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灼見名家第三屆財經峰會──2021大灣區新商機」5月7日(周五)假金鐘萬豪酒店舉行,是次財經峰會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商機及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可發揮的作用。本社邀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他在致辭中指出,香港是大灣區四大發展引擎之一,擁有世界級的金融市場、一流大學、司法獨立等優勢,可為多個行業帶來機遇。他透露,金管局快將推出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方便投資大灣區內的銀行產品。以下是陳司長發言全文:
文社長(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非)、潘博士(灼見名家董事局主席潘燊昌博士)、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晨!我很高興出席灼見名家的財經峰會。
今日峰會的主題是「2021大灣區新商機」。粵港澳大灣區這個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亦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轉眼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公布超過兩年。這兩年間,世界正經歷百年未見之大變局。經濟重心正在由西向東移,國家的綜合國力大大提升,國際政治格局亦同時起了深刻的變化。而在這背景之下,國家在今年較早前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當中提出的國家長期發展戰略和政府工作重點,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因此,我們在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商機時,必須參考這兩份重要文件,了解內外環境的變化,思考當中有關香港的論述和含意。
新發展三大支柱:內需、科技、開放
針對今天的主題,《十四五規劃》中有4點值得我們特別留意:
第一,《十四五規劃》提出了香港的定位,明確指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扼要來說,是八個中心及兩個樞紐,和繼續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服務業。
這些定位中既有香港傳統優勢範疇,亦包括一些新的角色和功能,例如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藝術中心等。而在創科方面,今次更明確了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和整個大灣區在這方面的互補和合作。這些都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路向、新指引。
第二,《十四五規劃》中提及4個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當中除了大家經常談及的前海、橫琴外,還有南沙,以及首次被納入的深港河套,意味着位處一河兩岸的科技創新合作區將是粵港澳合作的一個重要節點。
第三,《十四五規劃》要求「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並強調「經貿、科創合作關係,深化並擴大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由此可見國家對於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非常支持和抱有一定期望。
第四,《十四五規劃》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國家應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深刻變化而作出的部署、是一個長期的發展戰略,以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及更安全的發展。而內需、科技和開放是這個新發展格局的三大支柱。
內需方面,國家將以創新驅動有內涵的增長。而內地中產人口不斷擴大,預計將由現時的4億人,增加至10年後的8億人,亦將會為內需提供持續的推動力。
科技方面,國家提出要自立自強,以應對外部的壓制和打擊,透過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減少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倚賴,同時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例如新材料,以支持經濟轉型,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
至於開放,就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開放型經濟基礎之上,打通內外循環,進一步優化與外部的分工合作關係。同時,通過高質量的雙向開放,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互惠發展關係,突破部分西方國家的圍堵。
那麼香港在大灣區的發展中會迎來什麼新商機呢?香港是大灣區發展的四大核心引擎之一,有着「一國兩制」的獨特制度優勢;大家都熟悉的簡單低稅制;貨物、資金、人才、資訊自由進出;普通法體系;法治和司法獨立;一流的大學和基礎科研力量;世界級的金融市場和廣泛的國際網絡等,能夠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
大灣區是香港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最佳切入點,亦是香港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空間,可以為香港多個行業帶來龐大的機遇,開拓更廣闊的增長空間。今日峰會稍後會探討金融科技的新趨勢和大灣區的現代產業。現在容許我借用這兩個產業為例子和大家說說特區政府在這些方面的工作。
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渠道
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十四五規劃》一如既往在多方面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深化並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香港金融管理局正與人民銀行及澳門金融管理局敲定跨境雙向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實施細則,很快便會落實推出,讓包括香港、澳門和大灣區內9個城市的居民可跨境投資區內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滿足居民的理財需要。
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已發展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和外匯及場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場,並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與服務。特區政府也不斷與業界和內地相關當局探討,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例如,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就「債券通」南向開通的實施細則,亦已準備就緒,相信亦會很快落實。
