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負資產數目減 樓價自然升

負資產案例雖逾4萬宗,但與2003年不可同日而語。當年銀行未有積極追討,實際數字遠超統計。此外,不少負資產持有人同時擁有存款,只要償還部分貸款,數字便會下降。只要樓價平穩或微跌,加上供款持續,負資產宗數可望減少,反過來支持樓價。

大家收拾書包,勉強過了新年,返工之後有同事話,今年樓市一定唔好,因為負資產數目已超過4萬宗,在不少分析員認為樓價會繼續下跌之下,負資產數字一定會大幅飈升,甚至有分析員認為,到了今年底,負資產數目會有10萬宗,超過2003年總數。同事可能唔知道,2003年負資產何止10 萬宗,銀行已經費事統計,就算客戶的物業是負資產,總之能夠還息不還本,就讓客戶繼續生存下去,如果銀行好似今日咁沒收客戶的物業,香港早已玩完,如果大家了解今日負資產的來由,4萬宗其實不多。

今日的負資產者,大多數是可以做八九成按揭的業主,當中有不少是銀行職員。(Shutterstock)
 

同事可能冇睇過我曾經發表的一篇文章,是有關如何降低負資產數目,其實好簡單,今日的負資產者,大多數是可以做八九成按揭的業主,當中有不少是銀行職員,只要銀行叫那些同時擁有負資產與定存的同事清還一些按揭貸款,負資產數目很快會大幅下降,而去年第四季負資產數目大幅下降,很大機會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即使樓價下跌,負資產的數目亦會減少,更何况在去年第四季,樓價升了大約1%,負資產數目大減超過5%亦是理所當然。

其實,只要樓價保持平穩,甚至輕微下跌,負資產的數目是會減少,由於問銀行借錢買樓的人每年大約要還4%貸款金額,所以,只要樓價唔跌,每一日都會有人脫離負資產行列,原因是現在的負資產大多數是輕度負資產。雖然我話即使樓價下跌,負資產亦會減少,可能令大家誤會負資產數目與樓市升跌無關,而事實上是有關係,當負資產數目減少,代表有能力還款的人增加,他們不用急於出售資產,供應減少,樓價自然上升。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湯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