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Jul 10 2025 11:33:0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敢說亮話

美倘減息 不會很快加返
作者:湯文亮2025-07-09
特朗普還有3年多任期,如果美國利息下跌,起碼3年多不會加息,下一屆無論民主黨或者共和黨人做美國總統,都唔夠膽加息。
銀行家原來是春江鴨
作者:湯文亮2025-07-02
當評論員話下半年樓市繼續下跌,已經有銀行家家人偷步入市買豪宅,正所謂「竹外桃花三兩枝,東江水暖鴨先知」,銀行家原來是「春江鴨」。
勿以為銀行一定批按揭
作者:湯文亮2025-06-25
由於中小企貸款有政府擔保,銀行乾手淨腳,更加無興趣做物業按揭貸款,買樓的人愈來愈難問銀行借錢。
洛杉磯暴動幫了中國
作者:湯文亮2025-06-18
特朗普因洛杉磯暴動事件自顧不暇,湯文亮認為關稅會隨之下調,無形中助中國貿易談判的一臂之力。
代理睇淡樓市難搵食
作者:湯文亮2025-06-11
在這大半年來,不少分析員以及物業代理都話樓市會大跌,試問有咁嘅心態,又點可以做到生意。
收租佬最忌收舖自己做
作者:湯文亮2025-06-04
收返間舖的業主大多數做唔掂,最後再出租亦不理想,要不斷換租客,甚至令舖位長期空置。老實說,如果做業主沒有讓租客賺錢量度,千祈唔好做業主。
賣樓一定要自己賣
作者:湯文亮2025-05-28
現在做生意及做業主都係咁困難,有問題早日了結比較好,好似一盤蝕本生意,勉強捱落去,最後仲欠更多錢,更難解決問題。
冇得坐主家席 一定唔出席
作者:湯文亮2025-05-21
其他九個AAA 評級的國家濟體系加埋都唔夠美國大,美國唔出席,什麼會議都大打折扣;美國出席,但又冇得坐主家席,即是攞架嚟丟。下次評級,穆迪死死地氣又會將美國升返去AAA級,信不信由你。
美聯儲唔減息好過減
作者:湯文亮2025-05-14
如果美聯儲局現在減息,就會令特朗普團隊誤會美國通脹受控,關稅就唔會撤銷,最後美國人才發覺全美國物價高昂,通脹失控,他們才是最終受害者。
美國人無知情權 香港都無
作者:湯文亮2025-05-07
大家唔好五十步笑一百步。當日業主買新樓時有高達30%回贈,是地產商為新買家代付高達30%印花稅,全部包括在成交價之內,並沒有將成交價與印花稅分開,令人誤會樓價是非常之高,令市民對於真正樓價沒有知情權。
關稅戰之賂秦
作者:湯文亮2025-04-30
特朗普發夢都估唔到,全世界除了以色列、台灣之外,絕大多數都抗拒關稅,並且絕不屈服,所以,特朗普不得不重新考慮關稅。不過,他一定會徵收,但百分比會下降。
辣招稅比關稅犀利
作者:湯文亮2025-04-23
香港徵收「辣招稅」15年,導致地產市場疲軟,業主資產減值。相較美國關稅,香港的「辣招稅」為本地經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關税加至125% 唔加好過加
作者:湯文亮2025-04-16
如果中國主動降低關税,以後就抬不起頭,任由美國宰割。
未曾擁有過單位是遺憾
作者:湯文亮2025-04-09
在高息環境下,賣樓是很正常,賣走之後搬去一個較細,但有煙火氣的單位,賣走之後收返億幾,咁都畀人笑,真係無奈。
炒樓要考慮接貨人
作者:湯文亮2025-04-02
現時香港樓市買家主要來自內地,如果要做炒家,首先要考慮深圳人的需求,因為他們才是接貨人。
樓市沒有按揭 如汽車失去動力
作者:湯文亮2025-03-26
樓市在「撤辣」之後仍然下跌,是否香港經濟環境太差?非也,買家找不到銀行做按揭才是主要原因。幸好,近期銀行重啟按揭,及時為樓市注入動力,阻止樓價繼續下跌。
樓市的夢醒時分
