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禁加味劑附表荒謬處處 恐會殺錯變全禁

醫務衞生局在控煙法例中新加入「附表10 - 指明添加劑」,這附表的實際覆蓋範圍甚廣,其立法內容之嚴苛卻可能讓所有煙草產品從市面上消失,引發質疑。

之前我在本欄曾探討醫官父權管治思維,例如涉嫌貶抑女性,引發廣泛批評(醫官失言釀公關災難 揭父權管治思維)。醫官近日大作「控煙十式」,其中一項禁加味煙,原來暗渡陳倉,魔鬼藏在草案中的列表細節,若按醫衞局劇本推行,最後結果可能是藉此令現時的煙草產品無法再上架。

立法會現正審議醫務衞生局提交的《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其中第68條擬在《第371章》中加入「附表10 - 指明添加劑」,旨在對傳統吸煙產品的添加劑新增禁止列表。此舉看似旨在禁加味煙,例如水果味,希望青少年不受引誘云云。姑先勿論當局未有理會筆者先前對禁加味煙政策的質疑,然而這一附表的實際覆蓋範圍幾乎無所不包,不只禁止煙草的味道,引發廣泛質疑。

標準嚴苛 附表難以落實

首先,附表10直接引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香料與萃取物製造者協會等組織的添加劑列表。總之,這些組織名單上有的添加劑,都要被禁止。問題是這些列表原本針對食品、藥物等範疇,一個表就已包含逾千種物質,亦與煙草監管無直接關聯,要跟隨它們已經令人摸不着頭腦。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更荒謬的是,礦物質、營養素等天然煙葉成分也被列入禁制清單,實在令人費解。(Wikimedia Commons)
 

另外,那些組織會不斷更新這些列表,意味着法例通過後,一旦有更新,製造商就要馬上跟隨,市場基本不可能跟得上。換言之,立法會現在正準備通過一條會不斷改變指定物質的法例,只會令製造商分銷商無所適從,市場難以穩定運作。合法市場受重創,誰最高興?當然又是私煙黨。

其次,附表中甚至包括一些明顯與味道無關的物質,例如維他命、胺基酸、益生菌、咖啡因等──這其實昭然若揭,因為列表上其實訂明這些添加劑「通常將其與健康益處相聯」、「通常將其與聲稱具有刺激或增強活力作用」。這些成分並未賦予煙草特定口味,禁止它們既缺乏科學依據,又違反「禁加味煙」政策的原意。

更荒謬的是,礦物質、營養素等天然煙葉成分也被列入禁制清單,實在令人費解。雖然「附表10」寫的是禁止「添加劑」,但如果這些物質本身存在於煙草裏,後來被驗出,又是否被認為是「添加劑」?這是否等同於限制煙草本身的存在,亦即是直接禁止所有煙草,包括非加味煙的合法銷售。

煙草全禁 負面影響巨大

醫務衞生局希望「2027年第二季起禁止薄荷味外其他加味傳統吸煙產品,視乎成效再擴展至薄荷煙(註1)」。然而,附表的實際影響本質上遠超此範圍,幾乎所有香港市面有售的國際及中國煙草品牌產品,包括原味煙、薄荷煙、果味煙,均包含「附表10」裏所含物質,可能全部被迫下架。打個比喻,目前情況就像政府原本要禁三級電影,但條例原來會導致根本無一套電影能符合條件可以公開在戲院放映,豈不荒謬?這不僅偏離了政策原意,更可能導致市場混亂,相信非政府樂見。

戒煙不易,不可能認為所有煙民都能一夜之間成功戒煙。(Shutterstock)
 

不難想像,以上嚴苛荒謬的立法只會帶來多方面的潛在負面影響。首先,過於嚴苛的監管將迫使合法煙草產品下架,煙民可能轉向價格更低、選擇更多且不受監管的私煙市場,這點許多人已經說明了千萬遍。私煙品質無保證,可能含有更高有害物質,增加健康風險。即使樂觀如醫官,亦不可能認為所有煙民都能一夜之間成功戒煙,那些人最後會去了哪?答案是轉而購買私煙。如果戒煙那麼容易,還需要推甚麼「控煙十式」嗎?早就政府一聲令下,無人食煙了吧。此外,私煙市場的擴張亦將增加執法負擔,政府需投入更多資源打擊私煙,間接影響公共財政及執法效率。

 草案草擬過程草率,不但諮詢欠奉,連煙草葉裏面的天然成份都要禁止。(Wikimedia Commons)
 

政府審慎 訪業界避粗疏

醫務衞生局設計過廣且不合理的禁制清單,是有欠遠見。政府應秉持科學依據,制定合理且可行的政策,而非表面扮控煙,實則將煙草變非法。政府應重新審視附表10的範圍,確保其與控煙政策原意一致。其實列表制定粗疏令其效果啼笑皆非,反映草案草擬過程草率,不但諮詢欠奉,連煙草葉裏面的天然成份都要禁止。醫官何不停一停諗一諗,再仔細審視「控煙十式」的這一招,當準備好後才再向立法會交代最新想法?

在制定政策過程中,政府應與業界充分溝通,了解實際情況和技術限制,避免制定難以執行的法規,予人閉門造車的感覺。垃圾徵費的歷史教訓應該記得清楚,政府現在最大問題在於,聲稱逐步控煙,例如禁加味煙,但其立法內容之嚴苛卻可能讓所有煙草產品從市面上消失。如果是這樣,何不直接將煙草列為毒品,並實施嚴刑峻法,一發現有人吸煙就馬上拘捕?原因是社會普遍認為吸煙雖有損健康,但仍屬個人自由,應該採取控制而非一刀切禁止。附表10有全面禁煙之實,但用的是禁加味煙的名目,做法難以服眾。施政應要有透明度,有遠見,而不是鬼鬼祟祟,用這樣不光彩的方法禁煙。

註1:2025年4月26日傳媒報道 
 

阮穎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