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鎗(bɔk3 tsaŋ55 / bɔk2 tsaŋ55)
我們有一種食品叫「薄鎗」,通常寫作「薄罉」(「鎗」、「罉」二字本欄「鎗(鐺)」條已有論及),或音「bɔk3 tsaŋ55」,或音「bɔk2 tsaŋ55」;即「薄」字既可讀「博」,又可讀「雹」。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薄罉」條︰「糯米麵烙餅。」《香港粵語大詞典》同樣有「薄罉」條,釋作「糯米粉煎餅」。兩書對此詞的注音並不相同。劉書讀「薄」為「bɔk3」(音同「博」),《香港粵語大詞典》讀「薄」為「bɔk2」(音同「雹」) (為便比較,二書之所標讀音,現在均轉用筆者慣用音標標出)。由於「鎗」、「罉」二字,筆者已於「鎗(鐺)」條論及,茲不贅述。現在要講的是,為什麼這種食物有這樣一個名稱呢?
筆者認為這個「薄」,其字義同於「義薄雲天」的「薄」,而非「厚薄」的「薄」,即《集韻》‧鐸韻‧伯各切,與「博」、「搏」、「」等字同音而義為「迫」的「薄」。其實,不少人已經知道「義薄雲天」的「薄」不宜讀作「厚薄」的「薄」,不過卻以為當讀「bik5」(音同「逼」);現在看看上引《集韻》·鐸韻「薄」字的音與義,就知道,原來實在當讀「bɔk3」 (音同「博」)。《敦煌變文集》卷一《伍子胥變文》中有兩句是這樣的︰「客行由同海泛舟,博(薄)暮皈巢畏日晚。」變文的原文把「薄暮」寫成「博暮」,亦可證義為「迫」的「薄」,實在當讀「博」。
所謂「薄鎗」者,我們可以理解為「迫貼在鎗(上煎熟的食品)」,這就如「鍋貼」之所以叫「鍋貼」,正因為其製法是「迫貼在鍋(上煎熟的食品)」一樣。
我們又可以先參考一下學者對「薄」字的研究,再從另一個角度理解「薄鎗」的意思。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考釋方法論──<魏晉南北朝詞語彙釋>編撰瑣議》一文(見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研究》)在討論到「探求同源字」時說︰「薄有敷貼之義。《法顯傳》︰『梁、柱、戶、扇、窗牖皆以金薄。』《劉涓子鬼遺方》︰『右三味搋篩,和雞子白,塗布上,薄癕上,乾燥輒易之。』」然則「薄鎗」者,「(把糯米麵)敷貼於「鎗」(來燒煮)的食物也」。
多少(dɔ55siu35)
粵語「多少」有「少許」的意思。如「渠(佢)對你多少都有啲好感嘅」就是「他對你也有少許好感的」。「落多少鹽落啲食物道會好味啲」就是「放少許鹽到食物上去,味道會好一點。」原來「多少」這個用法早見於中古文獻。
江藍生《魏晉南北朝小說詞語彙釋》「多少」條︰「『多少』作副詞,相當『略微,稍微』。有時表示一個不定的少量,例如︰
忽見一人,長可七尺,面小,口鼻猛,眉多少有,鬚青白色,年可四十許。(《周冥》1.6b) (黃氏案︰《冥通》指《周氏冥通記》)
[歐明]道經彭澤湖,輒以船中所有,多少投湖中,云以為禮。(錄異,鈎沉528)
[謝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世說‧排調》2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