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杜魯多辭任加總理  趙雨樂:顯示以後美國盟友代價高  加國能否急另闢活路存疑

杜魯多請辭總理,學者趙雨樂認為突顯美國盟友代價高昂,加拿大難以短期內另闢蹊徑。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於7日宣布將在自由黨選出新領導人後,辭去黨魁及總理職務,並表示已於星期日要求黨主席開始遴選新領導人。經歷最長的少數政府時期兼已癱瘓了數月並原訂於本月27日復會的加拿大國會,休會期將延長至3月24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指杜魯多知道不少加拿大人喜歡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所以辭職。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評論說現今做美國夥伴需付出實質代價,而誰繼任杜魯多都面對加國內外困境,要另闢發展或脫身,都不容易短時間內解決。

加亂局持續  特朗普借機再顯氣勢

杜魯多在官邸記者會指是基於國民利益考慮,面對黨內爭鬥,自己並非下屆大選最佳領軍人選。至於辭職導火線是否與前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有關,杜魯多說方慧蘭總是在他左右,是非常出色的政治人物,非常希望能和她繼續共事,但她選擇了另一方向,會尊重她的選擇。

杜魯多認為民望領先的保守黨黨魁博勵治不能為加拿大提供最佳利益,並非人民需要的總理。

今年是加拿大大選年,國會眾議院選舉在10月20日前舉行,有指按照加拿大政治慣例,曾揚言發動不信任動議的反對黨,預期不會在自由黨黨魁選舉期間發動倒閣。

杜魯多一直沒有還擊特朗普(圖)一再稱呼其為州長等被視為侮辱加拿大主權的言論。(Shutterstock)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指杜魯多知道不少加拿大人喜歡加國成為美國第51個州,所以辭職。特朗普回應杜魯多辭職時說,指若美加兩國合併後會成為大國,將不會出現關稅問題,稅項會減少,亦不會再受俄羅斯和中國威脅。特朗普周一在社交平台發文指美加合併後,美國毋須再承受加拿大帶來的龐大貿易赤字及補貼。

特朗普去年當選總統後曾威脅上任首日會對加拿大進口貨品加徵25%關稅。杜魯多一直沒有還擊特朗普一再稱呼其為州長等被視為侮辱加拿大主權的言論。之後杜魯多於去年11月底在沒有預先公布下,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出席晚宴,企圖游說特朗普取消加徵加拿大關稅的計劃,但無功而還。其後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帖文稱有幸跟「加拿大州州長」杜魯多共晉晚餐,期待短期內再跟州長會面討論關稅貿易問題。

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形容是特朗普連串動作是「未上台,先抽水」的政治揶揄:「特(朗普)式外交以高關稅彰顯其權力中心的地位,同時也說明做美國夥伴跟以往不同,想免費獲得經濟好處,又有地域安全,現在需付出相當高昂的代價。看看美國現在國債高企,近年四處從韓、日、台、歐盟等收割利益/保護費。」

「其實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早簽署了協議,保障三國自貿區低關稅安排,杜魯多並沒有堅持以相連的美洲三國協議,着力和強硬提出抗議(或是抗議無效)。 」

杜魯多安排加拿大國會停擺至3月底,趙雨樂指杜有放手放任的意味外,亦引伸更多風險。(灼見名家圖片)

 

加軍事外交經濟  長期倚託美國

趙雨樂指加國國民和國會杜魯多的反擊力度不夠:「也不曉得在特朗普開天殺價時,懂得落地還錢談判,面對美國時只會低聲下氣,缺乏討價還價的能力和底氣。杜魯多辭職是加拿大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不過,這刻誰做加國總理都擺不平外部特朗普的強勢,又不敢撕破臉,也搞不定國內作風強硬的國會議員和民眾。」

至於杜魯多安排加拿大國會停擺至3月底,趙雨樂指杜魯多有放手放任的意味外,亦引伸更多風險:「國會停擺意味地緣政治因素、安全因素等都由現在至三月呈真空狀態,即是加拿大以往多年倚重美國的軍事庇護、海港和航空運輸、阿拉斯加和北方防禦體系,以至各式經濟合作組織角色等重大治國範圍,均一下子不知如何參詳處理。」

任內與中國關係緊張  繼任者加入金磚解困?

趙雨樂亦對杜魯多面對中國和加國國內政治派別時均以強勢壓制姿態,但面對美國時就長期低聲下氣表示加國國民難以接受和理解,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加拿大與中國關係在杜魯多任內惡化。

2018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在加拿大過境的中國重要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爾後中國在北京拘捕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和商人邁克爾,指他們涉犯間諜罪危害國家安全。杜魯多2022年在印尼峇里出席20國集團峰會期間,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碰面。其後遭習近平當賓客和傳媒在場時質疑,杜魯多向傳媒洩漏兩人之前一日的談話內容,習強調應以互相尊重的態度溝通,否則「結果就不好說了」,又指杜魯多「很天真」,之後並沒有駐足聽完杜魯多當場說話解釋。

2018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在加拿大過境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令中加關係惡化。(Shutterstock)
 

趙汝樂認為加拿大在軍事外交和經濟都長期倚賴美國,亦緊隨美國步伐和政策,多年欠缺推動本國的外交思維:「現在加拿大是否要思考自行和部署行動修補與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關係,選擇可以是善用已同是會員的APEC 亞太經合組織,與中國合作和拉近關係。」

至於在美國夥伴關係已質變的今天,加拿大是否應選擇加入金磚國陣營,趙雨樂則表示加拿大棄歐盟和北約等美國夥伴的機會不大,「外交方面未準備好」。

政二代執政9年

杜魯多在1971年12月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其父親是時任總理老杜魯多,大學畢業後曾任社會科和法語教師。杜魯多2008年首度晉身國會,開展政治生涯。2013年,43歲的杜魯多以高票當選自由黨黨魁,兩年後當選加拿大第23任總理,是首位「子承父業」的總理,是歷來第二年輕的加拿大總理。

執政近10年的杜魯多近期在內政方面亦有不少打擊。長期效力杜魯多內閣的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上月中辭職,指與杜魯多存在政策分歧。杜魯多其後重組內閣時,多名部長亦宣布不連任。杜魯多所屬的自由黨有20多名國會議員相繼要求他辭職。實行大麻合法化、倡導墮胎權、引入合資格人士安樂死權利、禁止性傾向轉化治療等政策亦引發不少爭議。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