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胡曉明:胡法光相信市場力量 以人為本手法靈活

胡曉明:胡法光相信市場力量 以人為本手法靈活

菱電集團創辦人胡法光之子胡曉明25日 (周一)在香港書展的一個講座上,談及其父生前的公職。胡曉明表示,胡法光1952年來港,見證了70年來香港的發展、回歸和內地的改革開放。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27
2022書展檢閱

撰文、攝影(除特別註明外):曾紹樑

標籤: 公職劉智鵬居屋政黨政治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胡曉明胡法光體壇
胡曉明博士(左)與劉智鵬教授聊起香港歷史話題,甚為投契。
胡曉明博士(左)與劉智鵬教授聊起香港歷史話題,甚為投契。
0
SHARES
81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菱電集團創辦人,有「電梯大王」之稱的港協暨奧委會名譽副會長胡法光6月4日離世,享年98歲。胡法光之子胡曉明25日 (周一)在香港書展的一個講座上,談及其父生前的公職,大多與香港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

主持講座的立法會議員、歷史學者劉智鵬教授首先指出,胡曉明著作的《胡法光傳奇一生》一書反映,香港回歸前後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作為立法會議員的一份子,他發現今日的議會,跟胡法光當年的議會有很大的不同,他問自小跟着胡法光的胡曉明,撰寫此書有何感想?

擔任多項公職 最叻「自己執生」

胡曉明表示,胡法光1952年來港,見證了70年來香港的發展、回歸和內地的改革開放。胡曉明本人則在1976年回港,一直在胡法光身邊工作,無論做生意,抑或從事社會服務,尤其是體育、文化等亦多所參與。他同意劉智鵬教授指出的,回歸前後「從政」大有不同,現在幾乎是「政黨政治」,有意從政者要「埋堆」,只要「人多勢眾」,政府也會多聽意見。港英年代則是由政府按個人能力委任,很多時候做事要自己想辦法,跟今天的政治環境和政治生態完全是兩回事。

不過,胡曉明補充說,胡法光其實早就看到政黨政治的重要性,因為要有一定的力量和聲音,才能影響政府和社會,因此1991年才成立香港自由民主聯會(自民聯),自民聯後來與香港協進聯盟(港進聯)合併,港進聯2005年又與民主建港聯盟合併,成為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這是後話。

胡曉明寫父親胡法光的故事,可謂「筆鋒常帶感情」。

不滿父親太包容 胡曉明退黨不成

胡曉明解釋,自民聯名稱的來由,是因為當時胡法光與日本人關係不錯,故取日本自民黨之意,稱為自民聯。不過,胡曉明起初沒有隨父親加入自民聯,後來有一事更令他不滿,理由是他認為「政黨應該有政黨的規矩」。胡曉明協助父親籌款,90年代初每年都籌得數千萬元,胡法光支持自民聯成員參選,但有些參選的成員不希望被標籤上政黨身份,要做「獨立議員」,胡法光大度包容「拿了錢不承認是自民聯的人」,胡曉明認為「無規矩則不成方圓」,堅決反對,還要「退黨以示不滿」,但父親說:「你不交會費我代你交」,結果「退黨不成功」。

胡曉明承認,他這個想法純是從商業角度考慮,因為若「拿了錢不承認是自己人」,錢花得不明不白,便很難向贊助者交待,這裏面有個「透明度」的問題。

 

胡曉明(左)幫父親胡法光整理領帶。(文灼峰攝)

推動市區重建 引入私人參建居屋

胡法光是當年少數的「三料議員」(行政局、立法局和區議會), 但基本上都是政府委任,可以在行政、立法和地區3方面超到橋樑的作用。

胡曉明表示,父親生前擔任多項與房屋發展相關的公職,包括擔任土地發展有限公司(土發公司)首任主席,而土發公司正是市區重建局的前身。胡曉明憶述港府1988年委任胡法光成立「土發公司」,推動市區重建。港府原來計劃注資一億元,約相當於現時的5至6億元,時任土發公司行政總裁的石禮謙直言,區區一億元,連買地都不夠,更遑論建屋了,胡法光主動向政府提出,以自負盈虧方式,由各大地產商集資,結果3個月內成功籌得15億元,兩個月內便落實了9個重建項目,包括今天旺角的朗豪坊、尖沙咀K11及中環中心等。

除了土發公司自負盈虧,推動市區重建外,胡法光亦引進私人參建居屋計劃(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Scheme ,PSPS),以增加本地房屋供應。資料顯示,鰂魚涌康山花園、九龍灣麗晶花園、旺角富榮花園,以及將軍澳安寧花園,都是私人參建的居屋項目。

