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ul 15 2025 19:25:3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哈佛入稟反禁收外籍生禁令 一場學術自由與國家安全的法律戰

白宮矛頭終於指向哈佛,在雙方各不相讓下,一場圍繞學術自由與國家安全的法律戰正式展開,美國法律界普遍認為,在聯邦大法官保守派佔較大優勢下,美國政府勝訴機會高出一線。
整理:羅耀強

5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學(簡稱哈佛)招收外國學生,此項禁令震驚美國,以至全球學術界,翌日雖然遭到地方法官布羅斯(Allison Burroughs )發布臨時禁制令,但這場由反猶主義所引發的白宮與哈佛之間法律戰很可能演變為馬拉松式訴訟。

該項禁令賦與國土安全部撤銷哈佛大學「學生與交流訪客計劃,SEVP」認證的權力。SEVP是一個管理外國學生的政府資料庫,取消SEVP認證資格變相禁制哈佛下學年招收國際學生,現有外籍留學生也須轉校以維持合法留美身份。

今次地方法院頒布臨時禁制令,令部分在哈佛修讀的外籍生暫時舒一口氣,但對於今年報讀的新生,未來幾年仍可能冒上未能完成學業的風險。

外籍生通常支付全額學費,不僅促進美國經濟,同時也從中補貼美國學生支出。(Shutterstock)
 

特朗普續炮轟哈佛不披露學生資料

特朗普周日(25日)在其Truth社媒平台發帖,繼續狙擊哈佛高達31%學生為外籍生,而這些國家有部分對美國一點也不友善,他還稱政府想了解這些外國學生的國籍和姓名是很合理的要求,因為聯邦政府給與哈佛數以十億美元,但哈佛遲遲不肯披露。

25日晚,特朗普在新澤西州準備搭機返回華府時,再度抱怨外籍生搶走美國學生就讀哈佛的名額。然而,根據美媒The Hill報道,哈佛於2024-25學年招收了6800名國際學生,佔學生總數的27%,而非特朗普所稱的31%。

報道指出,外籍生通常支付全額學費,不僅促進美國經濟,這筆收入同時也補貼美國學生支出。

不過,哈佛受到特朗普切斷聯邦研究經費及其對外籍學生的攻擊,或對學校財政及聲譽造成損害。

特朗普政府一直批評哈佛,在打擊反猶太主義、改革其聘用與招生制度方面做得不夠,在國土安全部宣布禁止為哈佛的外籍生批出入境簽證後,哈佛隨即入稟控訴國土安全部,指其「公然違反」法律與言論自由。在禁令頒布約數小時後,地方法官布羅斯批准哈佛提出的緊急呈請,以避免「直接且無法彌補的損害」。

布羅斯表示特朗普此舉已幾乎影響哈佛現有學生群體的危機。(Wikimedia Commons)
 

法院急頒禁制令阻政府行動 

布羅斯表示,立即發布禁制令是有必要的,否則哈佛「將在有機會聽取各方意見之前遭受直接且無法彌補的損失」。她計劃於5月29日舉行聽證會,考慮長期阻止特朗普政府的行動。目前此舉已幾乎影響哈佛現有學生的危機,其中一些學生預計將在幾天後畢業。

哈佛校長加伯(Alan Garber)上周四在一份聲明中批評政府:「我們譴責這種非法且無理的行為,它危及哈佛大學數千名學生和學者的未來,並對全國各高校無數來到美國接受教育、實現夢想的學生起到了警示作用。」

自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他開始着手重塑美國高等教育,4月初政府以多家常春藤學府打擊反猶太主義不力,凍結其聯邦資助,包括康奈爾大學近10億美元、西北大學7.9億美元等。

如今白宮矛頭終於指向哈佛,在雙方各不相讓下,一場圍繞學術自由與國家安全的法律戰正式展開,美國法律界普遍認為,在聯邦大法官保守派佔較大優勢和聯邦政府強大的資源下,美國政府勝訴機會高出一線。