此外,香港繼續擔當內地企業可靠的融資平台,提供多元化的資本。現時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超過一半為內地企業,並佔香港股市總值超過80%。我們的年度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總額在過去的12年間,七度位列全球第一。去年,香港的首次上市集資總額達4001億港元,較2019年上升27%,位列全球第二。今年第一季度集資活動依然非常暢旺,首次上市集資總額超過130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約820%,也較2019年同期升約530%。
上述的蓬勃發展,得力於我們在2018年4月實施了新的上市制度,便利「同股不同權」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未有收入或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等在港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內地企業到香港作第二上市。新上市制度實施至今,已有50間公司循該制度在港上市,總集資額超過5000億元。這不但強化了香港作為首選上市平台的競爭力,亦活潑了我們的股票市場,更為國家創新發展,尤其大灣區的創科企業,提供國際融資渠道。
去年我們平均每日股票市場的成交額是接近1300億元,相對於2019年,當時只有不足900億元,今年首3個月,平均每日有1000多、接近2000億元。當我們推動這發展時,既可以為國家創新發展和大灣區的創科企業提供一個國際融資的渠道,同時令我們的股票市場能不斷向前提升。
提供稅務優惠吸引全球私募基金落戶
另一方面,大灣區是全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為香港的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提供龐大的機遇。為強化我們的競爭力,我們最近引入了有限合夥基金制度,同時給予新的稅務優惠,吸引世界各地的私募股權基金落戶香港,這舉措同時會便利內地企業吸納海外資本以擴展業務。我們亦準備修例,吸引在其他境外地方的私募基金轉移來香港落戶,我們會為它們提供同樣的優惠。
至於風險管理方面,我們已於今年3月實施新的規管架構,利便保險公司在香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包括巨災債券)。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推出為期兩年的「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目的便是要吸引海內外保險企業和機構來港發行這類產品。此外,我們正爭取盡快落實香港保險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
綠色發展是全球大趨勢。香港的金融服務業也需要積極地把握全球在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商機。近年,我們正積極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引導資金流向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
去年我們成立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以便全面協調和推動有關的工作。我們將於今年中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
特區政府還將定期發行綠色債券,我們會將「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的借款上限提升一倍至2000億港元,從而讓我們於未來5年,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合共約1755億港元等值的綠色債券,其中包括綠色零售債券。部署可為香港和區內的潛在發行人提供重要的基準,並吸引更多機構使用香港的資本市場和專業服務,包括綠色金融認證服務,以募集資金支持大灣區的綠色企業和項目,推動大灣區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一區兩園匯聚國際創科企業與人才
創新科技方面,《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把深港河套納入為粵港澳大灣區4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創科發展的堅定支持和重視。特區政府會全力推進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建設,並與對岸的深圳科創園區共同組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現一國兩制下的「一區兩園」,匯聚國際創科企業、科研機構和人才。
全面發展後的河套創科園將提供約12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規模約為目前香港科學園的三倍,第一批次的8座樓宇可於2024年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
此外,中央政府在2019年11月公布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的限制。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內地的分校、醫院和分支機構如能符合特定條件,可列為試點單位,獨立申請人類遺傳資源出境來港進行研究,有利香港在醫藥和醫療科技方面的研究和發展。至今已有3所香港的大學在內地設立的分校或醫院獲科技部確認符合特定條件,可列為試點單位。
考慮到科研人才對創科發展十分重要,特區政府最近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計劃共設2000個名額,讓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科技公司,可招聘STEM學科的大學畢業生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參與創科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以鼓勵他們了解兩地的最新創科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的創科事業發展機遇。計劃推出至今反應非常熱烈,已有約200多間企業提交超過2300個職位空缺,當中超過一半為創科職位。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會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加大力度支持大學吸引國際知名的STEM學者和其研究團隊來港,進行STEM相關研究工作,讓本港大學的創科研究活動更上一層樓。我們會着力推動大學研發成果的應用和商品化,並鼓勵知識和技術的轉移以惠及社會。創科局及教育局正敲定計劃詳情。
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和三種貨幣的基礎上建設,國際上沒有先例。特區政府在去年11月正式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並委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專職推進有關工作。我們會與中央相關部委、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政府以及澳門特區政府緊密聯繫,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尋求政策的創新和突破。我們亦會繼續與本地持份者緊密溝通,並透過宣傳推廣活動,加深社會各界對大灣區的認識,鼓勵各界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
我相信,香港只要繼續發揮好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大灣區內兄弟城市攜手同行,優勢互補,一定可以和整個大灣區共同開創亮麗的發展前景,為國家在新時代、新格局和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征程上作出貢獻。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峰會圓滿成功,各位朋友身體健康、生意興隆。多謝大家!
原載於政府新聞處,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