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婆婆傳來丈夫做康復時拍攝的片段,見到他比個多月前,左下肢完全不能動的情況進步多了,衷心替他高興。
張婆婆是老病號,久不久會來看中醫調理,丈夫經常陪伴左右。農曆年前不幸中風,令左下肢活動不利,要入住療養院並接受物理治療。可是下肢活動能力突然再變差,令張婆婆異常擔心。
我深感難過,於是提議她讓丈夫同時接受針灸治療。她說擔心老伴心臟裝了起博器、同時在服用抗凝血藥,不知是否適合,需要跟當醫生的兒子商量。故我提出探望老先生,借機跟張婆婆的兒子解釋。
針灸有效改善中風症狀
臨床上,許多中風患者做針灸後,都能改善症狀,加快康復進度。老先生當時神志清醒、對答伶俐,左下肢癱瘓不能活動,住院兩個月仍未見有任何進展。我介紹他向香港大學的羅翌教授求治,但兒子帶點不屑的口吻問:針灸真的有效、安全嗎?
我解釋,針灸很安全,即使裝了起搏器或正在服用薄血藥,患者都可以做,只是需要事前告訴醫師患者的情況。正如服用薄血藥的人,也可以抽血化驗,只須用棉球壓逼針孔止血即可。針灸針比抽血針更幼細,扎的是穴位,不是血管,出針後用棉球按壓針孔久一些,就不會有流血不止的情況。
按摩可改善氣血循環
為了幫助老先生,我教他們替老先生按摩頭部及患肢,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康復。當做完後,老先生的下肢腫脹即時有改善,並且可以躺在床上,抬高左下肢超過30度。他兒子看在眼裏,似乎有些許肯定。
過了幾天,他兒子傳來父親找羅教授針灸的片段,片中老先生能即時抬起下肢,我為之感到高興,以及中醫用針灸的實力,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疑慮而感到驕傲,並祝願老先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