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去到茶餐廳,有客人話銀行對於按揭貸款審慎,但並不樂觀,事緣是他的兒子最近買了一個自住單位,收入、貸款比率全部都合格,但銀行仍然唔批按揭,搞到客人個仔好心煩。
老闆話,銀行唔係唔批,如果客人兒子沒有背景,而樣樣都合格,一早已經批了。銀行知道客人兒子有一個有錢老豆,點解要按揭,叫客人替兒子簽份擔保,上午簽,下午就有錢用,使乜做按揭,畀風管問到口啞。
老實說,兩父子就無得講,搵其他人簽擔保就很難,多年前我第一次買樓,銀行叫我搵親戚簽份擔保,我話銀行借錢是做生意,可以唔借,但點解無端端要我欠親戚人情,最後我轉了去一家外資行,利息仲平些少。
易失預算 或要撻訂
老豆簽擔保只是次好,最好是政府簽擔保,政府見市況唔係幾好,於是叫銀行借錢畀中小企,而且不是細數目,有3000幾億元咁多,銀行借錢畀中小企,老實說,銀行連磚頭都唔借,又點會借錢畀你中小企,除非政府簽擔保。
況且又是政府叫銀行做,政府無理由唔簽,至於風險高唔高,根據疫情由政府擔保的貸款,大約有25%壞帳,3000幾億元擔保,大約有800幾億元壞帳,學的士佬話齋,這對政府來說是「濕濕碎」。由於中小企貸款有政府擔保,銀行乾手淨腳,更加無興趣做物業按揭貸款,買了樓的人愈來愈難問銀行借錢。
所以,打算買樓的人一定要清楚,就算收入足夠,借貸比率合格,銀行仍然唔係咁願意借錢畀人買樓,如果「老馮」以為銀行一定會借,咁樣很容易失了預算,無端端要撻訂。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