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Jul 10 2025 02:00:2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研究:HKDSE有潛力成為全球主流華語升學試

面對市場對HKDSE的多元解讀,耀中耀華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琼博士呼籲借力中國香港智庫專業研究「追本溯源」,推動建設性討論以賦能學生把握全球升學機遇。
圖片:主辦方提供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與香港政策研究所6月28日聯合主辦「追本溯源,共創未來──香港中學文憑 (HKDSE)政策研究報告發布及研討會」,匯聚眾多教育界專家、學者及從業者,一齊探討HKDSE的最新政策動向與發展前景。 

內地屬校 增設DSE課程

耀中耀華將於2025至2026學年,在上海耀中、北京耀中、廣州耀華及浙江桐鄉耀華的原有課程體系基礎之上,增設HKDSE課程,為學生開闢更廣闊的全球升學通道,幫助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

陳保琼博士希望HKDSE助學生共創未來,同時助力中國教育走向世界。
 

耀中耀華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琼博士在致歡迎辭中表示,耀中耀華致力於成為中國國際化教育領域的先行者,國際性、本土性與充滿愛國情懷的辦學基因完美契合HKDSE的課程理念,依托雙語學習共同體與全人教育體系,提供與中國香港同質的學術體驗。

面對市場對HKDSE的多元解讀,她呼籲借力中國香港智庫專業研究「追本溯源」,推動建設性討論以賦能學生把握全球升學機遇,「共創未來」,助力中國教育走向世界。 

全球主流華語升學試的具體開展與挑戰

同場《HKDSE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發布。研究從學術角度分析 HKDSE「學、考、評、錄」環節的具體開展,及其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從而為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提供客觀的政策分析參考。 

報告總結三大挑戰,包括缺乏統一電子認證平台,成績證明文件存在偽造風險,現有核查機制嚴重依賴院校主動查詢;短期內,人才子女「考試移民」現象可能引發社會資源分配爭議,加重升學焦慮;以及長遠香港適齡人口逐年減少,可能導致學額過剩,中文科必修的安排也阻礙非華語考生修讀積極性與錄取。

但同時,HKDSE發展面臨兩大機遇,包括可以逐步設立大灣區試點考場,有助推動考試跨境常態化,以及HKDSE具備成為全球華語地區主流升學考試的潛力。未來,需要在提升認證效率、解決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等方面進行系統性改革,同時抓住國際化和區域合作的機會,進一步提升其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

嘉賓互動交流環節。
 

憑高認可度 構建三軌升學通道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友會會長楊騰,結合考評局出題和大學聯招系統的錄取邏輯,為HKDSE考生提供了三點建議:以終為始,建立備考能力框架,同時重視科學備考。 

耀中耀華HKDSE課程權威指導、香港學友社大灣區升學資源中心顧問曹春生在分享中指出:HKDSE憑藉全球千所高校認可度及內地145所高校招生計劃,構建了「中國香港—中國內地—海外三軌升學通道」。

耀中耀華區域總校長、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領導與教育前沿院前院長張劍瀾表示,作為根植中華文化的非西方國際課程新範式HKDSE以文化主體性與教育科學性的深度統一,為全球教育貢獻了文化適配性與學術嚴謹性的「東方方案」。