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0001)賣港口被批為「賣港」。巴拿馬事件仍在醞釀中,長和當然希望低調處理,李老先生迄今仍未改變態度。這篇文章談的是事件中的另一主角,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貝萊德現在管理的資產超過11萬億美元,主要是二手市場的證券和股票。創始人芬克( Larry Fink )一直想擴展業務至一手市場。金融產品可以簡單分為私募和公募市場,亦即是一手和二手市場。一手市場主要是私募債和私募股權。企業上市之後,股票在交易所供投資者之間交易,一般被稱為二手市場,以別於上市前的公司直接參與買賣的一手市場。債權的分別沒有那麼明顯,通常如果融資額超過3億美元,有詳細的招股書(prospectus)和廣泛投資者參與的,便屬於公募債。
公募市場體積大,但管理費偏低,尤其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日益流行,管理人收費更受壓,大型機構投資者願意付的管理費可能只是數十個基點(basis point,萬分之一)而已。
推崇用技術減低交易成本
私募產品的年期長、透明度低、流通性差,但管理費可高達2%,而且還可以分紅(carry interest),怪不得芬克會視之為下一個擴張目標。但傳統的私募股權基金是以收購(buy-out)策略為主,這業務已經被黑石(Blackstone)、KKR和Apollo 所壟斷。貝萊德希望發展的是相對接近它基因的私募債權和基礎建設基金(infrastructure fund),這一次收購長和港口業務的,便是基礎建設基金。我公司之前在新加坡也曾建立過一隊基建團隊,同事大部分是法國人,但後來因為拿不到足夠項目而解散。2024 年貝萊德以125 億美元收購總部在紐約的全球基建合伙公司( GIP ), GIP 在全球擁有機場、運油管道、風電等資產。這筆交易是私募市場迄今為止最大宗的併購。
貝萊德雖然是全世界最大的資管公司,卻沒有明星基金經理。公司一直推崇用技術來減低交易成本,鼓勵被動式投資(passive investment)。2009 年,貝萊德以152億美元收購了BGI之後,更加穩坐 Index Fund的龍頭。芬克出身債券市場,上世紀八十年代創立貝萊德時,計算和控制市場風險是其賣點。公司提供的阿拉丁(Aladdin)平台,現在已經廣被其他金融機構使用,且看他進軍基建基金會否為行業帶來突破。
多說一句,貝萊德曾經是中國好友,為此曾遭索羅斯批評,後期卻在內地地產市場上遭滑鐵盧。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