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ul 16 2025 08:51:0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黃芳人
黃芳人
田生地產行政總裁,超過25年舊樓併購投資經驗,在舊區活化及修改土地契約等範疇也有所涉獵。她也是《星島日報》地產網專欄作家。
芳間樓傳
談業界收舊樓新書
作者:
黃芳人
2025-06-20
鄭信明新作從專業投資視角深入剖析香港舊樓併購市場。此書不僅是鄭先生個人經歷的結晶,更是記錄香港城市更新與土地發展進程的重要社會印跡。
芳間樓傳
銀行堅撐一手樓 二手業主獨憔悴
作者:
黃芳人
2025-03-07
二手業主憧憬樓市小陽春重臨,樓價可望回升,可惜現實事與願違。現市況下要在二手市場撈底,確實不容易,因為銀行對二手物業的按揭取態收得頗緊。
芳間樓傳
私樓市場將迎復甦曙光
作者:
黃芳人
2024-10-01
私樓市場或在不久將來會迎來復甦曙光,其中政府大力打擊濫用公屋及嚴厲對待公屋富戶的政策,令一批公屋富戶被「迫遷」,或成今次樓市轉旺的契機。
芳間樓傳
銀行按揭取態左右樓市發展去向
作者:
黃芳人
2024-07-08
不是買家不購買物業,而是銀行不太願意借款,近期銀行相繼收緊按揭貸款的舉措,特別是對商業地產市場,整條生態鏈幾乎陷入停頓,造成成交量萎縮,再這樣繼續下去,銀行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芳間樓傳
退預繳辣稅 防樓市崩圍 穩金融體系
作者:
黃芳人
2024-04-27
近月發展商之間,私底下不約而同呻現金緊絀,舊有併購五至六成的地盤全部停下來,就連金朝陽收購多年的銅鑼灣希雲大廈,無奈要流拍,可見發展商對前景心灰,首要的只希望保命保本。
芳間樓傳
新盤熱銷背後 揭四叔膽識與智慧
作者:
黃芳人
2024-03-15
當年日理萬機,見盡無窮風浪的四叔極有眼光,當日排除萬難購入這個地盤,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之餘,亦為社區環境帶來活力及新氣象,締造出多贏局面。
芳間樓傳
樓市雙年跌,為何年輕人還不上車?
作者:
黃芳人
2023-12-19
過去幾十年香港住宅經歷跌市整固,一般不會超過3年就會重拾升軌,所以年輕人應把握機會。買樓屬一項投資行為,隨着房價上漲,個人財富亦有所增值。
芳間樓傳
政府減辣措施未有惠及市區舊樓併購市場
作者:
黃芳人
2023-11-10
長遠而言,香港對住屋仍有剛性需求,現在樓價回調,只要政府推出適切的措施扶持一下,支持發展商積極在舊區併購舊樓作重建,將為香港締造多嬴局面。
芳間樓傳
信心不足加上加息是窒礙樓市發展的兩大元凶
作者:
黃芳人
2023-10-20
「息魔」從來都是左右樓市去向的指南針,而置業人士對後市的信心,則是影響樓市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記得2003年沙士期間,香港經濟一片愁雲慘霧,幸得中央出手,推出「自由行」措施,市民恢復信心,樓價就上升。
芳間樓傳
少數服從多數
作者:
黃芳人
2023-05-22
要社會進步,需大眾携手。香港十多二十年來市區重建步伐仍未達到預期,進一步降低強拍門檻是必須,而法治的香港,已透過土地審裁處及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保障小業主的私有產權,相比起市建區的一刀切,更加有保障。
芳間樓傳
辣招嚇走人才 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
黃芳人
2023-05-03
年輕的小伙子剛出來社會工作不久,他們有的是才能而非「財能」,要他們墊支買樓,又要付上高昂的額外稅款,待取得身份證後才可以退款,實在很困難。
芳間樓傳
撤樓市辣招 對置業者一視同仁
作者:
黃芳人
2023-04-18
港府推出樓市辣招迄今十餘年,樓市成交萎縮,但「量跌價不跌」的現象直至近年,因受疫情影響才見樓價回落,證明透過樓市調控政策來壓止樓價攀升是無濟於事。
芳間樓傳
恒地藝術展感想 為生活增添色彩
作者:
黃芳人
2023-03-29
每當身邊朋友認購「恒基樓」,尤其是經本公司併購的重建地盤,我和同事們都很高興,因為這些由舊樓重建了的樓宇大大改善了市民居住環境,再加上恒地近年在樓盤注入不少藝術元素,令市民居住的環境比昔日好。
芳間樓傳
