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棄保潛逃後,分別接受英國BBC和日本共同社採訪,聲稱香港已成「恐懼之地」,所以決定永遠不回來。她自絕於家國,特區政府言明將終生緝拿,估計她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一失足成千古恨,她作為反面教材,讓香港年輕一代引為警惕,有其剩餘的負能量參考價值。
美西方對非法偷渡入境尋求政治庇護申請的外來人口有不同對策,充分表現雙重標準的處事方法。近日英國的盧旺達安置計劃(將避難申請者轉往盧旺達)有新發展,這是典型,值得我們留意。
英國安置難民 表現雙重標準
去年4月,英國為了試水溫,出台一項1.2億英鎊的試點計劃,乘船渡海到英國的單身男性(大多數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利比亞和烏克蘭等中東、東歐和北非地區)避難申請者將被送往非洲盧旺達安置。歐洲難民危機是自從2010年爆發阿拉伯之春以來,大量難民為了逃避動亂湧到西歐。繼俄烏戰爭和巴以衝突之後,日後如果中東戰爭爆發,歐洲難民危機勢將更加嚴重。
英國的移送盧旺達計劃乘勢推出,就是要把這些難民先行送到盧旺達,讓他們的避難申請在那裏接受處理。在申請處理期間,他們會有地方居住,隨時可以自由來去。避難申請獲得通過的人,將受協助在盧旺達建立新生活,最長有5年可以接受教育和其他綜緩協助。避難申請被拒的人,可以另行申請留在盧旺達,或者被遣返其自身來源國,亦可以申請到其他願意收留他們的國家。總而言之,命運顛沛流離,前途未可預卜,生涯無法自控。
英國不是第一個將難民送走的國家,移送盧旺達方案也不是第一次採取類似的政策。英國自詡尊重人權,有其本國的法律《英國人權法》,同時也受到《歐洲人權公約》的限制,但在國家利益面前,決定將這些政治和經濟難民想方設法急急送走唯恐不及,充分反映英國所謂尊重人權的雙重標準。
移送盧旺達方案現時已經引發英國政黨之間的爭議,更在保守黨內部引起分裂。超過100名保守黨議員組成溫和派團體One Nation反對辛偉誠(Rishi Sunak)。分管移民的國務大臣鄭偉祺(Robert Jenrick)因為反對法案而提出請辭,最終或會動搖辛偉誠的首相地位,這是後話不提。關鍵是英國雙重標準的嘴臉充分暴露。通過歧視性的處理方法,內外有別,種族有異,反映英國政府在人權方面的虛偽性和兩面性,我們對此應高度警惕。
海外安置中心 尤如羞辱監獄
其他西方國家如澳大利亞,早在2001年已開始使用海外安置中心。2013年,澳大利亞強化《移民法》,拒絕對非法入境的避難申請者簽發安置簽證。2012至2019年間,有超過4000名避難申請者被轉往澳大利亞境外徙置,包括太平洋島國瑙魯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馬努斯島。世界人權組織和聯合國相關團體對這些澳大利亞境外安置中心的環境和條件屢加批評,涉及暴力欺凌、缺醫少藥、自殺、他殺等人間悲劇。
事不關己,己不留心。港人一般對這些報道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例如伊朗庫德族難民作家布查尼就曾以其親身經歷尖銳指出(2019年接受BBC訪問),馬努斯島安置中心就像一座監獄,當局不聞不問,毫無人權可言,被徙置的難民感到被羞辱,被遺棄。
以色列也不例外,難民和非法移民主要來自蘇丹和厄立特里亞(非洲最封閉的國家)。以色列找到第三國作為「避風港」,轉送難民去哪裏?根據媒體的廣泛報道,是烏干達和盧旺達。計劃從2015年開始,避難申請被拒的人(包括非法移民)可以選擇返回自己的國家,或接受3500美元和免費單程機票前往上述兩國,如果不願離開而堅持要留在以色列,那就被長期關押,等運到。
2018年,以色列有大約65000名非法入境者,其中大約20000人已被「海外安置」到烏干達和盧旺達。問題是這兩個尚待發達的國家無法保證這些被遣送到來的人有法律地位,更無法保證日後不會又被驅逐離開。
還有丹麥,從不掩飾其境內零難民的「排難」目標。2021年6月,丹麥立法允許政府轉移避難和求庇的申請者到歐盟以外的第三國安置。其移民部長特斯法耶隨即訪問盧旺達,商討在該國開設安置中心。那是在俄烏衝突之前。丹麥有先見之明,預為之計,近年不斷縮緊移民法律但選擇性地岐視篩選,對來自敘利亞的堅拒,對來自烏克蘭的歡迎(宣布可接收10萬烏克蘭人並給予工作許可)。
總體而言,美西方已逐步放棄1951年的聯合國難民公約,各自為其國家安全利益服務。美國在漫長的和墨西哥接壤的邊境建築圍牆阻止難民和非法移民湧入,就是典型例子。這築牆政策從特朗普開始推行,拜登上台後一度叫停,最終還是不得不背棄自己競選時的承諾,如今已恢復興建。由此可知,國家安全,國家主權,國民身份,國籍隸屬等都是關乎國民教育和國安教育的基本認知。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特區市民,可以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又有來往內地的通行證。受惠於一國兩制,其實是中央給予港人最優渥的待遇。港人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一般對這方面的認識十分淺薄,導致一部分年輕人在黑暴動亂時忘乎所以,迷頭昏腦,被迷惑誤導,可憐可嘆復可惜。周庭的糊塗透頂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我們如果要準確地推行國民教育和國安教育,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教育好站在講台上的教師教授和學者專家。這絕對是成敗的關鍵,不是誇大其辭,更不是危言聳聽。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