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朋友問我:香港有文學的嗎?問的人也不一定是圈外人,他們可能是作家,是文學熱愛者,是文學研究學者。事實上,香港像世界任何一個城市,總有人在創作文學,有人在閱讀文學,卻總有不少人忽略文學。
本地文學作家最大困惑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本土意識提升,以香港文學為本位的討論,多如雨後春筍,議論紛紜,為香港文學下界定。且不時聽到圈外圈內的人士侃侃而談,香港文學就是中國文學的部分,又或索性只承認只有華語文學,不必標舉香港文學。在台灣甚至美加有大學為香港文學設科,在大陸有港台文學研究所,專項研究香港文學,內地編寫的香港文學史在中國文學史的大敍事下往往體例蕪雜,評斷失當。事實上,編修香港文學史是整個香港文學界的共同願景,也是本地文學作家最大的困惑。什麼時候我們有本土視野的文學史?傳統的文學史觀及編修方法未必能準確處理本地文學與政治、社會、文化、語言的複雜難纏的瓜葛,這也是本地文學作家最大的困惑。
為什麼要編輯《香港文學的六種困惑》,把香港文學放在討論焦點?香港之所以成為一個地方,不能抺殺其歷史和政治的因素。香港從寂寂無名的漁港發展到殖民地,再而成為金融中心,到中國恢復主權回歸,無論文學、政治、經濟、人心、生態、社會結構和都產生不同階段的巨大變化,而香港成為實踐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的政治實體,文學如何呈現香港人的話語,如何在熱鬧的消費閱讀、精緻商品生產中有所堅持,又如何為港人紓鬱解躁,發出面向世界而無愧色的聲音呢?香港有什麼作品足以代表香港,足以傳世,呈現己身的主體性呢?這實在需要有人深入發掘。
兩年前文學串流辦的一系列香港文學議題研討,來自不同範疇的文學人皆發現香港文學市場的局限,以及文學工作者愈來愈關心更世界性的讀者。可是,從熱鬧哄哄的討論回歸日常,我們發現對香港文學種種疑惑困窘,仍實實在在存在於大眾的視野。普羅大眾對香港文學經常心懷迷惑的狀態打開向導,經常貪圖出即時的答案:「香港是文化沙漠」。文學缺乏山川名物,難培養優秀的文學。文學科沒有學生讀。文教界以致大眾讀者關注和思考香港文學,根本不能一言以蔽之,既然有那麼多困惑,便須尋求另闢蹊徑的充分揣摩拿捏。
香港文學墮落?
針對香港文學種種現象及發展中所面臨的桎梏,難纏難答、令人頭疼的的種種限制和困難:文學成為閒科中的閒科,在教育中被投閒置散,正規文學教育缺席迷失,中學和大專界的文學教育工作者論盡文學教育退場,年青一代又正不斷面對粵語書寫能否規範入典的燙手山芋。用粵語寫作,是通俗?是本土認同?是不規範?是我城文化特色?粵語書寫可以成為文學正典嗎?若以香港文學為本位,語言自是重要的閱讀和評論之渴望所在。
提到種種推動文學的活動,我們不禁經常宣諸於口的詰難,有效嗎?抑或只是一班文青圍爐共暖的假象。離開文學活動的現場,香港生活如常,馬照跑,舞照跳,購物興旺,娛樂至死。我們可以靠賴大型年度書展和年度文學獎推廣文學,建立文學閱讀人口嗎?事實上,每年書展爆場人數屢創高峰,本地文學作家的身影混雜在促銷大平賣和「趁墟」散貨的聲浪中,可有代理經銷人為他們推銷入國際?是香港的文學創作沒水平嗎?香港隔年才舉行的文學獎書獎,彷彿不值得一年一次。得獎書也像煙花般燦爛,卻鮮見以推動文學家發展、培養讀者的審美品味為己任的搞手?近年得奬名單公布後,不免惹來網絡唇劍之爭,誰的文章優而則獎,誰是漏網遺珠,都不是一時三刻定奪,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需要評論。文獎得主能現身傳媒才得到注目,但不少得獎作品主流書店並不熱衷推銷,大眾依然落入香港究竟有沒有優秀文學作品的迷思。由此便知,如何使得獎作品入屋,評獎機制如何增加透明度、發揮文奬作用,作品得到嚴謹的討論,都是文獎成效指標之一。
論到香港文學的價值在哪裏,她與香港歷史和社會現實構成怎樣弔詭的關係,足證文學的多元價值,香港的本土文學,既可作跨域理解,為香港人說故事,為香港編寫歷史。在資本社會裏出版書籍是一種消費行為,但現代人面對充滿壓抑的現實,如何通過文學所隱喻的具象穿越問題,穿越真相,對抗現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涵蓋。這書是誠意的啟程。
或許,只要香港人,把文學當成一回事;香港,便自然少很多困惑了。
本文原為《香港文學的六種困惑》序言,由作者大加修改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