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May 28 2025 19:14:0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羅馬既非一日建成 也非一日毁滅

明年就是美國立國250周年,有人形容特朗普在100天內,摧毁了250年基業。很多人把美國跟古羅馬的共和年代(Roman Republic)沒落作比喻,認為特朗普如帝王般愈來愈專權,破壞法治、民主制度和傳統,或將令到美國走向衰落。

特朗普2.0剛過了美國人很看重的頭100天,大家且看看他的成績表。特朗普是位78歲的老人家,更只數月前經歷過生死時刻,幾乎被暗殺,所以他似乎非常心急,企圖把他的整個MAGA重振美國雄風計劃盡快推出和落實。更重要的大背景是他上任沒兩天即出現DeepSeek時刻,更突顯Triffin's Dilemma遇上Thucydides's Trap的緊急和嚴重性。

整體來說,他在首百天點起了很多火頭,繞過國會,破紀錄使用了142個行政命令,涵蓋內政的移民、文化、教育、政府改革和經濟政策,和外交上的加沙和俄烏戰爭政策,甚至表明霸佔加拿大、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的意圖,和最重要的全新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企圖藉此復興美國製造業。但一如我所料,特朗普的這個首百天成績表,近乎完全交白卷。

他的最大成就是大減非法移民人數,從去年初的每月阻截近15萬人,減至今年2月、3月的只約8000人。但就尚未真正大舉驅逐上千萬非法移民出境,但已在擴建Guantanamo Bay的覊留設施,更曾違法把一批人士送到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的恐怖監獄。

DOGE滅赤「雷聲大 雨點小」

Anti-woke(反覺醒)是特朗普再次成功當選的最大原因之一,所以他一上台就命令各政府部門停止所有DEI相關政策和計劃,以及在網站和文件删除被認為與woke文化有關字眼,例如diversity、equality、racism和transgender等。特朗普認為教育部必須負上教壞年輕人的最大責任,因此瘋狂地宣布計劃解散教育部,更大力攻擊哈佛和其他大學,誣告他們支持anti-semitism(反猶太主義),企圖迫使他們解散DEI部門,甚至干預收生和招用教職員標準和程序!近月已大削大學資助,甚至科研都受到影響,政府更威脅哈佛如不就範,甚至將取消它的免稅資格。美國更以各種藉口,包括參與示威、網上發表危險言論和超速駕駛等,驅逐了過千留學生出境。這些行為簡直自毁長城,因為美國的長期最大成功因素當然就是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

全球首富馬斯克領導的DOGE,亦是首百天重頭戲之一,可惜雷聲大,雨點小。美國財赤實在嚴重,接近失控,去年高達2萬億美元,超過7% GDP,今年上半年更擴大至全年9.2% GDP財赤走勢。DOGE原來目標是削減2萬億美元的"waste, fraud and abuse"(浪費、詐騙和濫用),後來減至1萬億美元,至今號稱已削減1650億美元,但按第三方核對,有證據的減省只有約300億至600多億美元,只屬杯水車薪,於事無補,反而得罪了所有辛勤工作的政府人員,和引致數百宗法律訴訟,你相信政府效率將上升還是下降?DOGE計劃一年限期,尚有時間減省更多,但馬斯克已(暫時)淡出白宮。他自稱DOGE已上軌道,可以功成身退,也承認需要回Tesla(特斯拉)(美:TSLA)救火,但明顯他並不贊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更數次跟納瓦羅和貝森特等人吵起來。

全球首富馬斯克領導的DOGE,亦是首百天重頭戲之一,可惜雷聲大,雨點小。(白宮Flickr圖片)

外交上特朗普交白卷

美息高企不下,國債利息支出超過萬億美元,DOGE又未有顯著成效,怎可能逼國會通過更多減稅法案?因此特朗普非常焦慮,經常口伐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投訴他行動永遠太遲,恐嚇炒掉他,但又害怕沒有權力和損害投資者對美國的信心,所以不敢下手。

外交上,特朗普同樣交白卷。他自誇可極速停止加沙和俄烏戰爭(一天)。加沙確一度停火,但不久以色列即重啟攻擊,繼續其種族滅絕大屠殺。俄烏戰爭方面,特朗普一上台即盡力媚俄,反指摘烏克蘭發動戰爭,形容澤連斯基為獨裁者,且在聯合國投票支持俄羅斯,令全世界嘩然,更粉碎80年來的西方聯盟,特朗普實在不枉俄羅斯40多年來的悉心栽培!但即使如此,再加美國願意承認克里米亞屬俄,俄羅斯仍不答應停火,繼續轟炸首都基輔和其他地方,殺害無辜,特朗普只表示失望和無奈,仍不敢責罵「老闆」。他的唯一「成就」只是終成功強迫烏克蘭簽署喪權辱國的「礦產協議」(好像比原版減了點辣),既「割地」給俄羅斯,又要「賠款」給美國,實在可憐和可悲!有人形容特朗普外交政策,並未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但就Make Europe Great Again,令到歐洲人夢醒,明白不可再倚賴美國保護他們,同樣亦幫助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扭轉劣勢,贏得加拿大選舉。

