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Tag: 哈佛大學

趙汝恒教授:美留學政策朝令夕改 港把握機遇吸人才
作者:編輯精選2025-06-19
特朗普政府威脅凍結哈佛大批撥款等事件震動了美國高等教育界,對香港的教育、人才競爭和國際形象等多個方面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申請入讀長春藤大學 怎樣增加成功率?
作者:英智傑2025-06-15
長春藤聯盟大學「優先申請」與「提前承諾申請」渠道,錄取率通常高於常規申請,但這也伴隨着更高的準備要求。
雷鼎鳴教授:中國已經摸清特朗普談判手段? 白宮留難哈佛外籍生 為何對美國傷害更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13
美國總統特朗普留難哈佛等大學的外籍生,為何對美國衝擊更大? 當地的排華風潮倒逼科技界回流?聽聽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教授的分析。
張翠容:特朗普為何咬着哈佛不放? 師生怎樣抗衡強權壓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13
資深傳媒人張翠容認為特朗普痛恨這些國內頂尖高校,皆因大部分都是左傾並成「自由派堡壘」,而且是「覺醒文化」的發源地、精英培育之地。
黃錦輝教授:特朗普偏袒以色列 打壓頂尖高校將自食其果? 亟欲建立威權政府 東升西降有利中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11
美國總統特朗普持續向國內高校施壓。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特氏偏袒以色列,加上在高校佔主導的自由派多與共和黨相向而行,因為不惜一切施壓。
趙雨樂博士:特朗普向哈佛開刀 如何自毀美國軟實力?白宮管治班子不學無術 內政外交註定失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10
特朗普向哈佛開刀,是向外國文化宣戰?哈佛學者費正清、賴世和,如何向西方展示亞洲文化面貌?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狂人政治凌駕教育 恐毁美百年基石
作者:黃錦輝2025-06-10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治國理念過分短視,對美國教育發展百害而無一利。教育是中立的,絕對不應該被政治凌駕。若然特朗普不盡早懸崖勒馬,恐怕美國教育的百年基石將會毁於一旦。
6月畢業天 美大學生展現艷陽下的勇氣
作者:張翠容2025-06-10
當加沙所有學校都被夷為平地,學生們失學失語之際,美國大學生有責任為他們發聲,無懼特朗普政府的打壓,拿出勇氣,就在艷陽高掛的6月天。
何志平:特朗普施壓哈佛大學 志在清除自由派勢力? 美國社會陷撕裂 自掘墳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06
美國特朗普政府近日不斷向哈佛大學施壓,時事評論員何志平認為,這不是孤立政策衝突,亦非簡單資金卡脖子,而是要改寫大學自治邊界、重塑高教價值理念的一次政治出擊。
陳景祥教授:向頂尖學府宣戰 特朗普何故自毀美國百年基業? 政府以反猶示威打壓哈佛 竟封殺中國留學生有何陰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6-05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反猶太示威施壓哈佛大學,禁止招收國際學生。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專業應用教授陳景祥認為,此舉將自毀美國百年基業,又質疑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決定與理由不符。
狂人亂揮大棒 美還剩多少蜜糖?
作者:雷鼎鳴2025-06-05
從1976年開始,美國年年貿易赤字,反映美國給予其他國家的物資,年年少於其他國家給她的。這是別國給美國送胡蘿蔔,美國花霍,已沒有胡蘿蔔送人。剩下的便是大棒,蜜糖也所餘無幾,不夠用了。
特朗普對外對內都只有一道板斧
作者:施永青2025-06-03
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還在進行,中國可不要被特朗普的開天殺價牽着鼻子走。中國不但要落地還錢,還應該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
美國趕客 香港大學教育躺贏
作者:譚新強2025-06-02
港大、中大和科大等都大興土木,大舉增加收生,主要歡迎不再選擇去美國的學生。相信不止學生,連不少華人教授都將離開美國,回歸內地和香港。
留學生變成磨心
作者:劉銳紹2025-06-02
特朗普傻招亂出,自傷多於傷人。所以,這類事例只能教訓世人,不要因為看到一點不利之處,就毀了全局棋,中外如是!
遇人殺人 遇佛殺佛──哈佛禁令的震撼和啟示
作者:陳景祥2025-05-31
美國最強的軟實力就是高等教育,多家頂尖學府都是世界各地優秀學子夢寐以求希望入讀的地方,如今卻成為特朗普整治的對象。長遠而言,美國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優勢會否逐漸式微?
