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國際優才狙擊手 上天下地唯我獨尊

關稅政策表面上試圖縮減逆差,實質是通過製造全球資本避險需求,驅動美元回流支撐美債市場。

執筆之時中美休戰90日,瑞士會談後,中美互減對方進口貨品關稅,美對華由145%降到30%,中對美大劈至10%。美國財長貝森特今次願意飛到瑞士跟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開會,很大機會是因為當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百日之際,其支持率僅得42%,如此冰冷的數據猶如對「美國優先」政策的諷刺。

相較於拜登任期初段的54%支持率,這12個百分點的差距不僅反映民意逆流,更暴露出以關稅為武器的貿易政策已引發國內外強烈反彈。然而弔詭的是,這套引發爭議的策略,在美國政治光譜中始終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邏輯。從1960年代肢解德國製造業霸權,到1980年代壓制日本半導體產業,直至今日對中國發動史無前例的貿易戰,華盛頓始終將關稅視為重劃全球經濟版圖的終極工具。

歷史的回響:德日經驗的當代啟示

翻開經濟史冊,美國對德日產業的系統性打壓、狙擊可算是經典案例,兩國都是當時叱吒風雲的國家,堪稱優才生。1964年德國固定投資佔GDP比重達31%的巔峰時刻,正是美國啟動關稅戰與產業規制雙重打擊的轉折點。當這項指標在20年間被壓縮至22%,曾經的「歐洲工廠」已淪為跨國資本的技術附庸。

《廣場協議》後,日本半導體的全球市佔率從1988年51%的巔峰暴跌至2019年10%的谷底;人均GDP由領先變成落後美國(1988年日本逾2.5萬美元vs.美國逾2.1萬美元;2023年日本約3.4萬美元vs.美國約8.3萬美元),迷失30年。這些數字背後,是美國運用貿易法第301條款、出口管制與匯率操控構成的複合武器庫,其核心邏輯從未改變,就是通過壓制競爭對手的產業升級能力,維持美元霸權的絕對優勢,是國際優才狙擊手。

特里芬難題:美元霸權的先天缺陷

當代關稅戰的本質,實為掩蓋美元體系的結構性矛盾。美國自1971年讓美元脫離金本位後,國際貿易轉向持續逆差,正是其金融霸權的必然產物,因美元要成為世界貨幣,就必須通過貿易逆差持續輸出。這種「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困境,在特朗普政府追求的經濟增長與貿易逆差的矛盾目標中徹底顯形。

關稅政策表面上試圖縮減逆差,實質是通過製造全球資本避險需求,驅動美元回流支撐美債市場。措施的代價是令美股波動、美股暴跌及債息飆升,直接令到壓低債息而吸引投資者以低息買債的套路失敗,也暴露出金融市場對關稅戰的深度焦慮。

加州的叛逆:地方政府的經濟理性

當白宮高舉關稅大棒時,太平洋沿岸的加州正上演着地方理性的覺醒。州長紐森對《日經亞洲》的直言,撕開了「美國共識」的面紗。「全球貿易不是零和博弈」的宣示,直指特朗普政策對加州旅遊業12%的年度衝擊與農產品出口23億美元的損失。

這種中央與地方的認知裂痕,恰似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即便合作能帶來更大整體利益,個體理性仍可能驅動毀滅性選擇。加州維持對華131項合作備忘錄的現實主義抉擇,正是對華盛頓單邊主義的沉默抗議。

巴菲特警鐘: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股神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會罕見地表態,為關稅戰的經濟成本提供了權威註解。當這位向來避談政治的投資大師直言「徵稅是巨大錯誤」、「是向全世界宣戰」時,其背後是美國企業界集體焦慮的冰山一角。

跨國公司報告顯示,關稅導致的供應鏈重組會吞噬企業的利潤。「資本罷工」現象在美債市場尤為顯著,外資持有美債比例近年有持續下降的趨勢,就連日本央行都在悄悄將美債持倉比例調降。當安全資產光環褪色,美元霸權的根基正在動搖。

三殺困局:自毀長城的代價

關稅戰最殘酷的諷刺,莫過於其先對美國經濟的反噬效應。今年4月美國的股匯債三殺場景,將這種自毀性展現得淋漓盡致。近期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引發市場大幅波動,關稅問題成為主要的驅動因素,並導致前所未有的「三殺」現象,即股市、債市和美元匯率同步下跌,對美國經濟造成極大衝擊。

此次金融動盪的原因可歸納為四點。首先,關稅戰削弱全球貿易,降低美元的需求,並動搖其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令美元面臨貶值壓力。其次,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促使多國央行拋售美國國債,導致債券收益率上升。第三,關稅政策帶來巨大的經濟不確定性,加速供應鏈重組並推高企業成本,進一步打擊投資者信心與企業盈利,同時刺激通脹升溫。最後,關稅措施頻繁變動,妨礙企業資本投放,對經濟發展構成挑戰。

從均衡到共輸

哈佛大學的模擬研究顯示,在現行關稅水平下,全球供應鏈重組將導致數萬億美元的價值毀滅,遠超任何單邊收益。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荒謬邏輯,正是零和思維在全球化時代的終極悖論。

在相互依存的地球村,沒有任何人能憑關稅高牆可獨善其身,亦妄想把中國人打回40至50十年前。筆者想起王菲〈如願〉的歌詞 : 

你的手我蹣跚在牽,請帶我去明天……
山河無恙,煙火尋常,可是你如願的眺望。
孩子們啊,安睡夢鄉,像你深愛的那樣;
而我將夢你所夢的團圓,願你所願的永遠,
走你所走的長路,這樣的愛你啊 !

中國人一直走過不平坦的路,我們的下一代由他們自己作主,有權追求他們的夢想,而不是被他人控制。當加州農場主人與矽谷工程師共同站上反關稅戰前線時,或許正是重建全球經濟理性的契機,畢竟,人類從歷史學到的最大教訓,就是永遠學不會教訓。

何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