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升級 倒逼中國轉換增長模式
中國需要進一步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切換到國內消費。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轉市場預期需要振聾發聵的非常政策之舉,穩定了樓市和股市,就可以釋放強大的居民購買力。
中國需要進一步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切換到國內消費。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轉市場預期需要振聾發聵的非常政策之舉,穩定了樓市和股市,就可以釋放強大的居民購買力。
9月中,中國政府推出自2007年以來最重磅的刺激經濟方案,最新傳出的是中央擬於發行超長期國債6萬億元人民幣,私市股權投資基金太盟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長單偉建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較很多國家有更大的政策空間。
保交樓資金缺口可能達數萬億元,地方政府根本無足夠資金完成餘下保交樓任務。最佳和最無痛的解法,是央行通過印鈔提供保交樓所需資金,避免問題繼續拖傷經濟,引發更多惡性循環,甚至社會及政治不穩。
Gavekal 認為只要日圓止跌回升,內地和香港股市反而將是最大受惠者,估值便宜,未來前景愈來愈好。如若日圓真的跌至170、180 ,不止對日股不好,甚或將引發一場貨幣戰,連亞洲金融風暴都有可能!
內塔尼亞胡已知事態嚴重,必須想方法把美國拉回到以方一邊。內塔尼亞胡不愧為麻省理工加哈佛畢業生,聰明絕頂,竟想到此絕橋,藝高人膽大,攻擊伊朗大使館,引他們出手還擊,精準估到美國必被迫出手保衛以色列。
若不封好資本外逃漏洞,一旦出現2022至2023年美國大幅加息,或日後可能的台海或中美衝突等重大壞消息,將造成大量資本外逃,及人民幣與A股互相拉扯向下所造成的金融告急和經濟不穩。
由於夾心房需求甚大,中央政府亦可以其龐大利潤分成,成立一個持有海外資產的穩定經濟及金融基金,以便日後出現經濟、金融或匯率機時,可將其所持海外資產調回以收「勤王」之效。
內地經濟矛盾之處,就是在這不利創新投資的環境之下,貨幣政策其實很想透過銀行體系「放水」給中小企,只是效果一直不明顯。既收緊又放鬆,且看市場力量能否在夾縫中找到一線生機。
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3年前我見到上海空置的寫字樓無數。當時上海據說有38個新的商場,其中有37個是空的。商場我沒有考查過,但寫字樓的大量空置卻非常明顯。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基準利率「可能達到或接近高峰」。隨着通脹下降,利率過高,他擔心堅持貨幣緊縮對經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該局不希望犯上這樣的錯誤。
中國式現代化對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實現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這兩項任務實現了,就能夠促進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
美國貨幣政策已經黔驢技窮,沒有其他更好的手段,堪稱已進入死胡同絕境。一個經濟體要有良性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有實體經濟創造財富,另外還要資源和財富有合理分配。
香港除了要搶人才、吸引人才及培育人才外,鼓勵生育亦十分重要,鼓勵年輕人生育為未來的香港注入新動力,改善人口結構及挽留教育業界人才,方是可持續發展的正道。
2022年度諾貝爾獎的經濟學獎得主揭曉,得獎者包括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戴蒙德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商學院教授迪布維格,以表揚3人在「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
美國發起多宗經濟制裁,引發維持聯繫匯率與否的討論。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帶我們回顧貨幣的演變歷史,提出現代貨幣制度本質為信任本位。末來貨幣將會如何走下去?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想當年,我這個芝加哥學派訓練出來的學生,就是質疑貨幣政策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更不相信政府大灑金錢可以挽救長遠低迷的經濟。至於結構性改革,涉及的個別利益集團的政治利益太大了。
當低息環境維持了一段日子,市場上的業主大多已鎖定低息,貨幣政策將來的刺激效果就會打折扣。也就是說,在樓揭利率的影響下,放寬貨幣政策短期或有威力,但久而久之,政策威力就會減弱。
Twitter有推文顯示美國的自然利率近期急遽上升,由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接近0升至超過3厘,畫面非常震撼。這樣爆炸性的推文,在推特譁眾取寵兩極對立的世界頗受注意,但吵了一日,得出什麼結果?
資產負債表是大是小,相比下好像沒有什麼標準,當年2萬億美元的大數目令人震撼,誰知道金融危機完結時已積累至4萬億美元,後來縮表未成,一場新冠肺炎疫症又將規模加倍至今。
香港是外向經濟體,環球經濟不景氣,怎可獨善其身?新冠肺炎情況嚴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症似延續至秋季,甚至年底始消退。即使最樂觀估計,全面復原也需待明年,百業難免進入嚴冬。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香港經濟接連受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影響,預料失業率將會上升,樓價有下行壓力,但由於置業需求仍然強勁,相信跌幅不會過大。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本社專訪指出,美國聯儲局連續兩次於議息會議前大幅減息,美股反而大瀉,究其原因是以金融政策應對衛生危機,政策並不對焦。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