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曲家聯會去年開始慶祝成立40周年,這次壓軸第3場,請來今年慶祝成立55周年的香港兒童合唱團。

唱出兩個團慶

壓軸由譚天樂指揮自己創作曲、詞《新的一天》,唱出各種情緒,最後一句「讓我學懂珍惜、感恩」以緩慢長音唱誦,曲詞完美結合。值得一提,所有曲目由幾十位童聲背譜演出,誠心佩服。

通過樂團笙首席陳奕濰吹奏37簧笙,悠悠長音帶出遠古氛圍。

不一般的音樂對話

一開始是編鐘清脆的高音階聲響,蕩漾整個音樂廳,緊接低音弦樂與嗩吶發出不協和音效,為管風琴的長音鋪墊。經過一輪協奏,阮咸和低音革胡等彈撥下,管風琴低音吟唱,編鐘發出細膩的音符,如幻如真。

在資深指揮石信之指揮下,樂團整體聲音平衡豐滿。(作者提供圖片)

見證樂團成立首演

周三晚音樂廳濟濟一堂,見證以「香港故事」為題的香港紫荊中樂團首次亮相,樂團2019年註冊為非牟利團體,以推廣及提高本地中國音樂為宗旨。出色的編劇與音樂引來高分貝掌聲,也為新樂團歡呼。

作者(左)的焦點放在欣賞畫功之上,只見構圖亂中有序,模糊之處,令他感到好像在春雨中賞景。(作者提供圖片)

畫出無限好聯想

畫中的人,不敢說是男是女,但看來是女,或有男有女;觀其動作,畫中人是因喜悅而舉手?還是因掙扎而頓足?欲鑑貌辨色,但看不見他們的面容,馬上猜測:為什麼畫師要讓他們以背示人?我沒有答案,也不會尋求答案。

陳逹文完全不用紙條、筆記,洋洋灑灑道出70年的文化發展歷程。(藝發局圖片)

聽文化「教父」一席話

感謝藝發局「口述歷史及資料保存計劃」,徵得陳達文同意,以對答形式圍繞預設的20個問題,面對鏡頭逐一點評。我與陳先生相識多年,也有不少機會訪談請教。可是當開機錄影時,他道出的不少資料都是首次聽聞的。

這次琉森樂團訪港,演出前有幸與德皓明短談,得悉這次是他們疫後首次亞洲巡演。(香港藝術節圖片/ Fabrice Umiglia攝)

不一般的弦樂團

從曲目來看,這次演出可以說是樂團的一次重大突破,從純弦樂擴展至銅、木管樂,以及定音鼓,儼如一支中型雙管樂隊,仍然由德皓明坐着領奏。這種由樂團自主演奏模式類似美國奧菲斯(Orpheus)室內樂團。

查哈羅夫和富亞(Arrigo Foa)二人,與大提琴組主任佘甫磋夫(Igor Shevtzoff)組成鋼琴三重奏,教學之餘在上海演出。(作者提供圖片)

鋼琴奠基人香江前傳

1928年8月,查哈羅夫與夫人從新加坡、西貢巡演後抵港,29日在舊大會堂皇家劇院演出,9月3日再演一場。據傳媒報道,演出期間為了保持靜音,全院窗門關上。8月盛夏,在沒有空調的日子,「場內酷熱難耐」。

舊大會堂皇家劇院有五百多座位,隨舊大會堂於1869年落成。(Wikimedia Commons)

音樂傳奇香江芳蹤

隨着戰雲密布,大師們的來訪不再。仍然來港演出的,主要是華人音樂家,包括在香港大學演奏的國樂大師衛仲樂,在半島酒店籌賑演出的男低音斯義桂、小提琴家馬思聰等。

據稱,這種「青花萬壽尊」現時只剩下六個,其中一個就在中大文物館。(作者提供圖片)

文物滿載古今情

更有趣的是,青花萬壽尊這個「寶」曾被人視為「草」,當作放雨傘之用,後來被專家發現,才惜寶如金。我忽然有感於心,當今世上,有多少人或物被棄如敝屣,流落民間或異鄉?他們什麼時候才重現價值,不再冷臥街心?