特朗普暴露吃苦能力有限弱點

最震驚全世界和拖低特朗普民望的,就是他極端的關稅政策,同時掀起針對超過150個國家的貿易戰,但頭號目標當然是中國!一上台即宣布重重加稅,巧立名目,什麼芬太尼關稅,鋼鐵和汽車關稅,又曾恐嚇委內瑞拉的secondary tariffs(次級關稅),然後在4月2日宣布針對全球的所謂「對等關稅」。從DeepSeek時刻起,美股AI泡沫已開始泄氣,關稅戰猶如雪上加霜,美股、債、匯加速暴跌,標普跌至熊市邊緣,30年債息升穿5厘,美匯指數DXY跌穿99,觸動Trump Put,他隨即在4月5日宣布暫緩執行針對大部分國家的額外關稅,暫只收取10%,但因中國不止「不跪」,更還擊加關稅,美國硬着頭皮打下去,把稅率加至更離譜的最低145%,部分甚至超過200%!

特朗普也出現嚴重「老懵懂」狀况,失言侮辱超過70個國家,宣稱它們爭着「kiss his ass」,跟美國展開談判。不意外地這句話只會製造傷害,帶來反效果。所有國家領袖都需要尊嚴和被受尊重,誰可接受被國民和全世界傳媒指為趕着親特朗普屁股,因此所有國家都會故意拖一段時間,最少等到過了首百日,讓他交白卷後才簽任何協議。同時已見到特朗普的弱點,吃苦能力非常有限,只要市場大跌,他就會放鬆甚至逆轉政策,因此拖延才可得到更佳條件,據聞印度將是第一個簽初步協議的國家。

特朗普民望插水,有民調顯示支持率從剛上任的50%,跌至美國總統首百日歷史上最低的39%。(Shutterstock)

賠率顯示美衰退概率升至63%

美方承認如此高的中國稅率不可持續,但宣稱中國擁有龐大貿易順差,過去幾年增長,重新倚賴出口,所以必受傷更重,1600萬份工作即將受到威脅(但估計美國也有800萬份工作同受到威脅)。奸狡的財政部長貝森特更企圖反向孤立中國,指出美國相對超過150個國家有貿赤,而它們大部分又跟中國有龐大貿赤,因此它們都應該站在美國一方,聯手對付中國。這一招非常陰毒,亦頗具妖言惑眾的影響力,中國需要小心應付。

特朗普民望插水,有民調顯示支持率從剛上任的50%,跌至美國總統首百日歷史上最低的39%,反對率則升至50%左右。最主要原因是超過70%國民對他的經濟政策不滿。即使經近日反彈後,他上任以來,標普仍跌了8.5%,摧毁了數萬億美元財富,債息、通脹和失業率尚算穩定,但如貿易戰繼續打下去,美國通脹必上升,經濟也必放緩,第一季度GDP已收縮0.3%,是2022年疫情期間後首次。按Polymarket賠率計算,衰退的概率已升至63%,Jamie Dimon更說衰退已成為「base case」場景。

明年就是美國立國250周年,有人形容特朗普在100天內,摧毁了250年基業。很多人把美國跟古羅馬的共和年代(Roman Republic)沒落作比喻,認為特朗普如帝王般愈來愈專權,破壞法治、民主制度和傳統,或將令到美國走向衰落。

溫故而知新,我們首先回顧一下羅馬歷史,大致上可分為3階段:

(1)公元前753年,Romulus建立了羅馬王朝,經歷7代皇帝,近250年至公元前509年,推翻最後一位皇帝Tarquin the Proud而終結。

(2)共和時期,由公元前509年開始,大部分時間由經選舉出來的Senate(參議院)掌權,逐步統一意大利半島,繼而征服地中海大部分地區包括希臘。但從公元前133年的Gracchi兄弟的土地、糧食和國籍改革起,導致政治紛爭和暴力,共和年代開始走向衰落。後來Marius將軍的軍事改革,使到軍隊從效忠羅馬改為效忠個別將軍如Sulla、Pompey和Caesar,促使逐步走向獨裁。後來Caesar更與其他將軍展開多年內戰,勝利後更漠視Senate權力,導致在公元前44年被暗殺,然後再燃內戰烽火,最後Augustus在公元前27年正式成為羅馬帝國年代的第一位帝王。

