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盛暑,或晴或雨,烈日驕陽,午後小憩,讀詩賞詞,寄情文字,如飲甘露,可解浩鬱,心生涼意。
古人思緒,詩詞人生,寫景抒情,誦而領會,觸及心靈,迴腸盪意,或歡或悲,或喜或愁,或平淡流水,可以言傳意會,可以宣懷神遊。摘其中數篇,聊以消暑解熱。
唐·李白《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詩仙狂草,隨性而為。孔明周瑜,羽扇綸巾,貌狀沉穩而心生鬥智。
李白羽扇懶搖,袒蕩裸行如阮籍、劉伶,不以天下為己任,卻以天地為家,自樂無拘,擺除束缚,放浪形駭,於炎夏林中來箇清涼快意。
唐·樊珣《狀江南·仲夏》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橘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簡單直白寫天氣,描作物。江南正午盛夏,往往驟雨傾盤,如川如瀑;南方經濟種植,如枇杷、芭蕉,雨水足,氣候宜,花果招搖,生態盎然。
唐·施肩吾《夏雨後題青荷蘭若》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蘭若僧舍,竹篁幽幽,雨水洗滌塵俗,一派禪修雅意;荷塘蓮葉,微風輕拂,雨後水珠流瀉,悠悠的清新恬靜。
南宋·楊萬里《夏夜追涼》
南宋多產詩人楊萬里,寫有炎夏詩作多篇,如《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小池》,以下是《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沒有夜涼如水,熱氣蘊蒸徹夜未止,沒有電風扇,沒有空調,只有開門窗通通氣。竹深樹密蟲鳴,掩不住懊熱,唯有眺望明月,心靜自有涼意。
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慷慨悲涼。至於辛氏這詞,雖有驚飛的喜鵲,有徹夜的蟬鳴,有呼應一片的蛙噪,吵吵嚷嚷的,卻是鄉間夏夜的清風明月,躍動的閒靜。夜行人走在舊地鄉里,雲層中若隱若現的星星,山前飄灑着細雨,心急尋那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屋小店,拐彎後喜見就在小溪橋邊。詞人融於鄉間生活,文字充滿自然的生趣,心懷喜悅,其樂怡然自得。
清·納蘭性德《酒泉子·謝卻荼蘼》
「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干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原來初夏盛開的荼靡已到花謝,時光消逝,詞人念想着的伊人一夜猶未成眠,篆香燃盡,直聽得早鳥啼鳴。伊人微寒中輕披羅衣,倚闌望歸人,最愁的卻只盼得燈將落,雁群北返。納蘭詞的「深情婉約,哀感頑艷」,就在這淡淡的慵懶中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