最新一代的「青交」實力依然,在名為交響之旅的周年音樂會,節目選編頗有「偏向虎山行」之感,顯示香港新一代的音樂實力。(海報)

青年樂團側目音符

最意外的,是節目中包括兩首由中學生創作管弦作品的世界首演。伍力曦的《人前人後》管弦樂組曲第四首在管樂運用方面頗有法國印象派的韻味,中段大號重複主題後,樂隊漸強推上高潮頗見功力。

梅艷芳的豪氣和俠氣雖然像鐵樹開花一樣,難得一現,但如今竟然開在鐵樹街的「夢工作室」裏。似夢非夢,只要你努力讓夢境成真!(作者提供圖片)

鐵樹夢縈梅艷芳

行街逛市,隨遇而安,閒步偶拾,只要心在人在,也可以在靜寂中發現活力,不會昏死於世俗喧嘩之中。精神地畫,畫出精神!也是保留和煥發香港生命力的方法之一。

這場以民族樂器演奏7首新作品,由香港天籟敦煌樂團的9位成員擔綱演出,包括指揮的作曲家甘聖希。(香港作曲家聯會facebook)

民樂新作誌慶

開場是聯會主席梅廣釗的《東風來》,由粵樂五架頭改編為八重奏。開始洞簫與箏的音符,頗有「從前有個故事」的氛圍。中段琵琶、阮加快,箏、鼓等加入,最後以輕音結束,韻味盎然。 

「水波浪」演繹出來的《帝女花》,卻是現代藝術味濃;不管你喜歡與否,相信這種表演形式也可以吸引一批新的年輕觀眾,對粵劇發生興趣。(作者提供圖片)

《帝女花》可以這樣的

振興粵劇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競藝,殊途可以同歸,無須互相排斥;傳統粵劇的精粹當然必須保留,但創新的嘗試也應得到接納的鼓勵。記得以前看過《武俠帝女花》,但商業味太重,毫無好感。

位居榜首是被譽為「香港新音樂之父」作曲家林樂培離世。以林大師的成就和對香港音樂發展的貢獻,疫情與否影響不了我們的懷念與哀悼。(香港中樂團、香港作曲家聯會圖片)

疫後十大樂聞

今年入選的十大樂聞跟往年最明顯不同,是資料保存條目所得票數,竟然蓋過了幾個旗艦藝團。這不能不跟疫情期間影響演出,反而提供條件盤點整理藝術資料,輯錄檔案成書,公諸於世。

若數傳統書畫家,不可不數關應良先生──傳統山水畫在香江承傳的代表人物。

承繼傳統山水畫的代表人物

驀然回首過去,年少不更事,不知畫工之妙。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生經歷的豐富,如今再次細味品嚐昔日的畫稿,頓悟師者之用心。學生青出於藍也好,還須努力也好,只要不忘師者教誨,能弘揚其道,已不負師者之心也。

讓我們共賞本港畫家容藝文近年的4幅新作吧!

容藝文的丹青情懷

容藝文的丹青情懷,吐露得如此精湛,因為她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打通古今的魄力。加上她札實的功力,使之技藝高明,可流暢地表達其細膩的內心世界,揮灑自如地開創出清晰而簡潔的個人風格。 並非丟棄筆墨而故作玄虛!

《合唱幻想曲》有一段小提琴獨奏,最適合讓尊貴的首席炫技一番。結果這段獨奏,以及開場帶領樂團調音的榮譽,由第一副首席梁建楓(左三)代領。

缺席與首席

最為意外的,是樂團多位首席的缺席,五個弦樂聲部只有第二小提琴、低音大提琴首席出席。管樂聲部方面,上半場序曲和合唱曲更只有單簧管首席在場,其他全部缺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團慶?

第1頁,共22頁 1 2 2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