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關稅戰升級,黃金價格大漲。早前緬甸一場大地震,震垮了曼德勒,斷了翡翠、紅寶石等的供應鏈。當大家還來不及從塌樓回過神來,一場鋪天蓋地的關稅戰,破壞了國際關係的穩定與互信,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金本位重臨──黃金成了唯一的避險資產。你何曾聽過哪個國家會急着把幾千噸的黃金從紐約金庫運回本土?那種感覺,就像老一輩覺得金飾就是要藏在自家的餅乾盒最安全。那就是信心崩潰的先兆。
話說我的工作室從去年開始,已經感受到了一些市場壓力。這一行,客戶大多都不會立刻就下訂,總習慣來來回回多方考慮才決定。畢竟過往金價波動有限,遲點下單對價格沒多大影響。但現在?跟我對接的鑲嵌廠要客人盡快確定訂單,「金價一直漲,上周的報價今天就不準了」。
我急,客戶也急,因為再不下訂金以後鑲嵌工費更貴了。當然,早前訂製首飾的客戶則暗自慶幸,隨着貴重寶石、金價齊漲,他們手中的珠寶已悄然增值。這再次證明,珠寶不僅是悅己消費,也是保值工具。
金飾珠寶消費呈量縮價漲
針對這一波金價大漲,我特別請教了新加坡貴金屬市場協會(Singapore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執行總裁鄭良豪,他直言:「黃金就是珠寶業最重要的原材料。原料成本上漲直接推高成品價格,這必然會抑制消費需求,對傳統珠寶商確實造成經營壓力。」
曾任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 WGC)遠東區董事總經理的鄭先生,進一步分享該協會的關鍵數據:「2024年全球黃金首飾的消費量下滑11%,但由於金價上漲,整體消費總額反而逆勢增長9%,達到1440億美元,呈現量縮價漲的結構性變化。」

來自央行和投資者的強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推動這波金價上漲的主力並非完全來自消費端。WGC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黃金總需求(包括場外交易)創下4974公噸的歷史新高,總需求價值也達到3.82兆美元的新高點。平均金價站上每盎司2663美元,年漲幅高達28%。如此強勁的增長,主要來自各國央行和機構投資者。
鄭先生特別強調:「過去十多年來,黃金市場出現根本性轉變。早期珠寶首飾需求佔總量近60%,央行購金僅佔10%;如今市場已形成三分天下的新格局:央行儲備、投資需求和珠寶消費各佔約30%(其餘10%為工業等其他用途)。這顯示黃金的角色已從單純的裝飾品,轉變為各國央行和投資人重要的保值工具,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撰稿之際,金價徘徊在USD 3230/盎司的歷史高位,年頭至今漲幅超過20%。但與其預測金價走勢,我更關心的是:當黃金變成奢侈品,我們該如何聰明消費?婚嫁紀念這類剛需不會消失,於是省錢智慧成了必須。
以舊換新成為熱門選擇
事實上,高金價正在重塑消費者的購買邏輯:規避高成本,尋求性價比。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省錢方式,就是以舊換新。簡單來說,這是指消費者將持有的舊金飾交給珠寶商,經專業鑑定評估後,折抵部分金額來換購新首飾的消費模式。
以一件10克重的舊金手鐲為例,若當日金店回收價為每克港幣700元,新金售價800元/克,消費者僅需支付(800-700)×10=1000元的差價,外加設計工費,相較直接購買新品可節省30至50%的支出。這種模式特別適合想要更新款式,又不願承擔全額購金壓力的消費者。
祖傳首飾 老金新作
另外還有一股風潮也在珠寶界開始流行,就是所謂「老金新作」,就是把客人保險箱裏那些「捨不得丟又不好意思戴」的老手飾重新賦予新生命。
首先會由資深師傅仔細檢查每件老首飾的結構,保留最具特色的部分,然候重新設計成時尚的飾品。這樣既保存了情感價值,又讓老件重獲新生!
另外還有所謂的「5D硬金工藝」。這種創新技術利用立體鏤空技術,可以用僅僅2克黃金就能打造出傳統10克的視覺效果,完全看不出是輕量化設計,最適合想要體面又得精打細算的客人。
Vintage Revival興起:高金價時代的解決方案
在高金價時代的背景下,源自歐美的Vintage Revival復古復興運動正為珠寶市場注入嶄新活力。從經濟角度來看,改造舊首飾的成本僅為購買新品的30至50%,而經過復古工藝處理的珠寶保值率也比時尚款式高,這種高性價比的特性完美契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
在環保意識抬頭的當下,Vintage Revival強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樣引人注目,即減少新礦開採,又可延續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最動人的是,這些承載着歲月痕跡的珠寶首飾,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這種融合理性消費、環保意識與情感溫度的特質,正是Vintage Revival在高金價環境下的發展新機遇。
現在每當客人猶豫不決時,我就會分享這些改造案例。與其被金價嚇得縮手,不如把保險箱裏那些老首飾拿出來,讓它們繼續書寫新的家族故事。畢竟真正的價值,從來不只是秤上的克數,而是記憶裏沉甸甸的情感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