特朗普閹割哈佛 突顯美國社會撕裂
作者:何志平2025-05-30
特朗普的一系列舉措並非一時之舉,而是基於「2025計劃」精心設計的藍圖,以反猶主義之名對美國高等教育進行意識形態清洗,一步步重塑美國深層體制與價值觀。
特朗普圖逼美國的大學就範
作者:施永青2025-05-27
這次為了對付哈佛大學,特朗普終於找到了更直接了當的方式,就是透過國土安全部取消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這是國土安全部的法定權力,哈佛大學想透過向法院提告的方式,阻止國土安全部這樣做並不容易。
哈佛入稟反禁收外籍生禁令 一場學術自由與國家安全的法律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5-26
白宮矛頭終於指向哈佛,在雙方各不相讓下,一場圍繞學術自由與國家安全的法律戰正式展開,美國法律界普遍認為,在聯邦大法官保守派佔較大優勢下,美國政府勝訴機會高出一線。
全球頂尖人才自然傾向留美學習成笑話
作者:張建雄2025-05-26
哈佛6800名海外學人,20%是中國來的,美國吹的「全球頂尖人才自然傾向留美學習生活」變成笑話。到加拿大也有點亂,香港急急招手,安置這1280人不難,日後只會更多。
小丑魔王 柑桔醬老菜脯蝦蝲蒸龍蝦
作者:李文基2025-05-25
今次和大家分享的菜餚是柑桔醬老菜脯蝦蝲蒸龍蝦。
緬懷時代的智者──奈伊教授
作者:黃賢2025-05-13
1970年我進大學,就挑選了奈伊(Joseph Nye)主持的國際關係Freshmen Seminar。這種只收一年級學生的小組討論課要經過老師面試,課程要求很高,年終還要交有份量的報告。我中學就對歷史、國際關係有興趣。
中國奮進 美國自殘 強弱逆轉
作者:雷鼎鳴2025-05-08
美國最重要的服務業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美元霸權,要維持此霸權,最重要的是保持世界人民對美元的信心。但特朗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戰已使到此信心大幅減弱,「股債屆三殺」在4月初出現,已現美元危機的徵兆。這不就是自殘行為嗎!
奧巴馬、史丹福支持哈佛拒遏反猶太 國安部指可能失去招國際學生資格 特朗普取消免稅 凍結23億補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7
美方凍結哈佛大學22.6億美元補助及6000萬美元合約,因其拒絕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等要求。國土安全部警告哈佛大學,若未能於月底交出外籍學生的非法及暴力活動紀錄,將失去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哈佛堅決維護學術自由,獲奧巴馬及其他大學支持。此舉或影響美國創新產業及全球競爭力。
善經濟理論的發軔
作者:何日生2024-10-18
不確定因素愈來愈多,企業再詳盡的預先計劃、策略,一旦面對極具變動的環境都會失能。唯一能憑恃的是信念與企業體現的核心價值。
哈佛大學Project Zero的思考範式
作者:吳家豪2024-03-04
在10種思維範式的指導下,學生們不僅能夠在課堂上展示更深層次的思考,還能將這些思考策略應用到日常生活和未來的學習中,有助師生營造一個更具思考力的學習環境。
「新南方」視角:嶺大與哈佛合辦學術研討會 以香港為坐標 探討當代先鋒文藝
作者:編輯精選2023-12-07
研討會吸引逾600名線上觀眾及100名線下師生到場,與一眾嘉賓共同探討當今最具「先鋒」(avant-garde)性的文學或藝術生產,更以「香港」為地理坐標和勘察視角,思索先鋒未盡的潛能。
研究女性勞動市場 哈佛女學者獨得諾貝爾經濟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0
2023年最後一個揭盅的諾獎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已頒授予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戈爾丁,以表彰她在勞動力市場性別差距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她是有史以來第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女性得主,及唯一獨得此獎的女性。
香港版的鐵姑娘
作者:廖書蘭2023-08-11
黃淑儀可以說是在獅子山下長大的香港鐵姑娘,刻苦上進,獨立自主,勇往直前,不屈不撓,有鋼鐵般的意志。
美國:批判性種族理論
作者:程介明2023-07-21
批判性種族理論原來只是一種學術理論,是認為美國目前為了克服種族歧視的政策與措施,只不過是表面的招數。目前美國的建制其實在不斷加深種族矛盾;而種族矛盾的受害方,處境只有愈來愈不堪。
網絡湧現保健迷思,到底是杞人憂天還是危言聳聽?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17
醫學並非信仰,醫學是根據證據行醫。話雖如此,這也不代表醫學全然為真。我們現在之所以採用這些療法,乃是基於大量證據證明它們的用處。光是宣稱它如有神效,稱不上理由,一點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