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我國胡琴(二胡)歷史演變和音樂特色
歷史上,二胡是一個被人忽略的樂器,地位低微。近百年來經過好多有心人的努力,其地位才得以提升。這些努力我們都應該肯定。希望不久將來,二胡作為民族樂器重要一員,更加發揚光大!
歷史上,二胡是一個被人忽略的樂器,地位低微。近百年來經過好多有心人的努力,其地位才得以提升。這些努力我們都應該肯定。希望不久將來,二胡作為民族樂器重要一員,更加發揚光大!
我們是該放下對書法的敬畏,不妨把《快雪時晴帖》看成是王羲之邀約我們一起去看雪的一條簡訊,一起「躺平」。這樣的話,是不是會多一些年輕人、門外漢會願意走入這些展覽去欣賞呢?
香港小交響樂團公布德國指揮柏鵬(Christoph Poppen)自新樂季起出任樂團音樂總監,同時公布本地指揮葉詠媛出任樂團副指揮,本地藝術家何博欣續任駐團藝術家。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2022於2023年1月27日至2月3日期間在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舉行,展出來自國際及本地中小幼學生的視覺藝術作品。走進這個展覽,你會為本地學生的創造力而感到驕傲。
宋徽宗藝術成就非常高,真天下一人矣!只可惜笙歌玩樂,荒廢朝政,任用奸人以至民不聊生,戰敗被俘受盡凌辱,否則他的歷史地位會更加高,更正面!
港大美術館正展出丁衍庸(1902-1978)的作品,藉以紀念其誕辰120周年。此次展覽,不單只展現了丁衍庸在藝術創作上的獨特成就,亦突顯了他在藝術教育方面的貢獻。
我們都對昭君出塞,馬背上手彈琵琶的故事十分熟悉。原來,琵琶正是外來傳入的,已有約2000年歷史。當中有什麼特色?琵琶哪十大名曲入門必聽?
繼獲譽為「香港流行曲之父」的顧嘉煇以92歲高齡辭世,後,沒想到另一位殿堂級音樂大師亦駕鶴西去。被尊稱為「香港新音樂之父」的林樂培上周三安詳辭世,享壽96歲。
古琴一直被視為「四藝之首」,當中的設計蘊含深意、中國的宇宙觀,琴音清靜、典雅、含蓄,令人回味。但也因為節奏較慢、譜法難認,令古琴技藝難以傳承下去。
麥惠文老師自小入行,從事粤劇音樂工作超過半世紀,「經驗是靠累積的,以前拍和要靠悟性,我很幸運,可以追隨名師學習小提琴,又跟到曲壇的師傅在歌壇工作,有時甚至得到歌伶的指點。」
「只要你肯努力,肯去嘗試,你總會在現實中找到你的夢想,會是夢想成真的。」今年才十多歲的Victoria,已參加好幾屆繪畫比賽,她剛獲得「2022年最具潛質藝術家年奬」。
草間彌生被稱為日本現存的經典藝術家,也被美國藝術網站My Morden Met選為「21世紀十大前衛藝術家」。最近,她的個人作品回顧展在香港舉行,但筆者認為,她的作品只不過是皇帝的新衣。
筆者認為欣賞美物,是需要學習和有準則的。當我們對古董瓷器有較多認識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判斷什麼是美麗的作品。作為一個古董瓷器收藏愛好者,就讓我為大家分析探討這個問題!
普世價值本就衍生自西方宗教,兩者乃一體之兩面,而前者能否超越後者的影響或羈絆,在理論和現實上,看來都困難重重。從西方聖人畫像的演變中,就反映出如此面相,不過幸好還屬正面,乃普世價值的正面案例。
「我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古琴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位率真琴家的真情告白,正正反映了他對中國文化和古琴的熱忱,他對古琴所做的工作,在中國本土也可說是鳳毛麟角。
譚盾博士是少數為香港回歸而譜寫樂章的作曲家,他於上周四正式成為新一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他卻有着與香港數十載深厚的淵源,他自身對香港文化發展的也有美好的願景。
當君子的特質展現在企業家身上時,他們會比社會企業家更懂得經營企業,會比良心企業家更能發揮社會責任。他們利人、利他、利天下,求人和、世和、心和。在筆者高希均眼裏,鄭崇華便是這樣一位君子企業家。
插花藝術在中國源遠流長,早於隋唐之前已經開始萌芽。由於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佛前供花的形式被定下來,自此供佛獻花成為一種虔誠的宗教表達方式。宋人當年用什麼瓷器作為花器呢?
劉小康從事設計工作,已長達40年,他說:「一個成功的設計師,一定不可以只喜歡設計,要喜歡設計以外的東西,例如喜歡音樂,可以用設計去表現音樂……這樣的設計,才有價值!」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國際知名指揮家兼作曲家麥家樂特別創作了融合古今、東西方元素的《孔子傳》,這齣以西方藝術體裁講述中國古代教育家故事的五幕歌劇已於11月22日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順利首演。
在人工智能和資訊泛濫的新時代,傳統的表達方式能否延續?究竟被何種形式所取替?是含蓄隱匿,還是開口見喉;是耐心品味,還是囫圇瀏覽;是專注創作,還是泛濫自拍;效果是轉化升華,還是依然淺薄焦慮,值得深思。
在西方和南亞文化中,瘦馬分別代表着死亡及修煉,均涉及永生和來世。這與着眼現世、迴避生死的中國文化很是不同。故此,瘦馬形象之隱喻,也就與現實人生密切相關,是諸般心境的隱喻,也是人們心靈和情感寄托之所在。
「香港人對音樂的接受能力很高,不賴;但是,大部分人仍缺乏對聲音以至音樂的聯想能力。當聽到音樂,我們應該根據生命的體會,編織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這是Stephen對音樂的體會。
到底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中(西方、印度和中國),瘦馬被予以何種形象和象徵?有何不同?涵義何在?又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弄清楚這些問題,好處甚多,最起碼也能夠開拓眼界,增添逛博物館的樂趣。
鄉民稱安徽花鼓燈活動為「玩燈」,而參與者為「玩燈人」。玩燈人中男角統稱「鼓架子」,而女角統稱「蘭花」。鼓架子頭扎頭巾,上身穿對襟小掛,下身穿長褲配腰帶。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汕頭市老市區卻保留着一片大規模民國建築群──汕頭小公園。西式的騎樓建築融合中式的亭台樓閣,見證了老汕頭的發展與變遷,也是汕頭遊子心中深刻的家鄉記憶。
由畢業到現在,潘燦良演繹過無數角色,他的生命彷彿已跟戲劇融為一體。「在我的人生中,絕對有戲劇。我不敢想像沒有了戲劇,會怎麼辦?生命有了戲劇,多了一份樂趣,令我的生活更為愉快。」
香港藝術家或生於斯,或長於斯,或居於斯,以香江為故鄉,自然感覺香江的月亮份外明亮,對香江的熱愛也份外深厚。杜甫「月是故鄉明」一句可謂道盡歷朝千萬人心!
大灣區的創意工業目前最需要的,正是一個適切的渠道展現其豐富潛能。當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與香港合作,共同推廣比疫情前更緊密的文化交流,中國的創新藝術作品定能提高競爭力,成為國際藝術市場的焦點。
我相信無論香港題材、敦煌、故宮,以至香港藏藝術品,都值得Art-tech沉浸一番,再藉這機會深入培養香港Art-tech敏銳度。在元宇宙說得震天價響的「夢幻天視」時代,或許仍是值得一試吧?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