要求撤銷樓市辣招 令市場回復生機
作者:
黃芳人
2022-12-26
政府在10年前針對打擊炒樓而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是否應該作出撤銷,以令市民及發展商重拾對樓市的信心?否則樓價再持續滑落的情況下,物業估值亦相應下調,對本港金融體系構成衝擊。
芳間樓傳
借鏡海外樓盤措施 保障港人優先置業
作者:
黃芳人
2022-09-21
房屋供應是未來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政府與其將大部分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倒不如學習他國借力,在批地條款之上,限制發展項目部分單位必須售予基層家庭。
芳間樓傳
擴大餅源令更多舊樓業主受惠
作者:
黃芳人
2022-08-22
市建局實在應該去處理地契或背景複雜的舊樓地盤,如土瓜灣十三街等,以擴大餅源令更多舊樓業主受惠及更多房屋量供應。
芳間樓傳
認同優先處理房屋方向 田生倡10招增土地供應
作者:
黃芳人
2022-06-07
土瓜灣13街範圍廣大,鹹水樓樓齡逾60年,殘舊不堪,石屎剝落,唯地積比率已用盡。這些舊區缺乏收購誘因,政府宜突破思維,透過合適的政策去加速發展。市建局應運用強項,處理難以解決的綜合發展項目。
芳間樓傳
殯葬服務遷移以騰出土地建屋
作者:
黃芳人
2021-12-06
隨着屯馬線開通後,紅磡一帶的社區重建步伐逐步加快,最近再有人重提應否重置紅磡幾間殯儀館,以騰出市區的寶貴空間去興建住宅或商業物業,物盡其用。
芳間樓傳
新界舊區宜地盡其用 促提供誘因鼓勵發展商分擔重建工作
作者:
黃芳人
2021-08-03
不少新界舊區物業更已殘破不堪,部分居住其中的小業主希望沽出手上的舊樓,套現後再另置物業,改善居住環境。
芳間樓傳
香港住房問題解決有法 加快市區舊樓併購才是出路
作者:
黃芳人
2021-06-25
不論公營或私營房屋均出現供應嚴重不足問題,基層居住環境惡劣,儘管年輕人能夠「上車」,也是少之又少。
芳間樓傳
舊樓交投料轉活
作者:
黃芳人
2021-01-26
相信疫情平復後,舊樓成交會活躍,但能否「旺丁又旺財」,要視乎業主能否把握併購機會出售物業。
芳間樓傳
工商舖業主倡政府六點鬆綁
作者:
黃芳人
2020-09-11
國際形勢嚴峻,新冠疫情第三波擴散,香港經濟嚴重下挫,很多企業已不能生存下去,商戶叫苦連天,商店結業潮漫延。《施政報告》即發表在即,工商舖位業主期望政府給予工商舖界更多紓困措施落實,以在疫情下共渡時艱。
芳間樓傳
促檢討舊樓併購掣肘 增土地供應利民生
作者:
黃芳人
2020-08-07
在多項樓市稅項辣招下,舊樓收購意欲已大大受打擊,因發展商併購舊樓需預先支付合共三成樓價的款項,鎖死部分資金。
芳間樓傳
疫後住宅供應將更趨緊張 籲運用市場力量加快巿區重建
作者:
黃芳人
2020-07-24
回顧過去十多年歷史,每次疫症過後,翌年的私樓入住量均大增,但在供應緊絀、「明日大嶼」遙遙無期下,政府可考慮以獎賞機制或拆牆鬆綁幫助發展商加快市區舊樓重建,以增土地供應。
熱門文章
林本利:及早理財規劃 人人都可退休無憂
本社編輯部
為香港、為國家辦好一所世界頂尖大學──專訪香港大學張翔校長
本社編輯部
碇泊香江歸夢遠 萍寄金山日月長──專訪吳瑞卿談歷史、說展覽、講故事
馮珍今
2025年IB放榜 港產逾30名狀元
本社編輯部
一場不一樣的畢業典禮
徐俊祥
學生突然文采飛揚 如何看出是用AI寫作?
馮穎匡
北京突設中央決策機構條例 為黨內元老參政提供空間
本社編輯部
大腦閒着沒事 煩惱就會找事
編輯精選
許嫣醫生:與女兒一起成長、滿足、快樂
張灼祥
港童近視成公共衛生危機 視光師協會向政府建言 提首份近視防控建議書
本社編輯部
《職特隊:最終清算》:AI失控
艾雲豪
離散者的回眸
編輯精選
你想讀法律、當律師?法律行業將來面對哪兩大挑戰?
李偉民
金庸俠、黃霑豪、倪匡佻、蔡瀾趣──我跟蔡瀾的珍貴訪問
李偉民
因應大而美法案 投資做好趨吉避凶
陸振球
一壺風月:古魏博物館裏的中西文明對話
本社編輯部
擴大書院制度 推動研究及創新──專訪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校長
本社編輯部
雀仔樓與真善美邨
陳家偉
軍費的可怖
張建雄
我心目中的文人樹──白千層
陳家偉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