似現今的免費報。小報另一個定義是指報紙的內容多數「不太正經」。

柳如是終於走上香港舞台。

從話劇《親愛的·柳如是》說起

香港話劇團首次把柳如是的傳奇搬上香港舞台,希望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位明末清初的奇女子;史學大師陳寅恪晚年窮十年之精力,始完成《柳如是別傳》經典之作,話劇團把柳如是故事縮龍成寸,演出扣人心弦。

羅卡的大半生與「電影」二字緊扣一起。

羅卡的聲影路

個多兩個小時的紀錄片,由羅卡親自粉墨登場,加上自己的旁述,把觀眾帶回50年代至80年代的香港,雖是浮光掠影,但已足夠令人唏噓、嘆息。

日佔期間,大批日軍及護士在九龍醫院空地做早操。照片右上方拔地而起的白色建築物便是慰靈塔。

追蹤日軍在香港的神秘白塔

日佔期間,日軍在港島寶雲山頂興建一座忠靈塔,用來供奉日軍亡靈,工程未及一半日軍已投降,重光後香港政府把忠靈塔炸毀。因此,日軍遺留下來的戰爭文物,便僅得現時九龍醫院的慰靈塔。

香港有很多鬼新聞,信不信由你。(Shutterstock)

鬼節講鬼新聞

事隔30年,很多人對兩宗鬼新聞記憶猶深。農曆七月鬼節,筆者也拿出來重溫,應一應節,還是那一句:信不信由你。

羅家英、汪明荃的《蝴蝶夫人》劇照(左)與宣傳海報(右)。

粵劇《蝴蝶夫人》70年

家英哥為汪阿姐度身訂造劇本,除了私人感情關係,主要是汪阿姐苦心學習粵劇30多年,而且她熟悉早年日本生活,由她來演蝴蝶夫人,自然適合不過。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