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設資金瓶頸待解。除運用政策性資金及社會資本外,建議盤活閒置商品房、平衡供需錯置、優化營運模式並強化金融支持,鼓勵市場化主體參與,建立多層次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
去年9月24日,人民銀行將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中人民銀行出資的比例,由原來的60%提高到100%,支持各地收購房地產企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租或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這有望成為當下商品房去庫存、籌集保障房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在大灣區的雙循環經濟環境下,香港與內地城市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並存。要突破「二選一」的困境,關鍵在於實現「1+1>2」的創新制度安排,將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內地的廣闊市場空間有效結合,釋放新質生產力。
儘管面臨各種挑戰和經濟體制機制的不足,中國迄今為止成功地保持了快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進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利潤也在2022年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長。那麼,為什麼過去大多數悲觀的預測並未實現呢?
儘管有着黨中央的集中領導,地方政府在經濟方面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考慮到國家的龐大規模和每個地區的不同情況,中央與地方的博弈已經有幾千年。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策演變中,地方政府的利益和作用不容忽視。
40年前,因為中國經濟體量不夠大,外匯管制的不良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中國遲早還是要放開。大概5、6年前試過,發現外匯管制一放開,外資就走掉了。我最近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採取零關稅。
中國政府要有心理準備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是非常漫長,它需要做好本分,就是在本國營造人民幣國際化條件,而國際化與否不是中國說了算,而是如何讓國際市場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