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有一音gɐm22(音同「禁」的陽去[第6聲])而義為「按」的詞。如「gɐm22鐘」就是按鈴,「gɐm22低渠(佢)個頭」就是把他的頭按下。有把這個詞寫作「撳」的,也有寫作「㩒」的。到底哪一個寫法正確呢?(粵語詞彙研究所:佢)
「撳」的考證
《現代漢語詞典》「撳」條(以「搇」為異體字,漢語拼音qin4)。釋曰︰「⟨方⟩動按︰撳電鈴。」《漢語大詞典》「搇1」條︰「用手按;按。《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裴老九]趕近前把手向劉公臉上一搇道︰「老忘八!羞也不羞!」』清袁于令《西樓記・空泊》︰『閏一更漏鼓還僥倖,搇不住兩岸雞鳴。』」
查《集韻》・沁韻・丘禁切「撳」︰「按也。」《類篇》手部「撳」,所載音義與《集韻》同。又《漢語大詞典》「撳」條︰「用手按。《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忽然一陣旋風,攪到經邊一掀,急得辨悟忙將兩手撳住,早把一葉吹到船頭上。』……」
其實在古代的字書、韻書裏,我們是無法見到「撳」的蹤影的。只要細心一看,兩字都「从手」,只是聲符由「衾」轉換成「欽」,而「衾」、「欽」於《廣韻》根本是同音的 (侵韻・去金切),可見在明人的文學作品中寫作「撳」的,其實就是與「搇」同一音義的詞。
不但明人的字書,如梅膺祚的《字彙》,未收「撳」字,甚至清朝的《康熙字典》亦未收「撳」字,可見「撳」確是明時的「俗字」,而其正字就是跟它同音同義的「搇」。
原來不但筆者有此看法,生活於清末民初的張慎儀,亦認為「撳」乃「搇」的俗字。其《蜀方言》云︰「手按物使不動曰 。」又附注云︰「俗作『撳』,無此字。」
「搇」才是本字?
「丘禁切」粵音本當讀kɐm33(「丘」是溪母字,所以聲母是k-),但陰去轉讀陽去的例子不少,如「做」(明梅膺祚《字彙》人部「做」︰「臧祚切,『租』去聲。」本當讀陰去dzou33[音同「灶」],今讀陽去dzou22[音同「造」])、「付」(廣韻・遇韻・方遇切,本當讀陰去fu33[音同「富」],今讀陽去fu22[音同「父」])、「棟」(《廣韻》・送韻・多貢切,本當讀陰去duŋ33[音同「凍」],今多讀陽去duŋ22[音同「洞」])。
陰去(第3聲)kɐm33轉讀陽去(第6聲)就是kɐm22,但是粵語陽去聲沒有送氣音,只有不送氣音,所以本讀送氣的kɐm22的,就讀成不送氣的gɐm22。「搇」音gɐm22,而義為「按」,顯然就是「gɐm22低」(按下)的gɐm22的本字。
白維國《白小說語言詞典》又有「撳頭低」條︰「硬按低頭,喻屈服。[例]陳希真那厮極刁猾,他豈肯一番厮打之後,便這般撳頭低?(《蕩寇》・七四)」這就不免令我們想起「牛唔飲水唔gɐm22得牛頭低」一句俗語。(粵語詞彙研究所:唔)
「㩒」的考證
「㩒」字早見於《說文》,但其實是「捦」(「擒」)字的「或體」而已。《說文》手部「捦」(今據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本)︰「急持[也。一曰︰持]衣䘳也。从手,金聲。或从禁。(巨今切)」湯可敬引錢坫《說文解字斠詮》云︰「《三倉》︰『手捉物也。』今『擒』字如此。」
雖然「㩒」字《集韻》有沁韻・巨禁切一音(粵音即gɐm22),但其義仍為「持也」。「持」只是握持、拿着的意思,與「按」略有不同,所以以「㩒」為表「按」的gɐm22的本字就嫌不夠精確。
《集韻》・沁韻・巨禁切一音下又有「扲擒」條,云︰「提也。或从禽。」(黃氏案︰各本《集韻》均作「提也」,其實當作「捉也」,宋刻本及《類篇》可證)同一「小韻」(也就是完全同音的一組字)有「鈙㩒」︰「持也。或作『㩒』。」
這些字查《類篇》就能一目了然。手部「捦㩒擒扲」︰「渠金切。《說文》︰『急持衣衿也。』或从禁、从禽、从今。『㩒』又巨禁切。持也。『擒』、『扲』又巨禁切。捉也。……」查《漢語大字典》「捦、㩒、擒、扲」四字均無「按」義。
由此可見,以「㩒」為gɐm22的本字是音準而義不準;反而以「搇」為gɐm22則是音準(當中涉及合理音變)義準,而「撳」則是「搇」的俗字,不過猶勝於「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