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ul 12 2025 00:08:5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古印度幻術之嘉興繩技

古印度多幻術,唐代繁盛地方是國際都會,不少古代各國民族出現其間。唐人傳奇《原化記》就列載了一則印度人越獄的故事。

文明古國中,古印度文化比中國久遠。古印度天竺的建築、宗教、數學的成就都令國人知識分子嚮往。影響發明電腦和世界共用數目字阿拉伯字都是古印度人發明的(見李約瑟之《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因為由阿拉伯人傳至西方,西方人故稱之為「阿拉伯數目字」。古印度亦多幻術,唐代繁盛地方是國際都會,不少古代各國民族出現其間。唐人傳奇《原化記》列載了一則印度人越獄的故事。

嘉興繩技 嘖嘖稱奇

唐朝開元年間,皇帝曾幾次下令州縣舉辦慶典。當時嘉興縣找身懷奇技的人表演歌舞,其中還有比賽項目,縣司和監司都很重視,希望自己人勝出。管理監獄的人對犯人說:「我們在比賽時若輸了,一定受到嚴責;若能稍勝,則會大有獎賞。」於是獄卒便到處尋問能人,甚而只懂爬樹、弄瓦一點小功夫的都招引推薦。

有個囚犯說:「我倒還有一點本領可以表演,可惜身在獄中,不能施展。」獄卒聽到後,又驚又喜,問他有什麼本領。那人說:「我懂玩繩技。」獄卒說:「既然這樣,我便向上司報告。」監獄官把囚犯叫來,問他犯了什麼罪,原來只是欠稅未交而已。

獄官這時說:「一般雜耍都懂繩技,你有什麼稀奇了?」犯人說:「我懂得表演的,與人稍有不同。」獄官說:「怎樣不同呢?」犯人說:「他人玩繩技,兩邊各繫繩頭,然後在繩子上走動、翻滾。但我只要一條繩,手指頭一樣粗,五十尺長,不用縛穩,只要拋向空中,可以藉此騰挪翻動,無所不能。」獄官聽了大喜,吩咐下人錄用他表演。

第二天,獄卒帶了這個犯人到戲場,各種把戲表演過後,輪到這犯人表演繩技了。但見他捧着一綑繩子,估計約有百來尺長。他把繩子放在地上,另一繩頭拋向空中,繩子便如同筆桿般直豎起來。此人初拋兩三丈,再拋四五丈,繩子好像有人在空中牽扯一樣,眾人見了大為驚奇。

這樣拋了二十多丈,繩頭已入雲端,圍觀者連聲喝采。這犯人才握着繩子往上爬,身子離開地面後,他把繩子收起,向空中遠擲,自己卻像雲中飛鳥一樣,飛躍而去,逃得蹤影全無。自從這天之後,再沒有人見過這個犯人了。

金庸小說《俠客行》附錄「繩技」,亦談及這個故事。傳言在古代印度確有人懂得這樣的繩技,有人卻說那是掩眼法。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