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直想攻擊伊朗,目的是逼使伊朗政權下台或投降,把中東最大對手打垮,以此促成大以色列的建設,滿足其宗教的使命。若不能打敗伊朗,美國必有顧忌,不會讓以色列在中東為所欲為。如種族清洗加沙,驅趕200多萬巴勒斯坦人入大型集中營囚禁,消除哈馬斯的活動基礎,也可進一步把西岸從佔領區納入以國領土。另外,還可能把敍利亞戈蘭高地的佔領區擴大和長期化。美國應不會反對。但若伊朗不敗,必然阻撓。
以色列反戰勢力崛起
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政權,已到了不得不戰的政治處境。一是不戰,國內政治反戰、反內塔尼亞胡的勢力,必然強迫選舉和審判內塔尼亞胡,且會在國內外引發各種戰爭罪行的訴訟。
以色列社會內的反戰勢力可能在選舉中獲勝,制止戰爭,尋求與國際和解,讓以色列備受打擊的經濟、社會恢復,也改變戰爭帶給以色列各種外交孤立和困難。猶太復國主義和內塔尼亞胡便會失去政權,國際社會也會追究他們的戰爭罪行,並且翻舊帳,調查戰爭前後以色列政府的種族主義罪行。內塔尼亞胡集團是沒有退路。

二是伊朗不敗,哈馬斯與黎巴嫩真主黨仍未被消滅,它們當可借機恢復,目前已有恢復襲擊以色列,而胡塞武裝也是屢受美、以攻擊而無退縮之意。伊朗帶領它們,對以色列仍然是一個重大威脅,且借加沙之名,隨時可以再啟動戰爭。而伊朗不敗,中東其他國家對美以兩國仍然抱有敵意,可以支援伊朗打擊以色列。
伊朗決心與美以為敵
美以在中東利益相同,要穩定它們在中東的利益,便非壓倒伊朗不成,特別是對伊朗的攻擊已開始,伊朗已變成敵愾同仇,決心與美以為敵。伊朗不敗,依然會一方面發展核武,以作長遠防衞;另一方面,協助地方武裝攻擊以色列,保持戰爭狀態,侵蝕美以在中東的勢力。而敍利亞變天,土耳其介入,美以不打敗伊朗,若伊朗與土耳其聯手,戰爭不利可能逼使美以撤軍。
因此,關鍵是若以色列不顧美國反對,再襲伊朗,伊朗抵擋之餘還有反攻之力,更比上次厲害,以色列損失巨大,即使兩敗俱傷,以色列也是承受不了。國內反對,則戰爭必停,而以談判代替,也即是以色列實質戰敗求和了。這或許是最佳的發展,中國可趁此與巴基斯坦一起給予伊朗協助,以助其由不敗轉而和談,便已是勝利了。
原文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