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ug 13 2025 11:26:0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新時代香港發展如何以破局之勢創新未來

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背景下,香港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關鍵在於去殖民化、培養愛國愛港的政治人才、融入大灣區發展及繼續推動各部門制度改革這四要點,香港才能在「全球化2.0」即將到來之際發揮優勢,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

國務院新聞辦7月9日宣布中國「十四五」規劃,在勞動生產力、研發投入、都市化、人均預期壽命、糧食產量、綜合能源等發展指標上高品質達到或超預期,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香港亦在「十四五」期間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國安法實施後,各方面取得令人矚目成就,民康物阜,如今仍是世所公認的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

但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背景下,香港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如何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破立並舉、先立後破,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既牢牢把握、用好新的戰略機遇,又「化危為機」,捕捉機遇,創造機遇,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從而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

Shutterstock
香港政治安全已穩定,經濟民生依然是香港當下的核心矛盾,涵蓋收入、就業、住房與教育等問題。(Shutterstock)
 

香港當下亟待解決問題與困難

縱觀各國及區域發展歷史,幾乎所有地區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和階段,都會遇到瓶頸,有大量社會矛盾。當下香港面臨的政治性、安全性深層結構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香港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長期困擾香港發展的各類經濟性、社會性深層問題得不到解決之間的矛盾,集中體現在收入、就業、住房、教育、養老等民生保障方面。這些痼疾弊端,都與港英政府150多年執政所遺留的殖民化管治手段有着重大關係。

香港從1997年回歸祖國後,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原則,政府行政仍沿襲港英時期政治制度與程序,行政架構從高官到一般公務員全體留任,只有特首取代了英國港督以及特首委任行政會議取代港督委任行政局;現行政治架構源自1973年港英政府《麥健時報告書》,迄今雖然不時做出調整,但尚未脫離此報告設計。

一方面造成政治架構上的互相牽制,施政困難;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公務員長期信奉小政府大市場模式,仍本着「邊界清晰、中規中矩、不做不錯」僵化思維,在新時代處理全新的經濟和政治、社會問題挑戰時,不僅沒有「邊界清晰、中規中矩、不做不錯」僵化思維,在新時代處理全新的經濟和政治、社會問題挑戰時,不僅沒有「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的魄力,更無「破解深層次矛盾」的能力,完全跟不上社會發展需要。

時至今日,這些因素盤根錯節,為香港特區政府治理不時帶來巨大阻礙。政府即使不斷努力,但絕不是一時三刻就能立刻解決。

Shutterstock
香港正面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透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動產業創新與制度改革,有望實現高質量發展。(Shutterstock)
 

破解之道與致勝法

香港的問題表象在經濟,本質是制度,根子在人。香港問題,既是經濟民生問題,也是社會制度改革問題,更是人心「二次回歸」問題。香港逼切需要自我革命,就是要以解決社會民生為第一要務,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己任,以去殖民化為抓手,以培養政治家為根本。

首先,培養一批有遠見有擔當的香港政治人才是治港興港的根本。着眼未來,從愛國愛港優秀年輕人當中選拔培養政治家苗子,有力推動香港政治生態改革。

其次,去殖民化是治港興港的重要前提。放眼世界,任何殖民地獨立與主權轉換,定會有一個過渡期及個人身份轉換的困惑,有意識形態、價值觀等社會文化認同的鬥爭與衝撞,印度、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甚至是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在去除殖民化。香港28年前只是主權回歸,總體人心回歸還需要很長時間。

因此香港去殖民化,不僅要有政策制度的保證,在大力推動國民教育同時,還要重視思想與社會輿論建設。一是要歸宗,香港文化要追溯回中華價值的本源和嶺南傳統;二是要歸化,香港現代建設要化夷為華,洋為中用,成為中國現代文明一部分;三是歸心,香港要擔當中華文化與各國華僑、台灣、南洋的聯絡人,將中華文化推廣海外。

其三,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治港興港的必經之路。現今香港,「一國兩制三法域」是最大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回顧香港經濟發展史,產業轉型一直是推動經濟繁榮的關鍵。港人總能憑藉靈活的市場適應力,以及堅韌不拔、團結奮鬥的獅子山精神,成功將挑戰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

香港作為大灣區樞紐,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一、「一小時經濟圈」可同步對接內地供應鏈與全球市場,共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二、法治環境與國際化人才,既和已開發國家的法律和市場體系相銜接,吸引內地企業通過香港走出去,又可為國際資本引入中國機遇;三、科技革命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發展,賦能香港傳統產業走向創新經濟;四、安全效應升級,港幣和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奠定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獨特地位。

香港不僅貿易自由、資金自由流通,為全球資金提供一個透明、成熟以與美元掛鈎的國際交易平台,以及穩定的國際規則對接窗口,更為國家政治安全和金融安全、經濟安全築牢安全底線。

其四,繼續推動各部門制度改革是香港實現新飛躍的關鍵。香港必須強化「愛國者審查」,要善於鬥爭、敢於鬥爭,確保治理方向,重構治理主體,回歸一國兩制初心。例如學習新加坡公務員重新考核再錄用、優化土地利用、構建良性循環機制等,打破不合理利益格局與舊制的延伸,平衡繁榮穩定與社會公平透明,保障香港長期競爭力等。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編制之年。香港當下最重要的是,香港如何在新形勢及新一輪「全球化2.0」即將到來之際,在一國兩制得天獨厚優勢下融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香港特色資本主義」的完全優勢,並配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步伐,發揮一國兩制最大威力,一切發展都會接踵而來,輝煌也在眼前。

何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