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Tag: 中國

一國兩制迎來最終新台階
作者:袁彌昌2025-01-22
以前一國兩制是為了成就香港,現在卻是香港在成就一國兩制,助它踏上國際舞台與新台階。依筆者所見,隨着國際形勢與經濟環境日趨嚴峻,內地需要吸引更多外來投資,可能繞過大灣區直接與國際接軌。
聲稱收回巴拿馬運河  特朗普劍指中國
作者:趙靈敏2025-01-22
巴拿馬運河歷史回顧:開鑿源於航運需求,美曾長期控制,現由巴拿馬管轄。中國企業參與運營引發美方擔憂,特朗普言論突顯中美在該區域的競爭。
黃錦輝教授:土耳其和美國為何對敘利亞虎視眈眈? 中國為何要警告新總統朱拉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21
土耳其和美國為何對敘利亞虎視眈眈? 中國為何要警告新總統朱拉尼?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TikTok在美國的命運會如何?
作者:施永青2025-01-21
拜登TikTok禁令期限屆滿,TikTok拒絕出售並暫時下架。此舉將燙手山芋丟給特朗普,因TikTok在美用戶眾多,禁用將引發反彈。特朗普十分清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字節跳動要繼續在TikTok有控股權,美國必須為它裝防火牆,以免美國人的個人資料落入中國的手裏。
關品方:美國過去8年不斷打壓 歐洲付出了什麼代價? 2025年中國和歐洲關係有機會改善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17
時事評論員關品方認為,踏入特朗普2.0的今後四年,由於變數極多,中歐之間現在有極佳的機會在新的層面上建立戰略對接,不論是德國、法國還是意大利,甚至第二層級的歐盟國家都值得認真考慮。
張翠容:中東戰火連年 美國與以色列是幕後黑手? 區內恐怖主義組織活躍 將怎樣威脅中國安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16
中東陷入戰火連年,美國和以色列是幕後黑手? 區內恐怖主義組織活躍正在威脅中國安全?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張翠容的分析。
2025年是轉折年嗎?
作者:張建雄2025-01-16
不論你對特朗普和馬斯克說的每一句話信以為真,還是不理睬,所謂美式民主都會倒退,主要在四大支柱:共享繁榮、發言權、專業治理、有效的公共服務。
譚新強:特朗普欲擴大美國版圖 是否門羅主義升級版? 可以拿什麼籌碼與中國談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14
特朗普欲擴大美國版圖 是門羅主義升級版? 中國GDP佔美國超過一半,特朗普在中美峰會前想拿到什麼籌碼? 一起聽聽投資人譚新強的分析。
超級安全的西方未必安全
作者:張建雄2025-01-13
美聯儲局在2024年9月後大降息,那只是短期,但長期利率都在攀升,因為市場認為風險高了。
趙靈敏:全球亂象頻生有哪三個原因? 2025年對中國、美國、俄羅斯為何至關重要? 中國當務之急是做什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10
全球亂象頻發有哪三個原因? 2025年對中國、美國、俄羅斯為何至關重要? 中國當務之急是做什麼?一起聽資深傳媒人趙靈敏分析2025年的15個世界趨勢。
陳文鴻教授:冷戰與熱戰逐步擴大 中國盛世如何受損? 全球因美國而進入亂世 各國只能選擇造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10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踏入21世紀,中國可稱進入盛世,唯需要防範西方圍堵,以及不穩定的外部環境(亂世)。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2025年前瞻  中國和歐洲的關係有機會改善嗎?
作者:關品方2025-01-10
踏入特朗普2.0的今後四年,由於變數極多,中歐之間現在有極佳的機會在新的層面上建立戰略對接,不論是德國、法國還是意大利,甚至第二層級的歐盟國家(例如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葡萄牙等,以及北歐和中歐部分國家)都值得認真考慮。
趙雨樂博士:日本石破茂政權弱勢 韓國尹錫悅陷彈劾危機 美日韓鐵三角會出現鬆動嗎?中日與中韓關係能否回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9
日本石破茂政權弱勢,韓國尹錫悅陷彈劾危機,美日韓鐵三角會出現鬆動嗎?中日與中韓關係能否回暖?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特朗普真要對丹麥用武?
