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學校教育

與自然界毫無接觸,如何要求人們認識和保護自然界?又如何可以讓人們認識到,環境惡化與改善自己的行為有關?(Shutterstock)

慢活·勞動·人類進化

人類的經濟生產,已經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純粹從供需角度看,也可以說是過量生產;或者說人類的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生活基本需求。不管如何,在經濟不太差的社會,人類進入了奢侈的生活形態。

近年不少青年人「後物質主義」的傾向,不再追逐收入與地位,而刻意營造隨意的人生,是否也是在向「慢活」發展?(Shutterstock)

效率與慢活

近年,有不少提倡「慢」的議論。有人提出Degrowth,建議不再停留在GDP硬指標,而輔以其他如生態、健康等的軟指標;其實國際社會早就有HDI人文發展指標,已用了幾十年,並沒有改變國家發展經濟話語。

香港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人口超過200萬,卻無助制止民智下跌。(Shutterstock)

民智下跌責任誰屬?

本港大專教育從上世紀90年代後飛躍發展,提升了市民的就業技能(也就是競爭力),但與提升智慧無必然關係。民智現在已跌到危險邊緣,過去兩年的社會現象就是個無情的警報。

網課讓師生有了新的學與教技能,使用由此而來的策略,最終令課堂發展成虛實互補的教學模式。(Shutterstock)

從網課學到的學習策略

網課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要求與傳統學習有很大的差異,在近一年的網課學習參與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已培養出新技能或學習策略的改變。展望恢復面授課時,老師仍會採用類似網課教學的方式,發展成虛實互補的教學模式。

教師可將在網教經驗掌握到的技巧融入實體課內,令虛擬實體教學得以互補。(Shutterstock)

網課觀察的反思

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宜從幾個月來的網課生涯中,沉澱出網教的優缺點,加以應用。某些網課缺點反而可彌補傳統教學難以適切實行的環節,加以實踐應用於面授課堂上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2014年的激烈社會衝突事件爆發,坊間開始出現對通識教育科的負面批評。(亞新社)

通識的科運與社會

作為一個學科,通識教育的發展,等同這個學科的命運都是有起有跌。《施政報告》發表後已有某些變革措施的吹風,令關心通識科發展的學者和前線人員對科運的未來走勢有所憂慮。

停課不停學除了是學校人員推動的計劃外,實際上青少年本身亦會從環境和社會實況中啟動學習。(Shutterstock)

疫症能喚起科學教育嗎

過去本地社會傾斜着重商業經濟和金融領域,因而促使升學失衡的出現,間接地令青少年規劃選科時忽略了數理科。今次疫情令社會有所轉向,學校教師亦可抓緊這個機會,重新燃點學生對數理科技學習的動機和堅持。

筆者認為,社會應該十分感激這批校長;不只是救出學生,而是這個行動喚起了大眾關注學校的功能。(亞新社)

校長犯險救人突顯學校新角色

幾個月前的「佔領大學」事件仍然為社會留下大量影像記憶,之於學界較深刻的可能是中學校長進入佔領區營救孩子。最初入校園是為救己校學生,後來變成拯救一般中學生和校友,過程細節已留在當時的報章傳媒報道。

不論參加遊行示威的、幕後做文宣的、執法者前線的人當中,都應有不少優秀新生代。(亞新社)

失去兩代人的聯想

當前社會上有種說法,把幾個月來的騷動歸因於年輕人,「年輕就是犯罪」,甚至指執法者專門針對年輕人。也有另一種說法,騷動出現後把社會的上一代人與下一代人對立起來;所以失去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兩代人!

《銃夢:戰鬥天使》的未來世界是灰暗的,令人聯想到環保議題。(《銃夢:戰鬥天使》Facebook)

賀歲片與STEM教育

近年來STEM教育成為本地的寵兒。其實電影業的出現以致發展成超級產業,就是STEM的好例子。凡大量製作電影的區域,都能藉此賺取鉅量經濟利益,電影從業員從中有可觀的實利回報。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