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是特朗普去年在賓夕凡尼亞州遭槍擊的一周年。槍擊案發生後數小時,馬斯克在X 平台上公開宣布支持特朗普參選。這次(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和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結合,很多人很早便不看好。果然不出一年,兩人關係凶終隙末。
特馬兩人交惡導火線是特朗普推出《大而美》法案,馬斯克稱這方案極度令人嫌惡,令國家陷於萬劫不復之地。馬並揚言法案一旦通過,他會組織新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抗衡現有兩黨。有說馬斯克是共和黨內第二高民望的領袖,儘管在美國現行選舉人制度底下,第三黨勝出機會微乎其微,但馬攪局能力是有的。
有評論認為《大而美》法案大量減低美國政府對環保的津貼,直接影響靠出售碳信用(Carbon Credit)補貼收入的特斯拉(Tesla),導致兩人分手。我並不苟同兩人分裂是因財失義,我覺得決裂的根本原因在於兩人對如何治理這國家的分歧。
大而美法案與馬斯克理念背道而馳
馬斯克加入特朗普團隊,第一個任務是參加政府效率部(DOGE),推行小政府、減開支,但《大而美》法案背道而馳,估計會為美國政府帶來3萬億美元的赤字,這才是馬斯克痛中之痛。
馬斯克是特朗普去年選舉最大金主,直接或間接提供了近2.9億美元捐款。相比民主黨,去年共和黨選舉花錢很省儉,特朗普自己荷包一分錢也沒有掏出來,有傳聞他甚至從競選經費中撥了部分,去支付個人打官司的律師費。馬斯克肯定為特朗普入主白宮立了汗馬功勞,除了出錢出力之外,他也吸引一些傳統偏向民主黨的科技大佬轉投特朗普一票。
我個人一向不喜歡那些胸懷大志,卻完全不在意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領袖人物,但湊巧特朗普和馬斯克都是這類人。我絕對不是馬斯克的粉絲,雖然我佩服他的商業頭腦。然而,我覺得他不着緊世界首富這排名。我在之前的文章提過,馬斯克的夢想是將人類殖民到外星球,這遠比他作為世界最值錢汽車公司的老闆重要。說他因為特朗普減環保津貼而一怒割席,說不過去。
特馬分裂,肯定對特朗普的民望有影響,很有可能影響到明年中期選舉的選情,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不一定是壞事。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