作者:崔少明2025-01-09
中方對世界和平果真如此給力,善莫大焉,特朗普也應該感激。否則一上任就成戰時總統:軍費如流水,收入如斷崖,肯定非這位商人所願。
杜魯多辭任加總理  趙雨樂:顯示以後美國盟友代價高  加國能否急另闢活路存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7
杜魯多請辭總理,學者趙雨樂認為突顯美國盟友代價高昂,加拿大難以短期內另闢蹊徑。
陳文鴻教授:美國將如何推動全球針對中俄伊朗戰爭混合行動? 特朗普重返白宮 為什麼美國盟友最害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6
美國將如何推動全球針對中俄伊朗戰爭混合行動? 特朗普重返白宮 為什麼美國盟友最害怕?一起聽聽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的分析。
黃錦輝教授:特朗普要買下格陵蘭島有什麼戰略考慮? 對貿易戰、科技戰有何影響? 中俄如何應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6
特朗普要買下格陵蘭島有什麼戰略考慮? 對貿易戰、科技戰有何影響? 中俄如何應對?
張翠容:美國早年如何殘暴奪取巴拿馬運河控制權? 特朗普恐嚇降低通行費 意圖打壓中國影響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2
美國如何一步步奪取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特朗普恐嚇降低通行費,意圖壓抑中國的影響力?一起聽聽資深作者張翠容的分析。
平民的美國終見帝王
作者:崔少明2024-12-19
特朗普當選後至今,一派帝皇作風,完全推翻了美國立國的平民信條。獲提名的十幾二十名大員,不是親戚就是鐵粉,家人似乎有三至四個。中國古話「舉賢不避親」,特朗普倒是做到了!
雷鼎鳴教授:習近平一帶一路戰略部署為何令美國難以安寧? 中國怎樣善用基建優勢幫助落後國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2
習近平親證錢凱港開幕,將打破美國航運業壟斷? 中國幫助落後國家發展有什麼利益?一起聽聽澳門科技大學雷鼎鳴教授的分析。
雷鼎鳴教授:特朗普要求政府大刀闊斧改革 馬斯克怎樣做得到? 未來兩三年地緣政治動盪 中國如何應對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9
特朗普要求美國政府改革,面臨內部壓力? 未來兩三年地緣政治仍繼續動盪? 一起聽聽澳門科技大學雷鼎鳴教授的分析。
趙雨樂博士:南韓總統尹錫悅頒布戒嚴又解嚴 如何淪為政治鬧劇? 將地區不穩因素歸咎中國 緊跟美國路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6
南韓總統尹錫悅頒布戒嚴又解嚴,如何淪為政治鬧劇? 將地區不穩因素歸咎中國,緊跟美國路線?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台灣一個文化時代的終結
作者:崔少明2024-12-05
初看媒體大標題,以為瓊瑤因高齡而離世。看下去方知是自我了斷。原來,瓊瑤堅持要自己決定怎樣走完人生最後的一程,拒絕等到自己老到或病到難以自主時,繼續受苦。她贊成安樂死,但台灣未合法,如今私下選擇這條路。
許楨教授:中國造船業能超越日韓 得力於哪些因素? 香港人在國家現代化能扮演哪些角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2
中國造船業能超越日本和韓國,得力於哪些因素? 香港人在國家現代化能扮演哪些角色?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教授的分析。
張翠容:中國拿下秘魯錢凱港 將威脅美國後花園? 一帶一路國家政局動盪不安 中國投資如履薄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2
一年一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今年再度在秘魯舉行,不過,最惹大家關注的,還是由中資企業中遠海運獨資的秘魯錢凱港。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張翠容的分析。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李效良教授:特朗普復出與地緣摩擦夾擊 全球供應鏈出路何在? 中國將怎樣破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8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大權在握、重返白宮,供應鏈出路何在?大中華區的企業面臨挑戰,如何做對應對措施?為什麼解決「牛鞭」帶來的供應鏈問題有其必要性?現代供應鏈管理之父李效良教授與您真誠分享。
魯比奧倘當美卿 勢面對重重挑戰
作者:黃錦輝2024-11-26
特朗普當選後迅速着手組建下屆政府的領導班子,首選忠於他的候選人,國務卿一職提名了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奧。魯比奧以極端反華立場著稱,與特朗普的抗華理念不謀而合,但缺乏國際外交經驗。
許楨教授:特朗普全方位打壓 對人民幣將有什麼影響? 美擬發動金融戰突襲聯繫匯率 中港如何應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3
特朗普全方位打壓下,人民幣將如何受影響?美擬發動金融戰,聯匯制度遭突襲風險升,中港應如何應對?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教授的分析。
陳文鴻教授:債務危機是特朗普的最大挑戰? 美國外交戰略混亂 中國能否從中得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2
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特朗普挑選他的外交與國家安全團隊,是以反華為標準,反映出他的大戰略建基在反華之上。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譚新強:特朗普提名了哪些反華官員值得關注? 挑戰美元霸權 中國有什麼撒手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1
投資公司總監譚新強認為,後特朗普年代美國或許只剩下禮崩樂壞的政治制度,中國必須取主動,不止科技要進步,經濟的結構性改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