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已成為本地當紅的教育字母湯。自2015年被提出後,迄今快將兩年,仍可用方興未艾來形容。在當年《施政報告》內,STEM是從一種創意教育和產業開發的手段倡議被引進;隨着教育局發表《推動STEM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後,STEM很快就在中小學校園內遍地開花。當然某程度上,多得出版商、教育產業與支援服務公司等刻意經營,才可短時間內就營建成一股熱潮。
由於政府銀彈政策的配合,每間公營學校獲發一筆為數不少的津貼,預算在三年內推行STEM。可是近來與業界同工閒聊,卻發現撥款的出現竟然加深了對STEM的疑慮!原因可能是STEM的定位不夠清晰。回歸基線,究竟STEM是一個開發創意的平台,還是另一種課程統整的措施呢?
見聞與學習經驗
最近參加一個北京STEM文化考察團,藉此一窺京城在規劃STEM上的一些策略。零星見聞和學習經驗則有助反思本港STEM的現況。
考察行程似乎隱藏了一個設計。先往清華大學航天科學院聽課,由著名青少年科普教育專家高雲峰教授深入淺出地點題式簡報「創客與STEM教育的融合」。繼而參訪小學,上了一課STEAM堂;當日小學生已完成古代投石器的設計與製作,即場透過比賽來考驗他們的製成品。其後交流環節上,老師拋出一個口號:「給我一塊木板,還你一個世界」;席間亦展示了學校六年課程規劃上怎樣切入STEM教育。然後參訪同區一所中學;據校方介紹,他們兩年前已把一枚自行研發的人造衛星送上低軌道運行,現時由學生收集數據進行研究。一些校本課程計劃都得到大學科學及工程專業人材的支援。最後拜訪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了解園方在人材支援和孵化創科企業上所做的工作。換言之,這裡展示了產學結合和由此帶出的機遇;這亦是本港熱門話題──創新、創科和創業──的實踐情況。
由於社會制度的分別,實際上很難將京港做比較,或者從中找出強弱差異;但他山之石,仍可供本地學習和參考。返回中小學層面來看看吧!
北京地區推行STEM是有指揮棒的;相信地區教委及大學專業分別在實踐和理論上都有提供支援。然而,各校獲得的資源並不相同,故此校際差異會很大;考察團參訪的學校是示範學校,當然辦得最好。不過,綜合高教授課堂和在小學的見聞,他們在推行STEM的重點是落在發展創意方面,他們比較堅持MAKER這個概念。而且,STEM並非以一套統整課程的面貌出現;看他們展示出來的學校課程規劃,STEM範疇內各個學科仍然有各自的課程綱要和課時。參考教授闡釋的圖解,更能清楚捉摸到當中的思想脈搏:「科學是土壤、數學是根基、技術(科技)是支撐、工程是結果」,最後還要加些「人文素養」作為灌溉的養份。
反觀本港現況,看似是各自家家煉鋼般推行校本的STEM,以活動方式推行的較多;加上津貼到位,很多學校都是採購服務。之前曾在本欄發表多篇關於STEM的文章(註),綜合起來最大的關注就是師資培訓和異化。採購服務方式基本上解決了師資和教師時間不足的困難,但卻引入異化的弊病。
以金錢買來的STEM活動,並不能保證本地中小學生在科學和數學的學習效能。可以想像到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所指的,大學STEM相關學系學生的數理研習力難題,恐怕三五年後都不會有所改進。套用高教授的框架來講,當土壤和根基不穩,又怎能結出令人滿意的果子?
我們推動STEM應否先行強幹,打好基礎、學好專業;然後才加以利用、發展科創呢?
註:分別發表於2015年2月26日、2015年3月19日、2015年11月12日、2015年11月26日、2016年10月27日、2017年1月18日和2017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