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ul 11 2025 10:22:4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如何監管私家車作收費網約車的經營

現在有些人輕率地抹黑的士車主和專業司機這個社群,這是非常不利香港的團結和發展。的士業界的絕大多數人都勤奮地養家活兒,是貢獻香港發展重要一環。政府在制訂監管私家車用作收費網約車政策時,必須嚴肅處理,並兼顧、平衡傳統的士的利益,以及市民交通需要。

根據傳媒在2月18日報道,特首李家超在面對的士業界醞釀罷駛時表示:「激烈的行動不能解決問題,政府對的士和網約車服務立場清晰──的士服務要改善,網約車平台要規管,非法白牌車的經營要依法打擊。」近年一些的士業界人士,多次提出可能採取罷駛行動,一定程度已引起社會不安。

特首最近一再強調香港的士服務素質未達要求,雖然的士牌照提供不少特權給的士經營。再者,網約車是世界趨勢,在香港亦有很多市民使用和支持,但現時是非法經營,並沒有所需的保險,近日已約有30名白牌車司機被檢控。政府正硏究規管網約車的細節,盡早立法。

多年來,政府有關政策及其執行,是否能達致政府政策目標?這似乎是申訴專員公署值得啟動主動調查研究的好課題。

香港收費網約車服務問題本質

香港收費網約車服務自Uber在2014年進軍開始,其商業經營模式是提供網約車平台,推動私家車作收費白牌車非法經營(有形容這是灰色地帶),而政府亦沒有嚴厲執法或修訂有關法例。這當然影響到本地的士之正常業務,以及打擊職業的士司機生計。

香港的士業界的經營環境惡化和一片混亂,主要由此而起;其他的因素,例如的士服務欠佳、繁忙時間供應不足、其經營擁有很多特權、車牌成為炒賣工具、缺乏電子支付、收費缺乏彈性、營運沒有創新等,其實都是次要。強調這些次要因素的從政者,似乎有民粹主義的傾向,也成為一些有心人抹黑的士業界的藉口。

除了香港,Uber在差不多時候進軍亞洲及其他地區 ; 各國都採取不同的政策,積極迎接網約車年代的來臨(請參閱表一),這是對各大城市交通管理的重大挑戰。在2016年,中國已訂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辨法》,2021年進一步通過《數據安全法》,要求網約車平台的行程數據須儲存於國內伺服器,並與監管部門連接。

至於在新加坡,自2016年已將出租車與網約車納入同一監管體系,由陸路交通管理局統一管理。在英國,Uber是要在獲取網約車牌照下經營,該牌照在一定時間內會再檢討,政府通常附加多項的限制條款。

表一:各地網約車平台的監管架構簡介(作者製圖)
 

反觀香港,至今仍沒有促進Uber合規經營的法規。表二進一步介紹Uber在幾個不同地區的營運和發展狀況。

表二:Uber在幾個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作者製圖)
 

Uber在不同地區的發展

Uber約在2010年代中進軍亞洲及其他地區,各國都採取不大相同的回應政策,而Uber在幾個地區的營運和發展狀況,都有極不相同的結果。事實上,無論在不同國家的監管框架的影響下,還是由於市場競爭狀況的變化,Uber的主要業務已退出一些市場,這包括中國和新加坡。

此外,英國政府對Uber的政策亦時鬆時緊,其業務的發展亦非一帆風順。至於在香港,Uber的主體業務仍未能乎合香港的法律規範。

監管私家車作收費網約車 須嚴肅處理

港府2024年批出5個的士車隊牌照,以提供網約車服務(似乎Uber並沒有申請該牌照),它們須提供逾3500輛的士,佔全港的士近兩成這是政策的重大突破,有望解決長期存在網約車服務監管真空的問題,成果有待觀察。

據悉的士車隊提供全職司機約每月8000元底薪,服務條件亦有其他限制。對很多專業司機來說,這些服務條件並不吸引,的士車隊現在要招聘足夠的全職的士司機,並不大順利。

5個的士車隊已在年初逐漸提供服務,政府必須監察他們的發展,以了解的士市場的變化,作為未來制訂規管私家車經營網約車法例的依據。如果這些網約的士車隊服務受歡迎,白牌車的需求會大幅下降,而Uber則可能會自動退出香港市場,這就跟其在新加坡的情況一樣。

再者,香港現在對白牌車司機罰款是偏低的,每宗案件罰款大概是5000港元。讓我們看看澳門的情況,澳門白牌車司機罰款上限在2019年大幅由澳門幣30000增加至90000元,據悉近年被捕者罰款都是接近上限的,警方並嚴厲執法,Uber曾代白牌車司機繳交罰款,因此蒙受虧損,現已基本上退出澳門網約車市場。

澳門政府亦已推出官方唯一的「澳門電召的士」網約平台,有約300輛網約車參與,車輛及司機均持有專用牌照,的士亦須安裝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及錄音設備,以保障乘客權益。在網約的士車隊營運成功的前題下,如果港府要進一步遏止Uber的非法營運,可以借鏡澳門高罰款和嚴厲執法的經驗。

澳門政府推出官方的「澳門電召的士」網約平台,有約300輛網約車參與。(Shutterstock)
 

筆者在參考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政策和經驗,如果政府決定要容許和規管私家車作收費網約車的經營,必須兼顧和平衡傳統的士的利益,考慮的要點如下:

一、網約車平台的營業牌照:這需要有適當的資本要求;公司提供強積金等勞工福利給全職司機;網約車行程數據須儲存於香港伺服器,並與監管當局分享數據等。

二、網約車平台的司機牌照:網約車平台的司機,必須持有與傳統的士司機相等的專業司機牌照。

三、網約車平台的汽車牌照:私家車用作網約車經營,必須申請專用牌照;該牌照每年要繳交牌照費(例如每年10000元,這是一個商業登記,也包含公司利得稅);網約車須安裝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及錄音設備,以保障乘客權益;網約車須購買合規的商業保險等(香港私家車的第三保險現在每年約為4000元,而的士商業保險約為35000元)。

現在有些人輕率地抹黑的士車主和專業司機這個社群,這是非常不利香港的團結和發展。的士業界絕大多數人都勤奮地養家活兒,是貢獻香港發展重要一環。政府在制訂監管私家車用作收費網約車政策時,必須嚴肅處理,並兼顧、平衡傳統的士的利益,以及市民交通上的需要。

如果政府制訂的新政策,只是為了配合一間外資公司在香港的長期非法經營,反而令到香港整個交通運輸出現無日無之的混亂,這值得嗎?

羅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