《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是為了確保行政部門遵守法律並在採取行動之前考慮事實。(Shutterstock)
 

狙擊哈佛與禁穆斯林入境情節類似

特朗普1.0於2017年1月27日曾簽署一項名為《阻止外國恐怖分子進入美國的國家保護計劃》的行政令,當時他同樣以這些國家對美不友善為由發難,其後事情發展與今次狙擊哈佛有很多雷同之處。該禁令試圖阻止7個位於中東及非洲、且為穆斯林居多的國家的人民入境美國,但遭華盛頓州入稟,獲地方法院頒布臨時禁制而暫停執行,同年2月9日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作出終審,維持地方法院的判決。

儘管特朗普第一項行政令以程序問題遭法院駁回,但他於2018年3月6日再簽署新的「特朗普旅行禁令」,代替原來的行政令,最終於同年6月26日獲最高法院5名傾向保守的大法官以5比4通過,如今最高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法官的比例為6比3,假設特朗普完成所有應該走的法律程序,當這場法律戰上訴至最高法院時,白宮勝訴機會顯然高出一線。

值得一提的是,作出臨時禁制令的地方法官伯勒斯早年由前總統奧巴馬任命,她原本已負責審理哈佛早前入稟法院企圖以違反《第一修正案》及《行政程序法》(簡稱 APA)為由反對特朗普的干預。

《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是為了防止非理性、情緒化、毫無根據的決策,其目的不是實質性地推動任何特定議程,而是確保行政部門遵守法律並在採取行動之前考慮事實,它確實規定聯邦機構不應該無故突然改變程序。

President Donald Trump presents the newly-created “Medal of Sacrifice” to three fallen officers’ families from the Palm Beach County Sheriff’s Office, Monday, May 19, 2025, in the Oval Office. (Official White House Photo by Joyce N. Boghosian)
特朗普暫停聯邦資助對美國菁英學府的影響不如想像般大,但在一定程度困擾校內科研運作。(白宮Flickr)
 

暫停聯邦資助來打擊反猶是毫無意義

哈佛認為,透過暫停聯邦醫療和科學研究資金來打擊反猶太主義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毫無預警地顛覆了他們所期待的官方程序。該大學在訴訟中表示:「幾十年來,哈佛大學在預算和財務規劃方面一直依賴完善的聯邦財政援助流程,包括人員配備、基礎設施、設施和設備採購以及長期投資決策。」

對於今次批出禁制令,法官伯勒斯解釋,立即發布限制令是必要的。她計劃於 5 月 29 日舉行聽證會,考慮對政府的行動進行長期阻止。目前,此舉可能會阻止一場即將影響哈佛現有學生群體的危機,其中一些學生預計將在幾天後畢業。

一般認為,特朗普暫停聯邦資助對美國菁英學府的影響不如想像般大,但在一定程度困擾校內科研運作。與許多國家不同,美國大學擁有獨特的財政結構,依靠高度多元化的運營模式,尤其是捐贈基金,聯邦資金只是其中一環。

哈佛捐贈基金規模為全球高校之首

以哈佛為例,其捐贈基金在2024年將達到532億美元,為全球高校之最,甚至超過約旦、格魯吉亞或冰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德克薩斯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則僅隨其後。

根據全美高校經營管理者協會,NACUBO數據捐贈基金在235億到400億美元之間不等,然而這些基金並非無條件任用,大多數資金都受到捐贈人設定用途的限制,法律上只能用於獎學金、教職或特定研究計劃。

據哈佛大學披露,其捐贈基金由超過14600個獨立基金組成,幾乎全部設有限制條件,對哈佛的學術研究將造成一定困擾,而且特朗普還有對付學府的殺手鐧,就是撤銷該些院校收入免徵課稅的特權,若白宮祭出這項大招,加上它在錄取外籍生上受到限制,長遠將影響哈佛這類頂尖學府的營運。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