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香港

5年過去,時移勢易,香港由亂及治進入由治及興。(Shutterstock)

自由、多元和改革

其實大排檔應作「大牌檔」,是昔年香港政府批給一些需要照顧的人員的福利,政府沒有錢給他們,就發一個牌照給他們的家屬去合法經營幫補生活,這就是變通。面對難題善於變通解決,這是老友心目中的香港。

上世紀末治療頭號殺手心臟病、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投資,成功降低死亡率帶來約5年的預期壽命增長。(Shutterstock)

以核藥打一場抗癌之戰

中國的收入比美國低,但人口卻是倍計。抗癌之戰的市場數以百億人民幣計是少不了的,而且會隨人口結構轉變和收入增加不斷上升。問題是,供應創新追得上以幾何級數增長的抗癌需求嗎?

菲律賓、新加坡、中國內地和台灣的幸福指數排名全部比香港高。(Shutterstock)

港人幸福感點解咁低?

見到樓價係咁跌,又點會開心,新加坡逾八成人住組屋或政府宿舍,樓價升跌是不會影響他們的心情,這亦是新加坡能夠在幸福報告排名遠超香港的原因之一,加加埋埋,香港在世界幸福報告排名咁低是有根據。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中華文明為何歷久不衰? 西方為什麼必須依靠中國? 美國靠美元和軍隊稱霸世界 還能維持多久?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中華文明為何歷久不衰? 西方為什麼必須依靠中國? 美國靠美元和軍隊稱霸世界 還能維持多久?

1945年2月,美、英和蘇聯領導人秘密出席雅爾達會議,二戰後世界被重新繪制。沙特阿拉伯為何支持美元?美國又是如何維持其全球霸權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為何能有長歷史周期?一起聽聽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分享。

在外國,私募債的發債體往往是銀行不願意貸款的輕資產高增長型公司。(Wikimedia Commons)

私募債為全球投資新寵

今日高息債市場和40年前已有很大分別,香港很多私募債都是以房地產作抵押品。美國的融資市場比亞洲多元化得多,曾經做過一些項目,抵押品是科技公司的知識產權(IP),甚至找來保險公司為IP 價值作擔保。

查哈羅夫和富亞(Arrigo Foa)二人,與大提琴組主任佘甫磋夫(Igor Shevtzoff)組成鋼琴三重奏,教學之餘在上海演出。(作者提供圖片)

鋼琴奠基人香江前傳

1928年8月,查哈羅夫與夫人從新加坡、西貢巡演後抵港,29日在舊大會堂皇家劇院演出,9月3日再演一場。據傳媒報道,演出期間為了保持靜音,全院窗門關上。8月盛夏,在沒有空調的日子,「場內酷熱難耐」。

上海將以數據經濟產業園為空間載體,加快數據外包、國際雲端服務、數據合規等重點產業滙聚發展,推進一批數字貿易規則試點場景落地。(Wikimedia Commons)

國際數據港 上海志在必得

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在國際數據跨境流通方面的努力,上海對國際數據港有志在必得的決心。目前亞洲比較有希望成為區域數據樞紐的地方,分別是上海、新加坡及香港。筆者期望香港能更加重視,增強在這方面的部署。

許多香港年輕人對是否往大灣區城市就業,心情忐忑。(Shutterstock)

港澳居民對大灣區的態度

筆者希望港澳有更多的智庫、研究機構和相關團體能夠願意對公眾對大灣區的態度,進行更多的研究。此外,港澳兩地政府有必要加強對內地就業計劃的教育和宣傳工作,並給予適當津貼,鼓勵本地人到內地體驗工作和發展。

歷史發展、地緣因素、政經作用,造就香港兩文三語的積存實力,與未來發展殷切的需要。(Shutterstock)

兩文三語 左文右理

學如逆水行舟,究竟今天兩文三語的水準如何?平均發展的實力到底又怎樣?從教育現場看,與此同等重要的教育議題必須檢視,那就是發揚人文精神的歷史文化,以及改進生活的科技與科學、數理化等。

當前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政經轉型新格局,渴求新應變新善治,不超前就會變落後,而一個亂象亦會衍生出更多亂象。(灼見名家圖片)

斬草除根

現實中尚有殘餘反中亂港分子,應付這個複雜形勢一定要斬草除根,不許死灰復燃。為達到目的有多種方法,可兼容教化及徹底消滅兩個極端,及其中的變奏。採取一刀切趕盡殺絕需要付出不少社會代價,實在划算不來。

土地收入是特區政府的主要財政支柱,對政府得以在低稅制下提供各種社會服務及公共設施至為重要。(Shutterstock)

成也地價 敗也地價

從發展商及某些團體的角度看,政府的「高地價」政策卻是香港健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絆腳石,樓巿下滑時種種問題便更凸顯。說香港成也地價、敗也地價,讀者們同意嗎?

融合强調事物之間的交融、共存、互補和協調,强調多元文化之間的平等相待、相互借鑑。(shutterstock)

任重道遠

現實是我們儘管向外宣傳香港還是奉行普通法的國際金融中心,但西方傳媒並不接受,繼續以他們的價值觀為依歸。說好香港故事任重道遠,荊棘滿途。

美國議會的決定,明顯是有議員未作深究,誤信抹黑香港言論,或人云亦云,或跟風投機,或取悅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現實一無所知的選民之結果。(Shutterstock)

應借美商說好香港故事

對於抹黑造謠,政府公開反駁,堅決反對,固然重要,但對方攻擊不斷,恐怕在邊際效應下,作用只會愈來愈小。要如何為香港重拾形象?然而,由當事人向外宣傳,總予人賣花讚花香的感覺。

早前首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舉行,報名人數遠超過大會8000個名額。(作者提供圖片)

跑遍大灣區

馬拉松作為參與人數眾多的體育活動,日後「大灣區大滿貫」可由香港牽頭主辦,因香港的海外跑手佔比較多,所以是最有條件造就這項既國際化,又屬區域性的體育盛事。

Page 1 of 6 1 2 6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