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去到茶餐廳,有客人話我賣樓,中文報紙以「八卦」姿態報道,大家都明白,但點解英文報紙可以咁詳細報道,唔通香港真係無新聞?客人唔明白點解大家都認為樓市形勢很差,而我又可以賣到樓。
報紙的確可以報道,但也可以用另一種形式探討,既然大家睇樓市睇得咁淡,點解仲有人買樓,代理又如何促成那些交易,咁樣報道或者令讀者更加有興趣。
老闆話,平日都有很多代理到茶餐廳食下午茶餐,他們話生意唔好,將午餐改為下午茶餐,甚至變成晚餐;至於點解生意唔好,就是他們知道,樓價會繼續下跌,都唔知點樣叫客人買樓。那些代理唔知道,這個世界「沒有米貴,只有運滯」,自己都睇唔好樓市,又點可以在樓市搵到食。
代理應有客時才鋤價
在這大半年來,不少分析員以及物業代理都話樓市會大跌,事實上,樓價指數在去年9月是135點,8個月之後,到上星期五亦是135點,樓價幾乎停留不動,物業代理如果這段時間叫到客人買樓,一定唔會畀客人鬧,但奈何物業代理自己有心魔,他們認為樓價繼續下跌,試問有咁嘅心態,又點可以做到生意。
有客人問我,如果他想賣樓,應該點樣做,他曾經同一些代理講賣樓,雖然知道代理一定會鋤價,但仍然畀他們講到心都實晒。其實,代理唔係鋤價,而是鋤自己生意;不過,代理唔係唔鋤價,但應該等有客有offer的時候才鋤價,在未有客的時候講得太淡,業主隨時會話利息下跌,負擔輕了,等樓市形勢比較好的時候才賣樓。如果代理連個盤都攞唔到,又點會有生意。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