胡曉明透露,數月前,他還曾致函行政長官李家超,希望他可考慮私人參建居屋的做法。他認為,官商協作可發揮更大作用。

胡曉明又說,胡法光自1976年起擔任房委會委員長達18年,亦曾參與時任港督麥理浩的「10年建屋計劃」,「這是港英政府最大的德政,令一半港人住上公屋。」

清拆九龍城寨 寧願賠償多一些

胡法光亦曾任九龍城寨清拆特別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解釋,「九龍城寨」原稱「九龍寨城」,早在鴉片戰爭前已有清軍駐守,1841年英軍佔領港島後,該處更成為清朝海防的重要據點。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為期99年,惟寨城內仍有清廷衙門和官員。翌年,英國派兵佔領寨城,將清廷官兵趕走。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埋下後來漸漸破敗的種子。

二戰後,九龍寨城變成「三不管」地帶,隨着1982年中英談判,需要着手解決此歷史問題。胡曉明表示,胡法光前後花了8年時間,成功説服港府以相當於差餉估值3至7倍的賠償額,妥善安置城寨居民。他表示,父親當年以人為本,採取與行政長官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類似的做法,寧願賠償多一些,把事情做好。

劉智鵬教授除了解說九龍城寨歷史,對香港球圈歴史也很熟悉。

邀請比利訪港作賽 球迷至今津津樂道

除了擔任公職外,胡法光也是本港體壇的重要人物,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1972年,胡法光擔任足總主席期間,邀請球王比利率巴西山度士足球隊來港,在政府大球場與英格蘭的紐卡素足球隊作賽。這次表演賽不僅球場內4萬多個座位爆滿,附近山坡上也站滿了買不到票的球迷,成為香港足球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胡法光當年角逐足總主席的經過也十分激烈,他和另一位參選的「球圈猛人」(有球迷回憶是葉國雄)同得65票,最後由足總會長霍英東投下決定性的一票,胡法光順利當選主席。在他任內,中國隊首次來港比賽,足總亦首次派隊到內地比賽。

比利(中)上世紀70年代與香港結緣,2011年他趁訪港之機,與小足球員見面。(亞新社)
比利(中)上世紀70年代與香港結緣,2011年他趁訪港之機,與小足球員見面。(亞新社)
1972年球王比利來港作賽,有電影公司及時拍攝紀錄片,在戲院上映。(Facebook圖片)
1972年球王比利來港作賽,有電影公司及時拍攝紀錄片,在戲院上映。(Facebook圖片)

胡法光愛好體育,擔任過康體局主席、南華體育會主席、也經營過一隊由丙組升上甲組的菱電足球隊,可惜1984年卻因為「經濟原因」退出甲組聯賽。胡曉明在講座中解釋,胡法光當年創立菱電,日本人也有份投資,「很難(對股東)說每年花幾百萬(在球隊身上)」。

講座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多位政商學界人士包括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楊位醒、香港律師會前主席王桂壎、城大客座教授及MBA課程協理主任、「帶路先鋒」陳鳯翔博士均親臨會場並發表意見。

更多精采文章

  • 「電梯大王」胡法光98歲逝世享耆壽 林鄭月娥:熱心社會 受人敬重「電梯大王」胡法光98歲逝世享耆壽 林鄭月娥:熱心社會 受人敬重
  • 胡曉明談父親胡法光:待人以誠 做個好聆聽者胡曉明談父親胡法光:待人以誠 做個好聆聽者
  • 胡法光親友談胡法光:愛國愛港無私奉獻 扶掖後進不遺餘力胡法光親友談胡法光:愛國愛港無私奉獻 扶掖後進不遺餘力
  • 學界挑選大使參與綠色之旅  推廣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學界挑選大使參與綠色之旅 推廣一帶一路及大灣區
  •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應積極參與改革開放2.0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應積極參與改革開放2.0

0
  • 萬人傑語錄VS毛語錄
  • 甘健成的《鏞樓甘饌錄》
  • 從百年五四看現代中國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公職劉智鵬居屋政黨政治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胡曉明胡法光體壇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8月2日晚,佩洛西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佩洛西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作者: 丁望
2022-08-12
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Shutterstock)
國際觀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陳家亮教授(左)與中大醫科六年級生沈思彤(右)、 鄧童(中)一同分享新作。
2022書展檢閱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8月4日起,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島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0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影片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 文相濡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本社編輯部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舞台禁忌舞台禁忌 蔣匡文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 問世間情是何物問世間情是何物 楊興安
  • 馮以浤的象棋人生馮以浤的象棋人生 張灼祥
  • 小畫家是這樣鍊成的──王翊瞳及她的畫作小畫家是這樣鍊成的──王翊瞳及她的畫作 嚴吳嬋霞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黃冬柏
  • 艾雲豪
  • 廖書蘭
  • 邵志堯
  • 孫明揚
  • 張灼祥
  • 陳妙霞
  • 張建雄
  • 梁賀琪
  • 鄧兆鴻
  •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