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的史學論著,在「科學史觀」外,別開生面,以詮釋學史觀為宗,治史之目的不在「尋找規律」,而在「探究意義」,在這一點上,余英時與乃師錢穆夫子,實多契合,誠中國文化史上一道美麗風景。
法住機構作為民間文化教育團體,主動與新亞研究所等資深學術機構合作,共同面對時代的挑戰,希望以文化的力量,力挽狂瀾,幫助香港人及莘莘學子重新認識歷史,了解傳統,重建我們的精神家園。
馮珍今女士帶我們遊覽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除了能看到特色建築物,還深入新亞校史館,邀得新亞校董黃浩潮先生為我們一一講解展品。
當時《中國學生周報》的主編是陸離,我最愛讀的,便是她和小思的文章。因為她們,令我愛上文學,更迷上電影;也因為她們都是「新亞人」,令我對「新亞精神」產生了一份朦朦朧朧的嚮往之情。
沈燕謀先生(1891-1971)學貫中西,生前曾任新亞書院校董暨圖書館館長。《沈燕謀日記節鈔及其他》一書以豐富的圖文材料,細意為這位重要的前輩描下可供後人瞻仰的身影。
蔡元培先生之取消了「經學科」,是真正宣告「經學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是中國進入「科學時代」之始。蔡先生說「教育的方面雖也很多,他的內容不外乎科學與美術」,顯然,科學在他心目中是學問的核心。
「結隊向前行:新亞七十藝術展」不但展出70年來新亞師生在藝術上的成就和在藝術道路上的探索成果,同時呈現了香港藝壇在過去70年來的藝術發展軌跡及傳承開拓。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