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於下月召開,根據公報,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會議將以「必然要求」來深刻闡明新征程上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的重大意義,要求全國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歷屆三中全會都聚焦經濟,會議相當重要。學歷史的人,都記得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從此改變了中國的航向。46年過去,改革開放已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和最壯麗的氣象,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大招。中國有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改革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估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會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新的境界,許多領域將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注入新的動能。
加快建設大灣區 成為世界一流灣區
前瞻今後大灣區的發展,筆者注意到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早前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他表示今年廣東將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優化完善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穩妥推進粵車南下。就筆者所知,這方面已經有初步成績,港珠澳大橋現時的交通已經相當頻繁,一改過去數年新冠疫情期間的冷清清。
估計國家將會加快建設世界級的大灣區,將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灣區。大灣區要加快「軟聯通」、「硬聯通」,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建設高速軌道網絡,做好廣珠澳高鐵的前期聯通工作,加快皇崗、沙頭角等口岸的重建和改擴建;擴大「灣區標準清單」、「灣區認證項目」的範圍。此外還將會擴大「組合港」和「一港通」試點(把珠江口岸的貨櫃碼頭有機連結起來以提高效率,強化大灣區在貿易和航運方面的樞紐功能)。
香港發展突破點 在於與深圳高度融合
在粵港合作方面,將會推動出台「河套深圳園區條例」,強化「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統籌開發利用,推動「出入境白名單」落地,進一步實施稅收優惠政策。筆者歷來認為,粵港加強合作,應該以深港兩地的高度融合和深化合作為今後香港特區發展的突破點。關鍵是香港這邊要充分配合、緊密追隨。
廣東省GDP去年突破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達到13.57萬億元,按年增長4.8%,可惜未達到預期的「5%以上」的目標。廣東省在全國傲視群雄,今年的目標增速定在5%,估計能夠超標,希望有所突破。排第二的山東省9.21萬億元,上海4.72萬億元,北京4.39萬億元,重慶3.01萬億元。廣東省GDP總量已經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香港毗鄰廣東省,絕大部分香港人的祖先都來自廣東,港人沒有理由不充分利用地緣優勢,搭順風車。
廣東省一如既往,今年還將拚經濟、抓項目、促發展;重點放在社會消費品零售、進出口貿易,提高工業增加值,聚焦工業投資。廣東更是全國民營企業最發達最活躍的地方,全省的經營主體突破1800萬戶,去年凈增長接近10%,共172.8萬戶,增速驚人。關鍵是要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聚焦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三角債」的問題,還有就是要穩住房地產行業,反對年輕人躺平,鼓勵年輕家庭多生孩子,開拓外需,繼續以出口為主導,應對通貨緊縮。
三中全會話題 料集中新質生產力
在全國範圍,現在看來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差不多耗盡活力,今後應聚焦開拓新質生產力,確立底線思維內循環,落實一帶一路外循環,估計這些都將會是下月召開的三中全會的關鍵話題之一。怎樣推動全國經濟恢復相對高速的高質增長,不止關乎中國本身,更和世界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方向緊密相連。中央最近出台促進流動性的政策(重點針對房地產市場),估計三中全會將會進一步為擴大總需求(包括消費、民間投資、國家投資、公共開支、高增值出口,對外直接援助及投資等)推出強力有效、有針對性的政策。
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及工商各界密切關注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未雨綢繆。學術界方面,或許現在是時候聚焦總結新中國成立75年來的經驗,另闢蹊徑,在參考西方經濟學的基礎上,研究中國經濟學的進程。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