作者:湯文亮2025-03-19
多物業業主宜減持套現,平衡租金與利息支出。無樓者則勿被劈價報道誤導,宜把握時機置業。
所有問題由別國扛
作者:湯文亮2025-03-12
中國對毒品的監控嚴格,製造芬太尼只會作醫療用途。特朗普將美國毒品問題甩畀中國,可能是日後話中國嚴格控制芬太尼生產而取消關稅,間接話中國以往的確有生產芬太尼,的確是高招,且看中央政府點拆解。
澤連斯基不如石敬瑭
作者:湯文亮2025-03-05
有客人將澤連斯基比喻為五代十國後晉石敬瑭,兩人皆為了戰事而向他國借兵,最後損失慘重。烏克蘭不但要賠償美國過萬億美元的稀土或礦物,亦損失了20%國土。
港人不應羨慕星派錢
作者:湯文亮2025-02-26
新加坡預算案盈餘派錢,香港預算案預計赤字難以派糖。兩地經濟環境不同,不宜比較。新加坡雖派錢但消費稅已達9%,香港開徵消費稅阻力重重。港人羨慕派錢之餘,也應考慮其高稅收的環境。
首道詔書要獲國民贊同
作者:湯文亮2025-02-19
特朗普忽略歷史教訓,登基首日應發布行政命令,如大赦天下或減息,卻發布多項爭議性指令,例如遣返移民、關稅等,行事倉促,最終被迫撤回部分指令,損害威信。
負資產數目減 樓價自然升
作者:湯文亮2025-02-12
負資產案例雖逾4萬宗,但與2003年不可同日而語。當年銀行未有積極追討,實際數字遠超統計。此外,不少負資產持有人同時擁有存款,只要償還部分貸款,數字便會下降。只要樓價平穩或微跌,加上供款持續,負資產宗數可望減少,反過來支持樓價。
是好字為之 非好自為之
作者:湯文亮2025-02-05
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時用「好自為之」作結,一般人認為雙方不歡而散。但我認為未到如此壞的地步,官媒的英文稿亦將好自為之翻譯成「act accordingly」。
唔好經濟差時裁最差員工
作者:湯文亮2025-01-22
前輩話預早裁員還有一個好處,當經濟轉壞,其他公司裁員而自己沒有,就可以大大聲講公司同員工共渡時艱,咁困難都沒有裁員,就算賺唔到錢都可以激勵士氣,甚至贏到口碑。
現在做生意有樓是負累
作者:湯文亮2025-01-15
中小企面對銀行抽貸壓力,即使生意獲利,亦被迫出售自用舖位套現周轉。物業估值下跌反成負累,生意人售後租回減輕財務負擔,此舉影響樓市購買力,亦是樓價下跌因素之一。儘管如此,樓市調整似已近尾聲。
今年樓市與09年相似
作者:湯文亮2025-01-08
2009年樓市雖然反彈,但政府同時出招,對樓市升幅有牽制作用;估計2025年樓市即使反彈,政府都唔會再出「辣招」,沒有「辣招」牽制,樓價可以升得很誇張。
紐倫港變成紐港倫?
作者:湯文亮2025-01-01
如果唔擔心美國制裁或資產被凍結,去紐約上市是極之正常;但擔心的話,不如來港上市。港交所要把握這個機會,不能夠將上市條件訂得太苛刻,審批太嚴會將打算來港上市的公司送去紐約,但又不能夠太寬鬆。
王昭君點解要出塞
作者:湯文亮2024-12-18
地產界經常怪責報紙報憂不報喜,只會報道劈價蝕讓,不會報道「摩貨」賺錢的成交,其實是有原因。
唔想賣時才易賣走
作者:湯文亮2024-12-11
老實說,樓市上升時賣樓,賣了之後一定會被人笑,尤其是在物業市場打滾多年的投資者,這是一個「過到自己,過唔到別人」的關卡,如果做到在沒有必要時賣樓,而樓價又低於市價,那人一定是頂級物業投資者。
政府應考慮恢復勾地
作者:湯文亮2024-12-04
勾地政策的確接近完美,但勾地者有可能為他人作嫁衣裳。首先,勾地者手上應該沒有足夠土地儲備,所以才會勾地,但土地被勾出之後,其他地產商就會計數,如果計啱條數,到拍賣時自然會舉手競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