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人工智能將成為新一代產業變革的引子,並將影響國際格局的大調整和大變革。

就人類生存來說,知識不再短缺,而是過度。

年輕人不一定個個都是化學家,所以創新不一定是研發一個全新的東西,可以是在已有的東西上加工,也是創新。

這次來台他深刻感受到台灣的焦慮:「你們似乎失去了方向感」。

馬雲的意願是「死在沙灘上」,若非遇到沉船意外,我想他死在辦公室的機會可能更大。

具潛力的長遠研究計劃未能得以發展,政府應出手減輕高科技產業的創業風險。

發明了「希望之手」這個產品,製成了原型,但要將之商品成果化,在開發、測試及市場運作上,一步一艱難。

湯博士認為港深兩地各有優勢,不須視兩地科技發展為對立面,反而要互相配合。

華為目前做的是任務式的人工智能,給它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讓它執行,但其實已經很難。

創新就像熬一鍋湯,你看煲湯第一要好材料,優質材料不完全在鍋裏產生,要在全世界找。

楊偉雄承認創科失敗率相當高,期望社會給予年輕人多點機會。

體育發展亦同樣需要數據,愈來愈多運動競技比賽,都將運動員的表現和其他客觀資料轉為數據分析。

李開復認為,中美現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兩個領先大國,而四成三的AI應用程式已是由中國人編寫。

面對變化,年輕才敢於遠行。

萬信電子科技的使命是以數據為核心,研發獨一無二的創新科技產品,從而為客戶創造經濟價值。

不要放棄B2B的本業,憑着公司的優勢,亦應能在龐大的市場分一杯羹。

香港的投資者和創業者能否分到一杯羹,就要看看未來的發展了。

能否踏上新科技新產業新市場的浪潮,是中國面臨的又一次大考。

創科局局長楊偉雄認為假如能將雲端技術帶到新的層面,將會是中國人的光榮。

雲端架構的操作系統不是以前大家熟悉的硬件終端操作系統。

Phil Baty表示,大學孕育出無數創意及發明,目前對於各國經濟和社會「史無前例地重要」。

但不管怎麼說,那是一個誘人的時代,我們正向它走去。

作為KOL或時事評論員,強要為各項經濟活動分門別類卻有點無謂。

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若毫無節制地發展,人類面臨的,將是一場豪賭。

活力要靠有效率的政府和充滿希望的年輕人。

讓犯規的黑客頭戴光環,這個缺口一開,內心的道德警察很容易就會悄然隱退。

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人工智能競爭,將被取代。

在全世界普遍推崇精英教育的大背景下,芬蘭卻強調教育的無差別化。

現今青年沉迷手機,不滿蝸居,工作節拍急促,對前路茫茫,忐忑憂患。新一代如何提升競爭力?

近期科網概念公司的步步進逼下,一哥地位已經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