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教育局推行融合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 以配合當年歐美的教育思潮:人人平等,尊重差異。在理念上是正確的,甚至是高尚的,實踐有教無類的精神。當年我和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的團隊到過多間學校介紹融合教育及其教育之法。
我負責的部份叫「融合之C」,即「思」考融合,過程要用創意Creativity, 想英文字C 字開首的字,越來越好。我也採用了創意大師Edward de Bono 的PMI 策略。所謂Plus, Minus, Interesting, 即優點、缺點及趣點。各校老師校長常給的字詞包括正面的如care, concern, can, celebration 及consideration 等;負面的如costy, cry, crazy等,有趣的如coffee, company, ceiling。
早期的SEN嘗試
當年是個開端,一般的官津學校都是按教育局的指引做事,大家都戰戰兢兢地摸着石頭過河。而1999年9月,我也重返小學工作,出任校長,一轉眼已是二十四年的光景。
這些年來,「融合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 進級至「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而SEN 的類別增加至9類之多,佔總學生人口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多,只視乎如何界定。學校收SEN 學生的總數是分為三個指標,指標三最高,指標一則佔全校比例較低。又因為SEN 的人數持續攀升,問題不易處理,所以教育局更開設SENCO,由一位主任專門負責統籌校內校外的資源分配,她之下還有一至三位的SEN Teachers 協助。但要做好這件事一定要家校合作和全校參與(whole school approach)。
推動SEN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若要深入談SEN 的課題,我需要大量的篇幅,學校的行政,中層的領導、前線的老師,各班的班主任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其實,我一直都覺得Special有點負面,也令到有不少教育者都想「置身事外」,把責任推到學生及其家長身上。我卻認為事在人為,老師和照顧者要給予額外的照顧、額外的體諒、額外的安排、額外的鼓勵、額外的愛。我在澳洲讀資優教育,當中最棘手的課題是雙特殊,一方面有特殊項目的天賦如音樂、藝術、數理,但同時有自閉症或亞士堡加症、情緒障礙。
愛恩斯坦、梵高、貝多芬、李白、李小龍都是公認的天才,但其實也可視他們是瘋子。他們或是自閉或是情緒過度澎湃(Over excitability)或過動(hyper activity)等。但成龍成蟲,成聖成魔,視乎遇不遇上他們的伯樂,偉大的父母,偉大的老師或偉大的師傅。我從教多年,已有不少「SEN」入讀世界頂級學府如劍橋醫學院,也有一兩位在歐洲獲博士學位。
眼見不少所謂SEN 生無心上進,自暴自棄,我心總有所戚戚焉。我建議香港教育局可考慮用澳洲的稱呼 Students with additional needs, 以鼓勵學生,讓公眾明白「困難人人有」不必太早認定自己不行。
跟據Howard Gardner 的理論,人人到有強智能,但同時也有弱智能。Everyone has multiple talents and multiple handicaps, 不必沾沾自喜,也不必自怨自艾。助弱扶強,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