(3)羅馬帝國版圖不斷擴張,變得需要分為東西兩部分來管治,公元330年Constantine大帝把首都東遷至君士坦丁堡(現今伊斯坦堡),至395年正式分割成東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管治不善,經常兵變,經濟弱,且常被歐洲野蠻民族攻打,最後在公元476年被滅。但東羅馬帝國較強,演變成拜占庭帝國,至公元1453年才被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打敗和消滅。

羅馬帝國時期興建的一個廣場,包括一條供商販擺攤的有頂走道(stoa),以及一個半圓形的公共演講空間。(Wikimedia Commons)

特朗普厭戰 非獨裁者「好材料」

借鏡歷史,即使美國正循羅馬共和年代軌道走向衰落,但也歷時106年才走到羅馬帝國年代!還有更重要一點,羅馬帝國的Pax Romana(公元27至180年)時期,在Trajan和Hadrian等帝皇的英明統治下,才是最輝煌年代!

美國可說在軍事、科技、經濟,和制度上比羅馬更偉大,甚至有人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二戰後佔全球GDP一半之上,擊敗蘇聯後更成為單極霸主,最近十多年才開始被和平崛起的中國挑戰一哥地位。雖同意特朗普有獨裁傾向,亦在損害美國制度,但他能力絕不及Caesar和Augustus等人,亦似乎厭惡戰爭和暴力,即非獨裁者的好材料。我們亦仍不可完全否定美國憲法、政府架構、社會、商界、傳媒和人民對總統的約束力。

美元霸權持續 美國霸業不息

首百天過後,特朗普和團隊似乎亦有一定政策修正能力,由同時拉開無數貿易戰線,轉為集中火力攻擊中國。美國人包括投資者依然愛國,美股已幾乎收復所謂「Liberation Day」後的所有失地,未來數天的M7業績也傾向樂觀,不少國家亦將陸續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中國當然最強,亦絕對有能力打下去,但特朗普善變,更可不停改口,只要他口頭上尊重中國,略減關稅,中美談判是有機會開啟的。美國第一季GDP雖然收縮,但納瓦羅號稱這是他從未見過最好的一次收縮,原因是投資大增了22%,但進口趕在關稅死線大幅增長,擴大貿赤拉低了GDP,撇開此因素,GDP應增長3%才對!我不相信美國製造業能全面復興,但部分半導體和汽車製造,或有機會重返美國。

美國未來到底是衰落還是復興,現在當然無法定論,但將取決於三件事,都是與中國有關的。首先在核武年代,勝敗興衰未必再以軍事力量決定,前蘇聯擁有最多核武,但最後沒有戰爭,和平地自動解體。我認為第一件事是美元霸權能否持續。西羅馬帝國的沒落,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入不敷支,金幣逐漸被溝稀,人民意識到後即出現通脹危機。美國在1971年放棄黃金本位,也曾一度引發Triffin's Dilemma擔心的通脹,但黃金本位確不再適合現代經濟,fiat currency(法定貨幣)較靈活和有彈性,亦更難判斷「溝稀度」,一切取決於信心,和有沒有替代品。今年黄金走強,過去十幾年,比特幣狂升,美國欠債雖急升,但美元沒有崩潰,DXY(美匯指數)反升了近15%。主因就是沒有替代品,中國資本帳始終緊封,人民幣並未國際化兼走弱,容許美元霸權持續。

中美鷸蚌相爭 AI漁人得利?

第二,回到Thucydides的古希臘,Sparta與Athens用了30年時間爭取跟各城邦結盟,但可惜最後仍難逃一戰。現代也一樣,美中競爭,猶如神仙打架,過去十年,其實失去全球GDP份額最多的並非美國,中國更逐漸上升,最大輸家是歐盟和日本,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也是輸家,印度例外。早前已指出,如很多國家誤信跟中國貿易有赤字,是他們的最大問題,因此站在美國一邊,中國真的被反孤立就麻煩了。因此中國必須加強外交,亦需調整貿易、貨幣和財政政策,鼓勵消費,增加入口,有序開放資本帳,讓人民幣緩緩升值。

第三,科技競賽是最重要的,大家似乎都認為得AGI、得天下。我同意AI當然重要,更將革命科學研究、工商業,以至整個社會。激烈競爭下,大家似乎已把安全問題,拋諸腦後。我擔心的是如AI真的超越人類,達到ASI(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水平,到時中美鷸蚌相爭,最後AI漁人得利。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譚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